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蘆葦的散文
(一)
人是會思考的蘆葦。
大片的蘆葦蕩占據一片水域,像浩浩蕩蕩的軍隊,風起時,成千上萬的士兵揮舞長劍,在天空下劈殺起來,四下里發出沙拉沙拉的聲音。它們行為一致,活在集體中,共性大于個性。我更喜歡岸邊獨立的那一株,它是寫意的,在季節里搖曳著,變幻著風姿。惱人的秋風招惹著,你或許會變成頑皮的小孩,乖張跋扈。而大部分時間里,你是乖巧可人的。我喜歡你就是你,你是行走的蘆葦,思考的蘆葦。
生命以它不同姿態的綻放,每一種成長姿勢與人的思考嫁接,就會生長出奇花異果。
我家寶貝兒子,就是一株乖張的蘆葦。
近來,他做什么都有自己的一套。他喜歡在院子里一圈一圈地騎小黃車,喜歡和他的小朋友們在菜地旁架一堆樹枝烤火,喜歡在小飯桌耍迷人的蝴蝶刀,喜歡在音樂課上當個特立獨行俠;不喜歡被我追著檢查輔導作業,不喜歡給數學老師上交課堂作業,不喜歡作業被老師拍照發家長群表揚,更不喜歡被我教育。他仿佛與這個世界中立,什么時候都有自己的話,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事情做,像另外一個品種的鳥類落腳在這里,乖張、熱烈、俯沖、蓄勢,又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桀驁、茫然、咆哮、盤旋。他仿佛就是一個世界,他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奔跑著,全然不管其它。
我對他的表現有一籮筐的不滿,他卻依然在乖張任性的路上做一株特立行走的蘆葦。
那個周末是個雨天,照例他該隨我上班寫作業。車子到了公司路口,他牢牢地抓著車座靠背,別過那張苦瓜臉,目光堅定地拉開架勢跟我干上了。我喊下車他不動,我拉他胳膊他抓得更緊了,無奈我和他爸合力才把他弄下車。他站在雨地里嚎啕大哭,嘴里直嚷嚷著不要上班,活脫脫一小無賴。我急得嗓門提高了幾度,很有氣勢地對他展開了“教育”,他紋絲不動,間或來句“你生我干嘛?”、“你把我送人算了。”反擊得滿肚子得意,真是我的小冤家呀。僵持了好久,許是折騰不動了,他才有所松動,被我拽到辦公室。
第二個周末又故伎重演。
(二)
蘆葦因了故事才顯出生命的張力,我卻為了它行走的腳步和方向而發愁,這一抬腳、一落腳似乎成了慣性,下一步該落腳哪里,不需要預先去想,會生出些什么故事看似都沒有懸念。
難道就任他這樣任性妄為了嗎,我就拿他沒辦法了嗎?我不信!這兩年的小飯桌生活,讓他已然從幼童時的內向變成了多話頑皮的孩童。他是可以去選擇,去試探,找到合適的路的。只是,面對選擇,他邁步前有必要思考一下,他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做些什么樣的事,這樣的事是利己利他的還是對誰都無益的,他會因為自己的選擇而驕傲還是懊惱。
人是會思考的蘆葦,正因了此,人的尊嚴才得以存在。
我們都已經互相傷害得精疲力盡,都需要一個契機,清空情緒的陰霾,恢復清醒的思辨能力,還彼此一方澄澈的天地。有時,這個契機緣于清凈的自然,有時,只需一個全新的環境。
周一晚上,我和鄰居敲響她女兒所在小飯桌的門,迎接我們的是高老師。雖然是租用民居,但這里卻被布置得像個小版的培訓機構,整個氛圍顯得有序而安寧。幾個孩子圍坐在客廳中央,有的奮筆疾書,有的拿著作業讓進門處坐班的愛娃老師檢查,小教室里傳出背書的瑯瑯聲。我的心頓時變得安寧,一股清明之氣油然而生。高老師給我介紹了他們對于孩子們的學習和食宿安排,我都很滿意,尤其對他們關注國學這點非常贊同,又特地聊了一下比較瑣碎的語文學習。愛娃老師得空給我講了孩子到這里需要遵守的規矩,還特意提到,如果孩子犯錯不聽話,小手會挨板子。我突然想到三味書屋的.情景,轉而又釋然了,現在的小孩也需要回歸傳統,接受一點這樣的教育,不然真的是心中無所畏,無所敬畏,更別談責任、義務和使命感了。我愿意他在這里接受“改造”。
到家后我尚有點激動,描述起自己的所見所聞,還提到孩子們作業完成得好會得積分,積分可以換取喜歡的玩具。為了進一步引出兒子的新奇感,我特別強調這里的孩子飯前會說一段感恩詞,感謝老師和父母的付出,每天臨走時都要向老師鞠躬再見。在一旁看書的兒子被這些制度和儀式感吸引了,立即要求去體驗。
我為我的有心插柳而高興。第二天晚上接了他就帶著去這個小飯桌參觀,他果然很喜歡這里。
第三天,他將第一次到這里報到。
(三)
我沒想到他的第一次小飯桌報到會發生意外,這么快就給了我教育他的機會,讓我們有了“一諾千金”的約定。
這大概就體現了故事使蘆葦有趣、生動、搖曳多姿。尤其是一株乖張的蘆葦,總是有著千奇百怪的想法,抬腳毫不猶疑,腳步毫不遲疑地變換方向,幸運了,會邁出優雅的舞步,不幸時,又變成一副頑劣姿態。
事情的起因是兒子上音樂課小動作不斷,被老師放學留校教育。小飯桌的老師沒接到他,還替他擔心半天,從而讓他的第一次小飯桌報到被染上“污點”。
晚上去接時,他還在寫作業,我和老師聊了會兒他的表現。回家路上,他給我講了第一天在小飯桌的情況,知道了許多規矩要守,以前不喜歡吃的菜他都吃了,從不午睡的他安靜地看書了……從他的話中我聽出了“畏”,不是單純的害怕,更偏向擔心憂慮,知道有些規則不能破壞,隱約懂得了自警與自省,愿意發自內心地去自我約束。小飯桌老師這第一課真的很成功,無數次我都想教會他這些,他卻從來都沒聽進去過。
回家第一項是復查作業,我發現兒子寫話條理性比較差。就把三句話怎么安排內容,怎么體現層次感,怎么有序表達給他講解了一下。他也瞬間發現比他扯的三句話高大上,利索地重寫了。我再給他重復思路他就嫌我啰嗦了,我沒深究,話題一轉就分析中午被音樂老師留校教育的事。
此時他還處在寫話的深度思維中,我沿用三句話的講解風格,條分縷析,有理有據,步步深入,從三個層面分析他上課小動作不斷被老師罰站的危害,最后給出了作為一名學生的底線,那就是上課好好聽講,配合老師積極完成作業,無論如何不當這免費的反面教材。
要讓頑皮的孩子舉白旗當然沒這么快,他玩起了顧左右而言他的把戲,我用了“指桑罵槐”、“含沙射影”幾個成語分分鐘擊落他的小聰明,告訴他“這成語就是說你現在的表現的”。沒有責備他,我重申了一遍上課的最低要求,結束談話時我提議來一個朋友式的握手,告訴他這叫“一諾千金”,以后絕對做到這最低要求,他很樂意地接受了。
所有這一切都像一場夢,我們在這場夢里迷惘、爭渡,被拽入生活幽深處,不知所措。而理性讓我們找到來時的路,思緒過處,風景如畫。
【思考的蘆葦的散文】相關文章:
人性變化的思考散文12-14
描寫蘆葦的好句06-23
心中的蘆葦閱讀答案09-10
張愛玲的散文12-16
汪曾祺的散文01-05
美好的散文08-23
青春的散文08-20
星空的散文08-20
老屋的散文08-19
錯愛的散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