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丁公默送蝤蛑

時間:2024-09-29 06:59:35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丁公默送蝤蛑

  溪邊石蟹小如錢,喜見輪囷赤玉盤。

  半殼含黃宜點(diǎn)酒,兩螯斫雪勸加餐。

  蠻珍海錯聞名久,怪雨腥風(fēng)入座寒。

  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tuán)。

  《丁公默送蝤蛑》譯文

  小溪中的石蟹小得像一枚錢幣,突然見到團(tuán)縮著蝤蛑,好像一只赤色的玉盤。

  看著它澄黃澄黃的背殼酒興就來了,斫出大螯雪白雪白的肉飯量都增加了。

  沿海一帶,海匯萬類,對于蝤蛑卻是聞名已久,這天吃蝤蛑,下著怪雨,刮著腥風(fēng),入坐的時候感到了一種寒意。

  笑自己這個吳興太守實在太饞這口美味,用詩換得品嘗蝤蛑的機(jī)會。

  《丁公默送蝤蛑》注釋

  丁公默:丁騭,字公默,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嘉祐進(jìn)士,除太常博士,由儀曹出知處州。蝤蛑:即梭子蟹,海蟹的一類,頭胸部的甲略呈梭形,螯長而大,第四對步足扁平似槳。可供食用。

  輪囷:屈曲貌。

  斫:砍、斬、削。

  海錯:泛稱海味。

  吳興:郡名,今浙江湖州。

  尖團(tuán):雄蟹之臍尖,雌蟹之臍團(tuán)。

  《丁公默送蝤蛑》賞析

  首聯(lián)“溪邊石蟹小如錢,喜見輪囷赤玉盤”,寫蝤蛑之大。梭子蟹是蟹類中之大者,比河蟹大得多。為了說明蝤蛑之大,先說溪蟹之小:小溪小溝里的石蟹,是路人常常見到的,它形體很小,小得像一枚錢幣。然而,蝤蛑煮熟了,端上桌,它屈曲著,猶如一只赤玉的盤子。“赤玉”喻其色,“盤”喻其大,因為是“輪囷”蟠屈著的,故以圓“盤”來比喻就顯得十分貼切。又對照又比喻又描繪,把“喜見”的感情色彩突現(xiàn)了出來:哇,多大的蝤蛑呵,它團(tuán)縮著,好像一只赤色的玉盤!

  頷聯(lián)“半殼含黃宜點(diǎn)酒,兩螯斫雪勸加餐”,寫蝤蛑之美。打開蝤蛑的背殼,澄黃澄黃的,此時酒興就來了;斫出大螯的肉,雪白雪白的,此時飯量就增加了。“半殼含黃”,即蟹黃占滿背殼;“兩螯斫雪”,即螯肉斫下如雪。這一聯(lián)里的“雪”字,是從語言礦藏里提煉出來的絕妙字眼,從歷來的詠蟹詩看,常常比喻為“玉”(楊萬里:“酥片滿螯凝作玉”;張未:“螯肥白玉香”),東坡則喻為“雪”,而且與“斫”字結(jié)合,更顯一種動態(tài)的美,斫螯,酥片,如雪,構(gòu)成了特殊的美不可言的意境,美到什么地步?似乎在催人喝酒、勸人加餐。

  頸聯(lián)“蠻珍海錯聞名久,怪雨腥風(fēng)入坐寒”,是寫蝤蛑之名。南蠻之地,沿海一帶,海匯萬類,品種繁多,然而,對于蝤蛑這一款,卻早就知道了,是一種珍品,是一種佳肴,如今品嘗,名不虛傳,的確為一款美味。這一天吃蝤蛑,下著怪雨,刮著腥風(fēng),入坐的時候感到了一種寒意,在如此季節(jié)和氣候里,對這一餐留下了尤其難忘的印象。主觀感受是:以前聞名久,現(xiàn)在印象深。從又一個側(cè)面夸贊了蝤蛑。

  尾聯(lián)“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tuán)”,寫詩人之饞。詩人蘇軾與丁公默,同科進(jìn)土,友誼甚篤,又沾親帶故,交情更深,詩作往還本是平常之事。這次,蘇軾寄詩丁公默,丁卻送來了蝤蛑,于是,詼諧幽默的蘇軾競說成了由于自己的“饞”,是用“詩”換來了“蝤蛑”。蘇軾走南闖北、奔東跑西,吃過不少方物,很多是他激賞的,比如江瑤柱、河豚魚之類,卻從未用過“饞”字,唯對蝤蛑,竟自稱饞太守、以詩換蝤蛑,可見,蘇軾對蝤蛑之大、之美,食蟹之樂、之趣,倍加青睞,給予一份特別的評價。

  蘇軾反復(fù)說過,“我生涉世本為口”、“自笑生平為當(dāng)然,他不是一個糊口充饑的人,而是一個口感如尺、秤的美食家,于此,世問才有所謂東坡肉、東坡餅、東勻經(jīng)過他品評的蝤蛑、河豚也有了在食界不可動搖的地家都說蘇軾是個“開派”者,詩開了“蘇黃(庭堅)”派,“蘇辛(棄疾)”派,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是宋家之一,那么,從對食物品鑒的角度看,他又是個獨(dú)占開派鑒賞家。

【丁公默送蝤蛑】相關(guān)文章:

曾鞏《送丁琰序》原文及翻譯10-16

文言文《送丁琰序》閱讀答案10-29

杜甫的唐詩奉濟(jì)驛重送嚴(yán)公四韻07-28

杜甫奉濟(jì)驛重送嚴(yán)公四韻譯文及賞析05-25

杜甫的《奉濟(jì)驛重送嚴(yán)公四韻》原文及詩歌鑒賞11-14

何以笙簫默經(jīng)典語錄大全10-12

《言默戒》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4-24

《過零丁洋》賞析10-22

《過零丁洋》原文賞析12-05

過零丁洋文天祥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