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捐款后散文
王老師患上白血病住院后,學校號召師生為其捐款獻愛心。為扎實做好獻愛心工作,學校團委告誡師生:獻愛心是一種公益行動,1元不為多,1分不嫌少。
號召發出后,師生們積極行動,很快全校3000多元的愛心捐款就匯集到了學校團委辦公室。
根據以往慣例,凡是某項捐款活動結束后,學校團委都要做一總結,同時,對表現積極的師生或班級給予表彰,在年終評先時作為參考依據。
這天,團委把各班捐款數額和教師捐款數額如數公布到了學校的校務公示櫥窗里,作為班主任的我也及時把本班內各位同學的捐款數額公布到了教室后的黑板板上。
公布后的這天晚自習下課時,班長悄悄地遞給我了一張小紙條,趁著教室燈光,我折開紙條看了起來,紙條的上面如下寫道:
“老師,這次捐款后,我認為你不應該把大家捐款的情況公布出來,你這樣做,嚴重地傷害了同學們的心,尤其是咱們班張冰同學。”
看到這里,我抬頭向張冰同學望去,果然,我看到張冰同學一副沮喪的樣子,他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低著頭看著書,我知道,張冰同學沒有精神一定是與這次獻愛心捐款活動有關。
這時,我悄悄地把班長從教室里叫出來。來到我的辦公室,班長向我說出了事情的原委:“當學校布置完獻愛心捐款活動后,多數同學積極響應,唯獨張冰同學猶豫不決,我知道張冰同學父母離異,是年邁的爺爺靠拾破爛支撐著一個破碎的家。這兩年,要不是國家實施的農村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貼政策,張冰同學可能就輟學了。去年,學校號召同學們每人為西南干旱地區捐一瓶水活動,為不給班級工作拖后腿,為不影響班級在學校中的考評位次,張冰同學也積極捐款2元錢。可這天吃晚飯時,張冰同學躲在寢室里,一個人悄悄地忍饑挨餓熬過了吃飯時間,后來,我和幾位男生知道張冰同學把晚飯錢捐出后,有的給張冰買來了礦泉水,有的給張冰同學買來了面包,可張冰同學硬說自己不餓。第二天,學校公布了各班捐款數額,咱們班也公布了捐款名單,看到有的同學捐款是10元8元的,只有自己捐款2元,張冰兩天都沒抬頭走路,他害怕別人說自己思想覺悟低,他感覺自己在同學們面前沒面子。考慮到這次是給患白血病的王老師捐款獻愛心,張冰同學又犯難了:捐款吧,至少要捐出一頓生活費,不捐款吧,一旦捐款名單公布后,又擔心有人私下里議論他不尊敬老師,沒有感恩之心、同情之心。因為捐款活動之前學校有要求:1元不為多,1分不嫌少,考慮到張冰同學的實際情況,我就向張冰同學提出了代為其捐款的話題,可張冰一聽就急了,說啥事可以替,唯獨愛心無法替。最后,在我的一再勸說下,咱們班只接受了張冰同學2元錢的獻愛心捐款,不是說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嗎。可學校公布完全校師生的捐款情況后,你也公布了咱們班同學們的捐款信息,張冰一看到自己的捐款數額最少后,就一直悶悶不樂。所以,我就想告訴你:以后再有這樣的事兒,就作為班級隱私吧。”
聽完班長的話,我一時無語起來。送走班長,我及時記錄下了今天與班長的談話記錄,以此告誡自己:班級工作要細之又細。這時,我突然又想起了一個貧困學生為感師恩給優秀教師節日送禮被拒而傷心的一件事,我們當老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中,一味地要求自己按規矩對待學生,絲毫不敢越雷池一步,未必有些固步自封。
趁晚自習熄燈前的間隙,我及時找到了張冰同學,我把我和班長的談話有重點地告訴張冰同學后,緊緊地把張冰同學摟在懷里,拍打著張冰同學的肩膀,我再次鼓起了張冰同學戰勝困難的勇氣,聽著我的話,張冰同學的腦袋深深地埋在我的懷里不愿出來……
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我們祖宗流傳下來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在無數標榜著現代的、先進的教育新方法新觀念層出不窮的今天,我竟因沒有做到因材施教而傷擊到了一個脆弱孩子的心靈。由此我想,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只要切實能做到因材施教、依法執教、問心無愧,同在一片藍天下,何懼每一個學生不健康地生長?
【捐款后散文】相關文章:
我們是90后散文08-22
當我們長大后散文06-05
劫后愉生的短文散文10-09
小時候與長大后優秀散文11-07
醉后不知斜日晚散文10-02
時隔一年后都還在嗎散文11-01
80后的童年時光散文隨筆(精選32篇)09-13
你等著五分鐘后就到短篇散文10-14
季羨林散文精選《漫談散文》08-13
優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