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哲理散文:拋開紙枷鎖
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背負著一堆紙枷鎖。我上大學的時候讀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談的是男人的使命。男人首先要是一個開拓者、冒險家,充滿膽識和魄力;第二是士兵、很強壯的人,像施瓦辛格那樣,保護弱者,主持公道;第三是技術專家、小到換燈泡,修保險絲,大到裝電腦,修汽車,卷起袖子就能干;第四是提供面包的人,能掙錢養家;第五還得是上帝、救贖者,幫助他人脫離苦海。
這些紙枷鎖一掙就開,但是許多人一輩子都不敢掙開。
和外國人相比,中國人的枷鎖尤其多。人生在世,這些枷鎖很難掙脫,但是活到一定年齡之后,就要想辦法把它們盡可能地卸掉,否則永遠得不到自由。在我認識的人中,紙枷鎖相對少的人不多,張朝陽是其中一個。他從小喜歡挑戰現有制度,用他自己的話講,叫“渾不懔”。在卡拉OK,我們唱歌,他在一旁跳著自創的舞,極其投入,不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高興就行。
張朝陽活在一種飄忽不定的狀態中,可以說是為當下的興趣而活,這一個小時不知道下一個小時要做什么。如果我們偶然遇見,聊得高興,他就會一直聊下去,其后的安排都依次順延。也許有人會說,如果他不是這么成功,還能如此隨性嗎?也許不能。不過換個角度看,究竟是因為成功才隨性,還是因為隨性才成功,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在北京,我一些經濟上很富有的朋友,希望跟我一起去紐約,看看那里的成功人士如何生活。
尚未成行,我先給他們講了美國富商格蘭的故事。格蘭曾請我去他家度周末,那是位于紐約郊區的一座從洛克菲勒后人手中買下的莊園,有山川、湖泊、網球場,養著馬、百年老龜和大塊頭的火雞,一派寧靜素樸的田園牧歌式景象。他為客人準備的獨棟別墅溫馨而舒適,古老的木頭房子外有大片綠地和游泳池,空氣里彌漫著青草香。他們追求自然,注重環保,不戴勞力士手表。興致好的時候,他們會買幾頭牛,從阿根廷運過來,讓它們在莊園里閑散地走一走,然后打電話呼朋引伴,“我們家的牛到了!”大家都來欣賞這道“移動的風景”。可惜我所接觸到的大部分新富起來的中國人,都還停留在對奢侈品頂禮膜拜的階段,豪宅豪車,一擲千金。財富為他們帶來了體面,同時套上了枷鎖。我的一位老大哥是很有錢的商人,長期焦慮失眠,看見床就恐懼,后來只好去印度一所瑜伽學院學睡覺。為他送行時,我開玩笑說,如果你開悟了,決定留在那里不回來,別忘了把你的紅木家具分我幾件。英文中用嬰兒般的睡眠形容一個人睡得香,折騰了半生事業,反而不如嬰兒時期睡得好,這是人生的悖論。我見過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他們用錢買不到快樂。飛機、游艇、豪車、別墅、雪茄……不過如此。有一個經濟學術語叫做邊際效應,通俗的解釋,就是吃第一塊紅燒肉時感覺特別香,再吃第二塊第三塊還行,吃到第五塊就膩了。
物質帶給人的邊際效應是極其有限的,快感迅速遞減,相當靠不住。層次越高,能夠實現的滿足感越小。今天開拖拉機,明天開寶馬,感覺太好了!但連開一個月就審美疲勞,最后只有開飛機了,不過,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
【哲理散文:拋開紙枷鎖】相關文章:
經典哲理散文05-22
經典的哲理散文09-01
憂傷散文 把愛寫在紙里08-24
一紙蒼涼散文(精選10篇)10-07
行路哲理散文10-10
哲理類的精選散文09-30
周國平哲理散文10-26
再見理想哲理散文09-24
生活哲理散文:堅持10-13
哲理散文600字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