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比較欣賞的業余詩歌創作方向
我比較欣賞的業余詩歌創作方向
正如我經常說的,我的文學水平不高,但是總喜歡對文學創作做些議論,何況這次是對詩歌創作提出看法,所以歡迎大家評判。
現代詩歌,形式多種,風格各異,同一首詩,不同的讀者甚至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心得。那么,到底有沒有一個比較普遍的判定準則呢?我覺得首先要從詩歌的定義說起,大家公認的詩歌主要特點有:高度凝練、具有韻律美、來自生活感悟的詠嘆。所以寫詩歌的時候,我們不能忘記這幾點。同時,詩歌還必須具有文學的共性,那就是源自生活感悟――是哲學的一種表現形式。
以前曾寫過文章批判文人的淺薄:淺薄的文學作品,是悶騷型的,寫的東西不是針對廣大讀者,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的感情宣泄。反過來,有意義的文學作品,是通過抒懷來針砭現實、驚醒世人、喚起世人的感悟的。
所以,我覺得寫詩歌,首先就是要理解這一點――詩歌的思想是要有高度的。
當然,我們是業余文學愛好者,我們本來就淺薄,也許悶騷對我們來說,是書寫文字的首要興趣和動機。所以我也覺得初步階段,我們不需要深度和高度,先求文字的美麗,以及形式的穩定,也就是了。――但是,在此基礎上,我們心里無論何時都要明白,好的詩歌,必須要有好的思想。頹廢和沮喪的感悟,自己揣在懷里來感泣一下也無可厚非,但是拿來做情感污染就不好――那就是淺薄了。
講到詩歌高度的同時,還有一個經典的觀點,那就是“文如其人,詩如其人”。不管是創作詩歌和其它文學作平甚至寫史,雋永和有高度的,首先是因為作者有著高尚的品格。做文人首先要做哲人,這是我的一貫理念,自己的心靈通透了,寫出的作品才能有指導意義。所以,加深自己的素養和修為,絕對是詩歌創作的重要基礎。
除了思想的高度,凝練,就是詩歌的最需要的特征了,多一字則臃,少一字則殘,那就是好詩歌的文字境界。因為詩歌的魅力,首先在于其情感的凝聚――正因言簡,才讓人浮想不已,意象深遠――這就是所謂詩歌的朦朧美和博大的意象。詩歌的冗余也許是業余作者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只求順暢的文字,信手寫來,全然不知意象早已表達完畢。本來這也無可厚非,但是若要日益精進,還是需要我們去掌握凝練的要訣,不但詩歌如此,散文和小說也應該如此。
中國的古詩之所以獲得如此廣泛地認可,關鍵之一就在其凝練,尤其是五言。個人覺得五言古詩的意境是最清高最深遠的,寥寥數十字,每一字都是那么普通,每一句都是那么平常,組合在一起卻讓人心動神搖,浮想翩翩。
《送別》(唐·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聞,白云無盡時。”
除了凝練這個要點之外,我覺得好的詩歌一定是情景交融的'。景致,能給人美感。審美,本就是引導讀者的感情移植,怎樣的環境,就應該有怎樣的情緒,沒有景致的詩歌,不是美麗的詩歌。如果說詩歌的空間,來自于凝練;那么詩歌的情緒和意象,就一定來自于環境景色的描寫。
詩歌最大的特色還在于抒情,所以濃烈甚至于強烈的情感,是好詩的一大亮點。詩人經典的作品,都是傾注了自己一顆帶血的心在里面的,傳說中的詩鬼李賀,寫詩寫到嘔血,我想也是情感太過的原因了。
最后就是詩歌的韻律,也就是文字的鍛煉,必然來自于多看多寫。很簡單,在寫詩之前,詩人首先是必須在心里神意飛揚了的。所以,基本是詩人想到哪,就會寫到哪,但是在筆落下之時,卻正是神來意到之時了:景致的取舍、意象的靈動、凝練的程度、意境的高遠,全在下筆的一瞬間。――詩如其人,你想都想不到的,怎可能寫得好詩?你不多寫,把握不住自己的筆尖之時,如何能得到你想要的作品?
所以,有思想高度、凝練、強烈的情感以及別致的韻律,我覺得就是我評判詩歌的要訣了。
【我比較欣賞的業余詩歌創作方向】相關文章:
志摩詩歌創作的歷程10-23
江南文化對徐志摩詩歌創作的影響07-10
許渾對杜牧詩歌創作的影響05-24
試論李商隱詩歌創作的藝術成就09-08
小學生中秋詩歌創作09-15
梁實秋早期詩歌創作的主要內容09-08
我的母親比較閱讀答案10-22
老舍的業余愛好10-02
懷念我的父親散文欣賞06-20
探討楊萬里詩歌創作的階段性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