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三首》的教案范文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作情況。
2、課文插圖。
第一課時
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
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村四月”是指江南農村初夏的時節。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3、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反復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4、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少”“才”“又”突出了勞作的繁忙。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第二課時漁歌子
激情導趣,理解課題
1、教師有感情地吟誦《漁歌子》,清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別?
2、你知道什么是詞嗎?
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由于詞的長短不—,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背。
反復吟誦,理解詞義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為什么?
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時論。
5、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
詞中出現廠哪些顏色?
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1、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2、教師范瀆,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
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背你喜歡的詞。
3、默寫兩首占詩。
【《古詩詞三首》的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描寫元旦的古詩詞范文01-16
古詩詞《夢游天姥吟留別》優秀教案08-21
夏至的古詩詞11-20
立冬的古詩詞11-03
立夏的古詩詞08-17
李清照的古詩詞12-05
柳宗元的古詩詞07-22
蘇軾的古詩詞09-25
《鄉愁》的教案范文02-23
描寫立夏的古詩詞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