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爺爺的馬幫隊散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個美妙的音符,所以人們都賦予童年為金色的童年。
我的童年從認識爺爺的馬幫隊開始的。小時候,我只記得爺爺愛馬也會馴服馬。爺爺身材愧偉,老是穿一身青衣,很少見他穿白褂。據說是馬幫隊常年在外,青衣才顯大方得體。不過,我見過一次爺爺穿白褂,那次是因為爺爺馴服了一頭棗紅烈馬。那天,他穿上白色衣褂,騎在馬背上,耀武揚威地在村子里跑了三圈。
棗紅馬是鄰村德清爺爺的,德清爺爺個子比較矮小,春夏秋冬,總是戴著一個瓜皮帽,他牽著那匹高大的棗紅馬,顯得更加矮小,比我們現在演滑稽戲的丑角演員沒多少差別。馬幫隊的伙伴,只要見到他的棗紅馬一出現,便老遠就叫喊他,“清矮子。”德清爺爺的名字,是我在奶奶跟前挖樹盤根問出來的。而他的真實姓名早已被“清矮子”所代替。更讓可笑的事,他的名字在人口普查和社員工分榜上也寫上了“清矮子。”他死后人們在他墓碑上才知道他真正名字一一華德清。
當時因為他單家獨姓,人們只要知他子孫姓什么就可以追根還源,找到他的姓氏。德清爺爺的這匹馬是當時馬幫隊從漢陽找相馬師相中的一匹馬。德清爺爺喜歡紅色,他說現在是紅色年代,我選棗紅馬。相馬師告訴他,這匹棗紅馬,性子急,有點犟,說通俗點就是烈性馬。德清爺說人定勝天,什么馬還勝過人。剛開始此馬由于長途奔走,一累二饑餓的原因。馬見主人喂好精料,通了人性,很聽德清爺的話。過了一段時馬膘長起來,抖起精神來了。德清爺爺個子小,但性急,時不時拿鞭打它,這下也惹毛了身強體壯的馬。他見了德清爺爺不是腿踢就長咬。有幾個不服輸的馬幫伙伴見了棗紅馬就想降服它,結果好幾次在馬背上摔下來,不是輕傷就是重傷。
有一次,馬幫隊伙伴在一起打賭,誰要是馴服了棗紅馬,我們敲鑼打鼓讓他在村子里轉三圈。我家爺爺冷哈一聲,他伸手把兩只衣袖往上卷著,口里念道:“不信我來試一試。”爺爺說著人近馬身,將馬頭抬起,雙手把一條鐵鏈迅速塞進馬口,誰知馬更快一步,一聲長嘯,飛速轉過身來用蹄踢。眼看爺爺要吃虧,大家驚呼:“小心!”爺爺眼疾手快,更加貼進馬身,拉緊馬的籠罩頭,順勢一拉,這一下足用了十成力道,馬見遇上了對手,還在亂踢。看的人都驚出冷汗。馬見踢不著用嘴亂咬,企圖像對付德清爺爺那樣,來降服爺爺。爺爺身子更貼進馬身,一手拉著馬銜在口中的鐵鏈,一手抓住馬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躍上棗紅馬。兩腿使勁地夾著馬肚,像長在馬身上。馬還不服氣,前用嘴咬,后用屁股掀。爺爺拉著韁繩,身子貼在馬身上,任憑馬使用渾身數解。馬身上流汗了,嘶叫聲也小了。爺爺見勢猛拍馬屁,馬乖乖地聽爺爺使喚。德清爺爺由驚到喜,大聲高喊:“拿鑼鼓去!”爺爺趁機跳下馬,讓奶奶從衣柜里拿出白衣褂,恭恭敬敬地穿上。他躍上棗紅馬在鑼鼓聲中,得意地在村道上轉了三圈。
德清爺爺雖然生性脾氣很犟,他經歷了棗紅馬給他帶來的痛苦后,有些懼怕棗紅馬,提出愿倒貼錢與爺爺的小龍駒對換。奶奶從中調解雙方對換就行了。就這樣調皮的棗紅馬就進了我家馬棚。我經歷了爺爺這場馴服馬后,非常敬佩我爺爺,在小朋友關庚,李兵,王六九面前當了故事王。有時,他們在我家玩,要是他們不聽話,我就拿我爺爺嚇唬他們。爺爺在家時不許我們溜進他的馬棚。我有時偷偷地帶著他們進馬棚,學著爺爺的樣子,抓起一把草料往馬嘴里送。馬不欺負我們小孩,他用嘴在我手心上吃草料,馬嘴弄得我們癢癢的,我們都覺得挺好玩,但卻把爺爺給馬備的草料弄得亂七八糟。有時被爺爺發現,爺爺抓住我們打屁。見他咬牙切齒,一副不饒我們樣子,個個都嚇得尿褲子,可是打在屁股上不痛,我們都破啼為笑。有時爺爺故意問我們,屁股痛不痛,我們也調皮的把屁股一摸大喊:“不痛!”爺爺也笑得直打哈哈。
爺爺喜歡馬,我也跟著喜歡上了馬,天天跟著爺爺轉,也跟著馬轉。有天爺爺半夜起來摸進馬房,我以為爺爺去拉尿,我也跟著去尿尿。誰知爺爺一邊摸著馬身,一邊給馬上料。我尿完尿,也摸進了馬棚,我不解地問:“爺爺,馬白天不是吃飽了嗎?”爺爺告訴我說,馬無夜草不肥。哦,知道了,難怪爺爺天天起夜,原來是給馬喂夜草。
有時候,爺爺不在家,我將好朋友關庚,李兵,王六九找來過夜,給馬上夜草。有天夜里我剛醒,王六九大叫:“我做了一個夢剛在平地上拉了尿。”關庚一把抓住王六九的褲檔,“哎,六九尿床了。”我們四人一起床,床上一大片濕的,李兵捏嘴笑,關庚捂著鼻子笑,不住地說:“好尿臭。”王六九怎么也笑不起來,快要哭了。我趕緊拿我衣褂給他穿,提議去馬棚給馬上夜草。這下大家興致來了,一齊來到馬棚。我們四個小伙伴,輪換給馬喂料。到了天快亮,馬吃飽了,不住地放屁,一會又拉屎。有時馬屁拉得很響,王六九得意忘形地笑,學著放馬屁,邊說邊做地逗得大伙捧著肚笑。那歡樂的笑我至今還在耳朵里回蕩。童年時是多么的天真活潑,又是多么的無邪呀。
一次棗紅馬肚子上長了一個膿胞,爺爺天天侍候著它,為它一邊求醫,一邊到處尋找草藥,喂它服藥,給它縛藥。我每天看爺爺為馬治療,茶不思,飯也吃不香。我不解地問爺爺,你為啥不高興?爺爺解釋說,喂馬的人如同孝子。我還不解,爺爺說,你長大了自然會明白。我現在才懂得孝子的含義。
我只知道爺爺的馬幫隊,春天為鄉民馱蠶絲到漢口,秋天為鄉民馱棉花到天門的麻洋,彭市河,那時只聽大人們說那是小漢口。爺爺們的馬幫隊一次出去大約十天半,少至三五天。他們出去時,村民親人為他們送行。奶奶信佛,爺爺每次出去之后夜夜燒香,口中念念有詞:“神仙保佑馬幫隊干干安安!”有時我覺得好有趣,跟著奶奶燒香敬神,還不住地念:“阿彌陀佛!”爺爺的馬幫隊回來了,村子里放鞭炮迎接。馬背上馱著村民需要的日用品,村民們像分得戰利品,不停地住家里搬。
后來,馬幫隊又增加了幾匹馬。德清爺爺仍像弼馬溫,每天高高興興地趕著馬。口中不住哼著舊時的情歌一一妹妹呀,你天天地牽掛我,我回來了你要給我摸。德清爺爺的出現,村子里增添了幾份火熱。記得他還親手送給我一個貨郎鼓,我帶著我的小伙伴們天天搖著鼓走東家串西家,無憂無慮。我現在才明白,爺爺那時的馬幫隊,就是初始的小商品經濟。
【爺爺的馬幫隊散文】相關文章:
爺爺經典散文09-07
舞龍隊散文10-15
我的爺爺經典散文09-04
爺爺的抒情散文08-03
爺爺去哪兒了-散文06-30
外爺爺散文(精選13篇)08-17
懷念我的爺爺-情感散文06-07
爺爺,你安心的走吧散文10-13
武德高尚的仙回舞獅隊經典散文06-24
《白胡子老爺爺》散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