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愛情詩《長相思》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相思》愛情詩賞析
《相思》愛情詩賞析 1
長相思,久相憶,關山征戍何時極?望風云,絕音息,上林書不歸,回文徒自織。
羞將別后面,還似初相識。
長相思,怨成悲。蝶縈草,樹連絲。庭花飄散飛入帷。帷中看只影,對鏡斂雙眉。
兩見同見月,兩別共春時。
賞析
《長相思》是樂府詩題名,取意于漢代詩篇中“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一類詩句。郭茂倩《樂府詩集》說:“長者久遠之辭,言行人久戍,寄書以遺所思也。”可見,以這個詩題所作的詩篇,都屬于樂府詩,其內容都與征夫思婦有關。這里所選的兩首,就是寫思婦對征夫的懷念相思之情的。詩篇所寫的思婦,結婚不久,丈夫就遠離家鄉到關山戍邊了。入伍后,一直杳無音訊,因而引起了思婦的無窮相思。
第一首寫思婦相思的綿渺。“長相思,久相憶,關山征戍何時極”,交待相思離別原因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長”、“久”、“思”、“憶”,說明離別時間之長;“關山征戍”,點明離別緣由;“何時極”,說明思婦對早日結束戰爭的渴望。正因為戰爭不止,音訊不通,所以更引起思婦的憂念。“望風云,絕音息,上林書不歸,回文徒自織”,引頷遠眺,愁云萬里,目斷山河;去信問候,石沉大海,杳無回音;織錦為詩贈與,投遞無門,枉費心機。上林,上林苑。書不歸,沒有回信。這里化用蘇武雁足傳書的典故。蘇武被匈奴扣留北海(今蘇聯貝爾加湖),傳說托大雁向漢傳書,昭帝在上林苑打獵得雁,遂派常惠入匈奴求武。蘇武被密留北海,事在武帝生前;常惠入匈奴求武,事在昭帝即位,恢復和親政策之后,故說“書不歸”。回文,回旋往返均能成為可誦的文字。據傳,晉代竇滔被放流沙,他的妻子蘇蕙織錦為《回文璇璣圖詩》贈之,以表達北斗“千年無轉移”的相愛之心。這兩個典故的運用,委婉地表達了思婦積懷成怨的心情。她盼望征夫趁雙方記憶猶新的時候歸來,以免重演秋胡的悲劇。“羞將別后面,還似初相識”。據《西京雜記》載:魯人秋胡娶三月而游宦,三年休,還家。路遇一采桑女子,便用金錢挑逗,被女子拒絕,“胡慚而退”,回到家后,方知自己的'妻子“乃向所挑之婦也”。于是“夫妻并慚,妻赴沂水而死”。這里運用這個典故,把思婦的心情刻畫得十分具體細致。
第二首寫思婦相思的傷悲。“長相思,怨成悲。蝶縈草,樹連絲。庭花飄散飛入帷”,意思是說,蝴蝶尚有探花戀草之舉,樹木也有枝莖相連之象,唯獨離家之人卻無室家之思。春天又將過去,進入帷房的竟是庭花殘瓣。縈,縈繞。樹連絲,即連理枝,兩顆樹的枝連在一起。絲,匝(za砸),環繞,枝相環繞以為固。因而常用連理枝來比喻夫婦愛情。征夫一去不歸,讓思婦空房獨守,還不如蝴蝶之戀草,樹木之連理。這里用“蝶”、“樹”作比,把思婦的“怨”寫得具體形象,細致入微。庭花飛入帷,月兒當窗照,這就更勾起思婦的孤獨、寂寞與遲暮之感。“帷中看只影,對鏡斂雙眉”兩句,通過行動描寫,極其深沉地寫出了思婦“凄凄慘慘戚戚”的悲愁情狀。庾信有過“見月長垂淚,花開定斂眉”(《傷往》)之句,但庾信之句,僅僅是一種靜態刻畫,遠不如這里通過行動細節刻畫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來得細膩深刻,意境渾厚,耐人尋味。“兩見同見月,兩別共春時”。這兩句,從“看只影”而來,是對“看只影”所生之“悲”的具體描寫。長年累月,當窗凝望,送走了多少月夜,辭別了多少春天,唯一能與她作伴的,只有自己的影子。現在,又是一個“庭花飄散”的暮春之夜,仍然只能與影子在窗前“兩見同見月,兩別共春時”,其孤苦、寂寞,悲傷、失望之情,躍然紙上。
這兩首樂府詩,善于把捉細節,描寫細膩,感情真摯,讀之叮當有聲,是六朝詩中不可多得的詩篇。
《相思》愛情詩賞析 2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賞析
這首詞的題目又叫做《相思子》,還作《江上贈李龜年》。從題目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首詩是表達對友人相思的作品。
李龜年是誰?大家如果對李龜年有印象應該是出自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李龜年其實是唐朝的“樂圣”,擅長唱歌,因此深受唐玄宗的喜愛,他有一首代表作叫《渭川曲》。安史之亂后,他流落到了江南,若遇到良辰美景就高歌幾曲,常常讓聽者泣若雨下。
開元九年,才華橫溢的王維21歲就獲得了殿試狀元。自此進入長安貴族圈,后與李龜年相識,二人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后來,到了天寶年間,王維寫下了這首《相思》,借詠物而寄相思,含蓄地表達了對好友的思念之情。后來,李龜年流落江南時,時常唱起這首《相思》。
首句“紅豆生南國”點名紅豆的產地,“春來發幾枝?”表面問春天來了紅豆可發幾枝?實際上是借紅豆來表相思之意。“愿君多采擷”表面表面希望友人多多采摘,實際上是在說:“你看見紅豆就像看見了我一樣。”說明王維很重視跟李龜年這份友誼,也在暗示李龜年我這么想你,你也要好好珍視我們的情誼呀。“此物最相思”說紅豆最能表相思之意,你能感受到我對你的思念吧。全詩真摯動人,情真意切,讀來如身臨其境。
紅豆的相思之意在大方面上是用來表達愛情的,但這并不妨礙詩人用來詮釋對友人的思念。
那紅豆表相思的故事從何而來呢?相傳古代有位男子出征,他的妻子每日都站在高山上期盼男子歸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最后那個男子戰死在邊地,女子整日以淚洗面,當淚水流干后取而代之的是血淚。血淚落在地上生根發芽,逐漸成長結出了鮮紅的果實,人們稱為紅豆,又叫相思子、相思豆。
王維的《相思》實際上表達的`是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但是后人卻用作描寫愛情的詩詞,這合適嗎?我認為,詩詞經過千百年的流傳,它本身的含義或許經過時間的流轉發生了變化,產生出延伸意,又可能延伸義實在是太受人喜歡了,人們逐漸忘記了詩詞原本的意思。
如果詩詞有生命,那么這被賦予了另外一層含義的詩詞的生命力變得更加強大了,不失為一件好事。另外,紅豆寄相思的傳說講的就是愛情,說明紅豆關于愛情的解讀才是主流,那么一首這么美好的詩被我們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寄托我們實實在在的對他人的相思,又何嘗不可。所以我覺得既可以把這首詩看做是思念友人的,又可以使用其引申含義,用以表達愛情。
【《相思》愛情詩賞析】相關文章:
古代愛情詩《長相思二首》原文及賞析10-02
王維的《相思》的賞析08-24
王維經典古詩《相思》賞析01-13
相思王維翻譯賞析10-21
長相思古詩賞析11-09
《長相思》閱讀答案及賞析10-20
白居易詩詞賞析《長相思》08-09
長相思李白唐詩賞析11-30
相思-王維原文翻譯及賞析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