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堂春秦觀 東風吹柳
《畫堂春·東風吹柳日初長》是北宋詞人秦觀的詞作品,這是一首抒寫春閨思遠的詞。詞中用東風襯托 “柳”,見其婀娜多姿;用雨余、斜陽襯托“草”,見其嫩綠鮮美。
畫堂春·春情
宋代:秦觀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
寶篆煙銷龍鳳,畫屏云鎖瀟湘。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注釋】
①日初長:白晝開始長了。
②雨余:雨后。
③睡損:睡壞。 紅妝,指婦女的盛妝,以色尚紅,故稱紅妝。蘇軾《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④寶篆:有版本記作“香篆”:篆香,盤成篆字形狀的香。古代盤香,有做成龍鳳形的,點燃后,煙篆四散,龍鳳形也逐漸消失。故云。也有解釋稱此處指繡有龍風圖案的床帳。
⑤瀟湘:湖南瀟水、湘水一帶的風景。縈繞,毛本作“云鎖”。
【白話譯文】
東風吹柳的爛漫時節(jié),白晝逐漸加長,外面剛剛下完小雨,芳草在斜陽下閃著流光。杏花被東風吹散,四處飄蕩,掉在屋梁的燕巢上,燕巢也芳香。年輕女子躺羅帳,醒來發(fā)現(xiàn)壞了紅妝。龍鳳形狀的篆香已經(jīng)燃盡,而豎立在一邊的畫屏,上面繪著一幅《云鎖瀟湘圖》。夜深寒氣襲人,無法入夢鄉(xiāng),只有無限思量。
【創(chuàng)作背景】
曾有人認為此詞是黃庭堅的作品。《全宋詞》案:“此首別見明刻本(豫章黃先生詞)。”徐案:毛晉汲古閣本《淮海詞》題下附注:“或言山谷年十六作。”然不足信,據(jù)學者們考證,認為系秦觀所作,而非黃作。由這首詞本身來看,描寫的是一位女子春睡的場景和心情,香艷中夾雜著惆悵,柔媚中蘊含沉痛,癡情而不濫情,確實更符合秦觀作品的一貫風格,而年少的黃庭堅的作品基本還沒有達到這種藝術表現(xiàn)能力。
【鑒賞】
楊湜《古今詞話》云:“少游《畫堂春》‘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善于狀景物。至于‘香篆暗消鸞鳳,畫屏縈繞瀟湘’二句,便含蓄無限思量意思,此其有感而作也。”至于因何有感,從詞中所寫,美人生活規(guī)律顛倒,白天紅窗穩(wěn)睡,夜里枕畔難安的情狀,顯然是描寫女子思人難眠、春情難耐的情思。
詞一開始“東風”二句,為春睡渲染氣氛,寫東風吹拂柳條,春日漸長,雨后斜陽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時光。接著“杏花”兩句,枝頭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銜沾花的泥土筑巢,猶自散發(fā)著微微的香氣。由景而人,美人面對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難再,自然無心紅妝,不得不陷于春困矣。這兩句與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句頗有相似之處,但寫得更為雋永。王國維《人間詞話附錄》說:“溫飛卿《菩薩蠻》‘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雖自此脫胎,而實有出藍之妙”。
詞的下片寫女子枕畔難眠所見到的景象。“寶篆”二句寫她長時間失眠,直到篆香銷盡,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瀟湘所致。“寶篆”,蓋今之盤香。秦觀《減字木蘭花》曾有“斷盡金爐小篆香”句。“云鎖”,指屏風上所畫的云霧瀟湘圖,云鎖,則迷不可見。詞的歇拍“夜寒”二句,具體描寫夜深寒氣襲人,女子無法再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只有思前想后,輾轉反側。
【賞析】
詞一開始“東風”二句,為春睡渲染氣氛,寫東風吹拂柳條,春日漸長,雨后斜陽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時光。接著“杏花”兩句,枝頭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銜沾花的泥土筑巢,猶自散發(fā)著微微的香氣。由景而人,美人面對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難再,自然無心紅妝,不得不陷于春困矣。這兩句與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句頗有相似之處,但寫得更為雋永。
詞的下片寫女子枕畔難眠所見到的景象。“寶篆”二句寫她長時間失眠,直到篆香銷盡,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瀟湘所致。詞的歇拍“夜寒”二句,具體描寫夜深寒氣襲人,女子無法再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只有思前想后,輾轉反側。春天是使人熱情奔放的'季節(jié),春夜更是最讓癡情男女激動的時光。蘇軾的《春夜》詩寫道: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宇夜沉沉。”如此黃金時刻,正值韶華的女子卻只能獨守空房,當然免不了輾轉不寐;而一夜間堆積的困倦,只能挪到白天來補足,晝眠是迫不得已的。
這首詞最精致的就是前三句的景色描寫,很多評論者都給予極高評價,沈際飛、王國維都認為秦觀的句子脫胎于溫庭筠、曾靚等人的詞,但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秦觀這幾句實際上是把前人詩詞中的相似意境加以綜合,從而營造出更為豐富的意境。溫庭筠的“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寫杏花落入泥土,使泥土也沾染了香氣,而曾靚的“為憐流去落紅香,唧將歸畫梁”則寫燕子不忍心落花委于泥土,特意將它們銜起來黏在自己的巢上。秦觀的詞綜合了溫、曾兩人詞中的意境,把落花墮泥、燕子銜泥兩個層次的場景合并到一起,卻又處理得天衣無縫,甚至比他所依據(jù)的藍本更簡潔、更有表現(xiàn)力。
全面分析作品的結構還可以看出,詞的上下兩闋各有側重:上闋主要寫景,下闋情景兼?zhèn)?上闋寫的是白天,主要寫室外的春色,下闋則寫夜晚,主要寫室內(nèi)的陳設;最后兩句以描繪情感作結,點明詞作的主旨,有畫龍點睛的功效。有的評論者認為這首詞上下兩個結句過于寫實,有“氣薄語纖”的毛病。其實也不然,如果沒有最后的結句對情感的深沉描繪,則前面的寫景將沒有多少意義。晚唐詞人溫庭筠的詞作色彩絢麗,耀人眼目,卻不免靡麗空薄之譏,就是因為他缺少真情的抒寫。秦觀之所以能超邁前人,也正是因為擅長抒寫真情,天性多情、重情。
【畫堂春秦觀 東風吹柳】相關文章:
關于秦觀《畫堂春·東風吹柳日初長》賞析10-22
畫堂春秦觀05-08
秦觀的畫堂春11-18
《畫堂春》秦觀宋詞鑒賞10-29
畫堂春秦觀詞賞析10-23
秦觀《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翻譯賞析09-01
秦觀《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翻譯賞析09-01
秦觀《畫堂春·落紅鋪徑水平池》譯文及鑒賞10-31
畫春堂秦觀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