- 相關推薦
詩歌在山的那邊的結構分析
《在山的那邊》結構分析。
全詩自然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
從童年的一次生活經歷說起,這一部分又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小時候”到“山那邊是海嗎”):
寫自己神往山那邊的新天地,媽媽喚起了“我”的想望。
第二層(“于是”到“打了一個零分”):
寫自己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海,一旦望不見海,望見的依然是山,于是大失所望。
第三層(最后一句):
寫自己童年時的疑惑。
第二部分
揭示了詩歌的象征意義,詩中自然分為兩層:
第一層(第一小節):
承接第一部分結尾的疑問,寫詩人長大后領悟了媽媽所說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
第二層(第二小節):
詩人以“山”和“海”為喻,形象地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
【詩歌在山的那邊的結構分析】相關文章:
在山的那邊課文09-30
《山的那邊》課文07-22
在山的那邊課文原文10-29
《草地那邊》小學詩歌06-07
在山的那邊課文內容10-26
《在山的那邊》課文原文賞析08-15
天荒那邊的吻的詩歌11-10
《勸學》的結構分析07-10
山那邊不是海散文詩08-28
春山詩歌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