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追憶用心血澆鑄銅車馬的草根階層散文
出土30年的“秦俑館一號銅車馬”首次離開陜西西安,千里迢迢來到黃浦江畔,在上海世博園精彩亮相,成為又一件中國館鎮館之寶,展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燦爛光輝。
秦陵是發現世界奇跡的地方。1980年在陵的西側,出土了兩輛令人叫絕的彩繪銅車馬。這是世界上最精彩、最重、最大的青銅器具,被譽為青銅之冠。
銅車馬放置在長6.8米、寬2.1米的大木槨內。把寶貝深深埋在黑暗里的木槨,出土時已腐塌陷,車馬被壓得粉碎。據挖掘記載,一號車叫立車的,殘破1338塊,斷口1459個,破洞61處。二號車叫安車的,殘破1555片,斷口1877個,破洞92處。兩車無一部件完整,構件變形,銹蝕嚴重,整整修復了6年。
重1061公斤的一號車是開道車。輿的前、左、右三面立有欄板,前端有軾,后面有車門。輿內立十字形傘座,座上插一長柄銅傘,銅御官俑立于傘下。車上備有銅弩、銅箭、銅盾等兵器。
重1241公斤的二號車叫安車。輿的前部有跽坐御官俑。車廂有一門三窗,門在車尾,前窗可上下啟閉,左右兩窗板鑲在兩個凹槽之間,可來回拉動,方便觀覽沿途景色,又可通氣采光。這是秦皇的高級臥車,設置精美豪華,可坐可躺,安逸舒適。身著長襦、腰間佩劍的馭手全神貫注平視前方,4匹駿馬目似懸鈴,姿態昂揚。很難想象得出,若舉策揚鞭,秦始皇坐在上面是何等的氣勢。
這兩輛銅車馬是世界上發現的結構最復雜的青銅制品,部件共有7000多件。車、馬和俑的尺寸大小,約相當于真車、真馬、真人的二分之一。它完全仿實物制作,主體為青銅所鑄,一些零部件是金銀飾品。各個部件分別鑄造,用嵌鑄、焊接、粘接、鉚接、子母扣、紐環扣接、銷釘連接等多種機械連接工藝,組裝為一體。卓越的制造工藝,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從彩繪可以欣賞到秦代通行的幾何紋、云紋,這些對藝術設計、紡織印刷等專業的游客都會有很大的啟發。同時,銅車馬還體現了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念,那方輿、圓蓋及30根車輻,恰好就吻合了“輪輻三十以像日月”,“輿方法地,蓋圓象天”之說。
銅車馬的藝術造型,更是無可挑剔,獨步天下。車、馬和人通體彩繪,采用嚴謹的寫實手法,講究勻稱比例,人與馬的動態更是細膩傳神,細部刻劃準確生動。從造型藝術上看,銅車馬是皇室御用的馬車,游客可以從車型結構、馬和車的聯系上欣賞,體味古人是如何乘車的。御官俑的塑造,體現了秦代藝術家的深刻觀察力和造詣極高的表現力。銅車馬沉淀了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手藝,充分體現了癡情制造者強烈追求的審美傾向。古人通過鑄接法、紐環連接等方法,把幾千余個零部件組成了一乘銅車馬,其精美的程度,使現代人看后也不禁蹺起大拇指,盛贊兩千多年前高超的連接工藝。
古代馬如何駕車,御者如何駕馭車馬,銅車馬令人信服地做了回答。秦時有等級森嚴的乘輿制度,如此富麗華貴、精工細作的高等級馬拉車,應該是皇帝御用代步工具,任何人是不敢染指的。有欲無欲的人,瞧見有銅車馬這樣威嚴豪華的車隊,無不為之傾倒。難怪劉邦、項羽、張良見到了秦皇威風凜凜的浩蕩車隊,三個有勇氣的人,也就是以后逐鹿中原,消滅大秦的梟雄,作了如下的回應。劉邦羨慕地說:“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項羽是怦然心動,妒火中燒,發誓要取代他。張良買兇雇力士,揮錐要截殺他。
一位叱咤風云,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長眠九泉,陪侍他的銅車馬有幸重見天日。今人為它打造了盡情展示風彩的平臺,在掌聲和鮮花的簇擁下,使人思想更多的,是那些不知道姓名的、用心血澆鑄銅車馬的草根階層。
【追憶用心血澆鑄銅車馬的草根階層散文】相關文章:
草根文化散文09-18
草根人生散文06-20
草根情結散文10-14
追憶雪蓮散文09-03
草根歌唱家散文06-09
追憶,這樣的雨夜散文08-05
散文:過去,追憶,遠方。。。09-01
追憶成殤散文08-17
雨夜追憶傷感散文11-04
追憶似水童年-散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