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散文閱讀不完美的母親
一
一切受到人們長久贊美的東西,都會在人們的心目中變得完美無癖,從而形成一種固定的觀念,留在人們的意識里。母親的形象就是這樣一種觀念的產物。她高大完美,和藹可親,有著無限的耐性和愛心,對子女懷著無條件的愛和寬容,可以包容我們全部的任性和乖張。我們所贊美的母親基本上就是以這個形象為藍本,而現實中的母親只是一個因由和載體。我們自以為是在贊美現實中的母親,而實際上當我們贊美時,我們已經把對象理想化了。而且我們全部的文化心理也在呼喚著我們,社會倫理,傳統道德也在規范著我們,母親永遠是一個贊美熱愛的的對象,而不是一個理性評判的對象。
二
我們一面在心中勾勒著一個理想的母親,一面又在實際生活中面對著現實的母親,我們反抗她,但并不反抗理想的母親。現實中的母親只是一個偶然,理想的母親則是“永恒之女性”
三
現實中沒有一種角色《身份》是絕對的,超越人的全部復雜性之上的“母親”也不是,她并不全是愛和善的化身,永遠不是。
四
母親從來不恨自己的子女嗎?從來不嫌棄、鄙視、厭惡自己的子女嗎?在某種利益面前,母親不會和子女產生齟齬、疑忌和爭奪嗎?人性的弱點與母性的本能之間的斗爭,在“母親”的身上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悲觀哲學家叔本華與母親二十年的精神隔離,足以讓并不悲觀的我們悲觀了。
五
母親強迫子女做他們不愿意做的某種事情時,她可能是為他好。但如果其強迫的結果讓子女產生痛苦,而她對這種痛苦又毫不同情時,她就不是為子女,而是為自己了。她要讓子女完成的是她的某種愿望和心愿,她要借子女達到某種滿足,子女不過是她愿望的工具。這很陰暗嗎?并不,她只是把子女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而忽略了他也是具有獨立意識的個人。
六
在母親的眼中,幼小的子女是她的寵物,逐漸長大,有了獨立意識的子女是她的對立物,成年的子女是她的依賴物。這個的過程是她的愛逐漸遞減的過程,而當死來臨時,她便只愛自己,自己的行將就木的生命。至于在彌留之際渴望見到子女,則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恐懼了。
母親,一個被理想化的形象!
? 我不知道何以有那么多對母親的贊頌,我所知道的是,母親,她首先是一個人,而后才是母親。她作為一個人所具有的缺點和弱點,會部分或全部的帶進“母親”這一角色中,她的母性不會代替她的天性,更不會改易她的天性。她仍然要按照她的天性行事。在子女面前,她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母親。
一個脾氣很壞,偏激,刻薄,有暴力傾向的女性,她也決不會是一個好母親。而一個在生活中寬厚,溫和。善良的女人,她也一定是一個有深厚母愛的好母親。
母愛是無私的,但母親卻可能是自私的,我們在大多數時候贊頌母親,其實是在贊頌母愛,我們把母愛當成了母親的同義詞。但母愛和母親是兩回事。母親有母愛,但母愛卻不是母親的全部。母愛是偉大的,但母親卻是平常的。
無私偉大的母愛如果不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那么也是一個以點概全的故意。沒有始終不竭的母愛。在孩子是一個可愛的小胖胖時,母愛是豐潤的;在子女還沒有脫離她的掌控,走自己的路時,母愛也可能是涓涓不竭的。當子女長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了自我的意志,而不再順遂她的心愿時,她的愛就走到了反面,子女就成了她所仇恨的人。但她認為這是愛,是恨鐵不成鋼。
很多子女都是母親負面情緒的發泄物,她斥責,批評,甚至謾罵,毆打,以一切刻薄惡毒的語言傷害他們的自尊。但她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此時已不再配做一個母親。
母親在很多的人的心目中是一個很偉大神圣的字眼,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母親絕不可能是他們現實中的母親,而是一個理想化的形象。
【散文閱讀不完美的母親】相關文章:
不完美的悸動散文10-14
學會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散文08-25
在不完美的世界里惜福感恩散文10-13
精美的散文閱讀09-04
不完美亦是完美散文08-08
散文不完滿才是人生10-10
不完滿才是人生經典散文11-08
散文賞析《讀不完的惆悵》08-14
學會接納不完美的另一半散文09-30
莫言散文《母親》閱讀練習設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