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尋找歷史中的長城散文
能登上長城,是我這么多年的夢想。真正到了北京,好多朋友勸我去八達嶺,我卻不想去了。我不想去看現(xiàn)代人修葺一新了的長城。我心中的長城應當是充滿滄桑感,記載著歷史的陣痛,榮光和恥辱的長城!
花了八百塊錢,我包了一臺北京現(xiàn)代的出租車,去尋找記憶中的長城!
車子風馳電掣,很快出了北京城,又很快進了懷柔縣城,后又出了縣城,向偏僻的大山深處駛去。我們一邊走,一邊不停地向路人打聽著,問那沒有修葺過,人煙罕至的長城怎么走?小車走了四個多小時后,房屋和商鋪越來越少,樹木越來越多了。才突然記起我和太太還沒有吃早餐,于是,找了一家路邊小店吃早餐。花了一元錢,買了一大盆餛飩,卻是怎么也吃不完。老婆又去了旁邊賣菜的小攤上花了一塊二毛元錢,買了四條一尺多長的嫩黃瓜。結賬時多給了那個小販三毛錢,那個小販主動用清水把黃瓜洗得干干凈凈 ,包好,遞給她。
車繼續(xù)往大深處開去,路越來越窄了,沿途的居民也越來越少。已經(jīng)很少能看到農(nóng)田了,差不多都是果園和蔬菜。沿途的指路人告訴我們,這里的蔬菜和果園都是綠色環(huán)保的,不施農(nóng)藥。又開了一個半小時的車,終于抵達了路人所說的,林彪元帥當年率領一一五師大戰(zhàn)日本的平型關戰(zhàn)場了。
打開車窗,遠遠地看到了殘破不堪的古長城,我的心加速跳動了起來。
長城,我終于來了!
我們下了車,沿著一條狹窄的小路上了山。路兩邊全是野生的果樹,和散落滿地星星一樣的野花。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些滄桑沉重的文字,從歷史深處一路走來,不正是眼前的樣子嗎?
氣喘吁吁,爬到了城墻下面。卻沒有工具,望著七米多高的城墻和九米多高的烽火臺,很是失望。這時,老婆發(fā)現(xiàn)附近拐角的城墻門洞旁架著一部銹跡斑斑的鐵梯。于是,向村民,鐵梯主人交了四元錢的過梯費,懷著興奮的心情,爬上了長城。
終于站在長城上了,千瘡百孔的古長城被我踩在腳下了。遠遠地望去,風從北方吹來的沙塵構成一副朦朧的景象!撫摸著城墻上古老的青磚,卻像是握著著一位滄桑老人的手,聽他講述著古老的過去。
歇息了一會兒后,我們便沿著城墻向東走。由于這段長城一直沒有被維修過,很多地方只有墻體,沒有護墻和城垛。護墻和城垛都滾到山下去了,走在上面很危險,一不留神,就會摔跤。一摔跤,最大的可能就是滾下山去。老婆緊緊抓著我的手,不讓我走到城墻邊上去。每走到一個城垛上或者稍微平緩一點的地方,我們都會歡呼,拍照留影。沒有倒塌的城垛上每隔五米左右都會看到有一個射箭的空,是朝下的,敵人的箭很難射進來。長城是沿著山脊綿延的,如一條蜿蜒不斷的龍身。在山的凹陷最低處和山腰,各有城垛,這是龍爪了。其實是穩(wěn)固長城和搬運軍用物資的。山頂上,最雄偉的烽火臺,則是龍眼,主要是觀望敵情和指揮用的。一旦發(fā)現(xiàn)敵情,就在烽火臺上點染柴火,通過烽火狼煙把消息傳了出去。
由于年久未修,城墻上好多地方都長了灌木和野花。大概走了五里多路后,我們隨著長城登上了附近最高的山頂。老婆看到地勢越來越陡,擔心回去的時候下不了長城,說什么也不肯走了。于是,我把她留在了烽火臺上,一個人繼續(xù)向另一座山峰走去。老婆一個人很害怕,每隔五分鐘叫我一次,我一邊走一邊迎和著。后來叫不應了,她就用手機發(fā)信息給我。
我在一個烽火臺的下面發(fā)現(xiàn)一塊石碑,這個石碑是明朝隆慶三年維修了這段長城之后重立的。即公元1569年,距今四百三十八年。我給那個石碑拍照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年輕的老外背著背包也在那里拍照。他向我微笑著伸出了一只手,我們互相擊了一下掌。然后,隨便聊了幾句。他說他是美國人,是自費來考察長城的。沿著古長城,他已經(jīng)走了四天了,晚上就住在烽火臺上。
我們便一起往上走。天上的蒼鷹,地上的斑鳩,因為沙塵而蒙蒙的山,我們都一一攝了下來。然后,我們爬上了這一段長城的最高處。在烽火臺上,停留了大約二十多分鐘,休息和拍照留念。再繼續(xù)往前走,沿著山勢往下大約五十多米,前面城墻倒塌了一半,只有大約一米寬左右勉強可以通過。我們小心翼翼地又走了大約三十米,才看到前面大約有一百多米長的城墻已經(jīng)完全倒塌了,只有一堆爛磚殘石堆在哪里,滿目地蕭條和殘敗。再往前望過去,那些長城墻體上面都長滿了茂盛的灌木和雜草,郁郁蔥蔥的,象一堆陳舊的歷史,散發(fā)著醇郁的陳年老酒的氣息。
我們站在那里,猶豫著。這時,老婆發(fā)來信息,說她一個人在那個烽火臺上很害怕。我于是就同那個年輕的老外分手了。他從背包里拿出飛抓和繩子,在城墻垛子上抓牢,然后抓緊繩子,溜下了城墻,穿過茂盛的灌木,向下一段城墻走去。當我回到烽火臺再回望時,他已經(jīng)通過飛抓爬上了那滿是灌木的城墻,向我揮動著雙手,吼道:“噢 ... ...”。我也回應到:“噢 ... ...”
古老的長城是中國文化和思想的結晶,代表著中國最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是中國從積極進攻轉化為消極防御的象征。
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之后,由于西北苦寒之地的游牧民族不斷南下騷擾,秦始皇不斷反擊,卻又撈不到什么油水。而當時相對于富饒的六國都歸他占有了,為了專心消化和鞏固勞動成果,他便修建了第一條長城。當時他并沒有把長城作為安心享受的屏障,只是作為一個步兵對付騎兵的要塞使用。其實在戰(zhàn)國時代,靠北的幾個國家都修了幾段這樣的城墻,秦始皇只不過把它們連接起來并加長加固了。
其實,漢高祖劉邦一統(tǒng)天下后,初期也沒有保守地以長城為界,而是積極地反擊北方的匈奴。當時,由于連年的征戰(zhàn),連皇帝出行想尋找同樣顏色的拉馬車的馬匹都找不到,更不用說大批量的騎兵了。所以,當他以疲勞的步兵來對付剽悍的匈奴騎兵時,就注定了他反擊的失敗。老劉灰溜溜地回來后,就只有下令加長加固長城了。但漢武帝劉徹卻為劉老頭出了一口惡氣,他派衛(wèi)青霍去病率大軍三次大規(guī)模地反擊匈奴。特別是小霍親率孤軍深入匈奴腹地一萬多里,不帶糧草馬匹,完全靠擊敗匈奴后就地搶劫補給。打得匈奴人離長城遠遠的,遠遠地逃到了中亞,在那里搶了一塊地方,建立了奧斯曼土耳其國家。其實,與其說霍去病打敗了匈奴,不如說小霍摧毀了匈奴人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可惜后來一些大儒很混賬地說小霍殺戮太多,遭了報應,所以年紀輕輕就染病去世了。)所以,后來一百多年朝廷沒有維修長城,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個例外。
后來的歷朝歷代,都是每年撥出專門經(jīng)費,來加長加固長城的。但每一個朝代初期的防御都是積極的防御,也就是在防御的時候,不斷尋找戰(zhàn)機,積極出擊,把敵人打敗打殘。所以,每個朝代的初期,北方的游牧民族都不敢輕易地來爬長城。但到了每個朝代的中后期,就都轉化為消極的防御了。也就是說絕對不出長城一步,即使敵人爬上了城墻,也只能把他們趕下去,絕對不能出去追擊。否則就是挑釁敵人,是大罪。都是這樣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tài)度,安逸一天算一天。但是,當時肥沃的中原大地對于生存都很艱難的貧窮苦寒的北方游牧民族來說,卻是擁有無數(shù)金錢、美女的幸福天堂!所以他們懷著能夠很好的生存,和對美好生活的幸福向往,前仆后繼地來爬長城了。
以前的中原大地,東面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西面是難以逾越的高原和雪山,南面是乖順依附的貧窮的小國,真正有威脅的就只是北邊剽悍的游牧民族。所以,一道綿長堅固的長城,就使統(tǒng)治者們少了很多后顧之憂,一心一意的享受和內扛。結果在后唐時代,宋朝暮年,明朝末年,游牧民族都爬上了長城,潮水一樣洶涌南下。就連最能守城的明末袁崇煥也只守了十二年。他一死,清軍就爬上了山海關。但這些剽悍的民族一進關,就被中原富庶安逸的生活很快同化了,很快被歷史踩到了腳下,成為了歷史長河里的一朵小小的浪花。這也就是無數(shù)的歷史學家們所吹噓的:我們大漢民族是最包容,最有凝集力的民族。其實,只是我們的安逸享受腐蝕了他們的斗志罷了。
所以,古老的長城是北方和南方兩種思想的一次撞擊,也是北南兩方兩種文明的一次撞擊。它是中國古老文化的結晶,也是我們固步自封,保守,享受,腐朽,后來變得落后挨打的一種象征。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恥辱。我們的祖先想通過一條一萬多里長的長城,把我們舒適的生活與相對野蠻的戰(zhàn)亂生活隔絕開來。不再崇尚進攻,只想守住我們的文明,但我們最后卻被不斷地外來文明征服著,匈奴人,突厥人,遼人,金人,蒙古人,滿族人,以及后來從海上過來的八國聯(lián)軍 ... ... 這也是我們民族的悲哀!
其實,就是現(xiàn)在,除了進攻,也沒有更好的防守了,更不用說一條孤獨的長城了!
氣喘吁吁的回到了老婆所在的烽火臺,扶著她一起慢慢地往回走。由于地勢太陡,往下走打滑,她脫掉了鞋和襪子,光著腳丫子,抓著我的手,慢慢地往下挪動著。
在一個烽火臺上,發(fā)現(xiàn)了幾個寫字比我更差的民間詩人留下的歪七扭八的古體詩。我用相機拍下來的時候,老婆在旁邊嘀咕著:“老公,你的字和詩歌都比他們寫得好,你也留一首!”我笑著說:“如果我也留一首狗的屁不通的詩歌在這里,那是對長城對歷史的一種侮辱!”
又沿著那架銹跡斑斑的鐵梯,小心地下了城墻。卻在下山的途中,發(fā)現(xiàn)了十多個對著我們微笑,前來爬長城的老外。可惜沒有看到一個中國人,倒是有四個前來兜售核桃和其他土特產(chǎn)的中年婦女。老婆向每一個人都買了十多元錢的東西,她們便都很高興地散了。下山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了一塊石頭上寫的歪歪斜斜的標語,總共十三個字的標語竟然有兩個錯別字,不能不說這是對長城,對中國古文明的一種玷污了。
回到停車的地方,叫醒了司機,找了一個小餐館,點了幾份野菜和野菇,還有一道地方特色菜驢肉火鍋,美美地補充了一下體力,已經(jīng)就是下午六點了,我們便返回了北京城。
【尋找歷史中的長城散文】相關文章:
在喧嘩中尋找寧靜散文06-03
穿梭在歷史的色彩中散文11-03
在記憶中尋找那份快樂散文07-04
尋找初戀網(wǎng)絡散文09-13
長篇散文《尋找自己》08-24
尋找跳舞的藍莓的經(jīng)典散文05-12
優(yōu)秀散文:尋找自我06-12
明德歷史散文08-30
初登長城的感嘆散文08-09
尋找盤古山寫景散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