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種菜逸事散文

時間:2024-07-18 06:21:38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種菜逸事散文

  沒想到還能分到一塊菜地。據說是大首長下連當兵的時候知道我們單位沒什么福利,特別指示有關機構,給我們單位開辟了一塊菜地。菜地分到單位后領導征求如何種植,聽說有些下屬單位領導怕麻煩不想種的時候,我踴躍報名要一塊地。最后領導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分給我們幾個職工一片菜地。誰牽頭誰負責,簽定種植責任書。簽責任書的時候我不在家,委托別人代簽,責任是跑不了的。這個責任就是不能撂荒、不能轉手什么的。這個責任書簽不簽對我完全不起作用。自從曾經種了好多年的“自留地”被征用鋪路之后一直想念著種植,現在有了地哪舍得撂荒。太不可能的事了。重拾種地的活,干著干著,有了好多新鮮感受。

種菜逸事散文

  一、最辛苦的事

  種菜當然是體力勞動,相對坐在辦公室,全是出力流汗的活。然而,最辛苦的活到底算哪樣呢?回憶過去展望當下,莫過于拔草了。道理如下。說起來,拔草沒有翻地累,沒有栽苗要求高,沒有鋤地流汗多,但是要說草的前赴后繼拔了又長、不拔它就把菜苗的養分吸去了的能耐、是從種到收纏繞在種田人心頭揮之不去的一個事情,誰也不能否認。對付拔了一茬又一茬利害極了的草,可不是最辛苦的事?今天下午到菜地上還跟大家討論草的威力無窮:精心種植的苗哪一個也沒有它的能耐,動不動還死了折了病了;草就不一樣,盡管你把它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見了恨不能“剝其皮、烹其肉”地把它狠狠剜走,但它可能永遠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一棵被你拔了不要緊,下一顆早就蓄勢待出了;這一截頭被你鏟斷了,下一個頭又伺機出來。尤其是蘆葦這個家伙,見到它在地里我的頭皮都會發麻。過去我就對付過它,曾經與同伴“深挖三盡驅蘆根”,可結果是過不了多久它又會冒出來。哪怕你把它斬斷曬干好多年,只要有一個蘆結還在,只要有土和潮濕的地方,它都會重新冒出新芽長出來。說實話,講地里與菜爭食的蘆葦這種雜草我非常痛恨它;講自然界里蘆葦這種生命的頑強不屈我又不得不佩服的五體投地。在我見過的植物里,沒有一樣能比它更有生存能力了。如果說菜地里的蘆葦是靠它的不屈不撓與人搏斗的,那么馬齒莧就完全是靠它不計其數的種子與人爭高低了,而且它也是沾土就長,一長就打籽兒傳宗接代,就把萬千黑黝黝的針尖大小的種子撒播開來,叫你無法鋤凈,無法拔完。

  沒辦法,世事一理。這世上的東西大都是你需要的孱弱,容不下的頑強;你扶持保護的從來不是打壓剔除的對手。菜地里的草如同身體里的病。你要的它長不好或者經常虛弱,你不要的它動不動就讓你受不了。樓上的老杜被查出是肺癌,前樓小張剛做了心臟支架手術,看來,人想好好活幾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最辛苦的事情都集中在不是干正事、而是對付邪事上了。

  二、遠近高低各不同

  今天去給西紅柿苗追肥搭架子,領導轉來看,評說誰家種的好誰家種的不行。我們被評為較好。給菜地打分沒多少難,站在埂邊一搭眼高低強壯一目了然,除非評判者眼睛出了問題。領導到菜地里絕對不會走眼,原因很簡單,菜地沒什么利益糾紛,沒有什么用人問題,也不牽扯福利多寡,不像現在好些地方的所謂民主測評、領導決策,總叫著公平正義,做起來還是各方掣肘,這邊一個電話那邊一個條子的事情免不了。條件差不多情況下,條子電話甚至潛規則還是發揮著重大甚至關鍵性的作用。

  我非常認可領導對我們菜“長象”的點評。因為這與我們在這里灑下的汗水相符,也與我們看到的情況一致。要不說,領導講話大都重要,領導的眼光一般都很準確,領導的認識水平總是高人一等。

  地種成什么樣子,在土地本身沒有太大差別的情況下,完全與汗水成正比,與惰性成反比。大家公認長的好的那片地,負責那片地的老D同志可沒少下功夫。除了有科學的地膜技術作支撐,還有他天天下班后帶著夫人松土拔草、培土施肥的辛勤。我們下的功夫與他相比,差了一大截。我業余時間到菜地的時候屈指可數,我不夠勤勉,其他人就更不會太自覺。開始種植的時候,地都沒有好好翻,就馬馬虎虎地耙平種上了。我們的比較好,只是比其他人種的更有些經驗,把握住了灌水、中耕、追肥幾個環節。那兩家種的不好的,一家是他們的人都不大來地里干活,一家是連續大水漫灌把菜苗泡死了重新種植的。好有好的原因,壞有壞的必然,菜地里是最無法隱瞞什么、也最教人如何坦誠的。

  三、經驗不是萬能的

  某單位到菜地勞動的人中有雇請的農民工,其中有個老王被恭請為種地顧問,很負責任。從打壟、栽植、澆水、薅草等都由他招呼大家,并具體示范和指導。四五十歲中年男子,勤懇又努力。他亦好為人師,告訴別人如何種植,評說別人怎樣不好。但直到目前為止,在領導評判的種植情狀名次中,他們還在我們之后。

  我想了一下為什么要比他們好一點的原因,是我們種植操作更適合這里種植的實際。比如壟多大為好、溝多深為宜、多久澆一次水合適、什么時候追肥恰當等等。而老王的經驗是從他的家鄉來,他沒有在城市菜地里種植的太多經驗。他的方式與格式雖然也很好,但顯然與當下環境與這塊地上的實際有一定差距。比如他安排打出種辣椒的壟一米多寬,顯然浪費土地,像是抄襲種瓜的田壟。辣椒是個適當密植的品種,壟太稀還容易被風刮倒,適宜的寬度才能讓它們發揮“抱團取暖”的抗風能力。再說,鄉下也沒有那么多土地浪費啊。至于追肥、澆水等等,他也以過去在農村種地的經驗做參照。所以他們的菜雖然也科學地鋪了地膜,但長得并不怎么健碩。倒是老王嘴里說的相鄰那家弄的不對的,長勢好的多。盡管我聽老王還在說“他們以后就長不動了”,但我知道,如果不是他用來掩飾虛榮,就是他的固執。

  經驗這東西從來是兩面性的。昨天的經驗今天不一定適用,別處的經驗到異地更難不總結就能成功。“歪嘴和尚把經念歪了”的事情,說的就是這種情景。“桔到淮而為枳”的事情,也是經常發生的。

  所以當別人講說我有種菜經驗的時候,我從來不認可。不是假謙虛,而是實在如此。在一塊新地上種植,曾經熟地里的經驗怎么適用?我只能在新的情況下學習、檢討、總結,才能知道下一步怎么結合當下的實際做好事情。種菜以來值得總結的東西好多。比如我們沒有鋪地膜,沒有借助科學種田的力量把苗種好,有些菜比如苦瓜、豆角、黃瓜都多次補種;我們中耕鋤地的功夫遠遠沒有那些長得好的人家下得深。經常是大家跑來地頭淺嘗輒止、走馬觀花就回去了。還有就是種植規劃沒有落實,有些菜種得多,有些種的不夠……需要檢討總結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我永遠在耕作的路上,希望今年的種植讓我積累新的東西,豐富我的閱歷和生活。當然種菜的最大收獲是能吃到自己種的果實,看著茁壯成長的苗苗,每每從心底生長出的甜甜味道。


【種菜逸事散文】相關文章: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譯文09-19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注釋10-06

幼兒故事《種菜》06-06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原文及賞析04-30

《孫泰逸事》閱讀試題(附答案)08-04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的教學設計06-05

段太尉逸事狀古文閱讀及參考答案06-11

柳宗元文言文《段太尉逸事狀》教案05-21

季羨林散文精選《漫談散文》08-13

優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