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愛情詩《有所思》原文及賞析
別離安可再,而我更重之。
佳人不相見,明月空在帷。
共銜滿堂酌,獨斂向隅眉。
中心亂如雪,寧知有所思?
《有所思》漢樂府舊題,《漢鐃歌十八曲》之一,原是一首感情熾烈的情歌。本詩也是抒發男女間的離情別緒,從詩意看,當是在外羈旅游子思念家中獨處閨房的妻子。
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最怕離別,發出“悲莫悲兮生別離”的慨嘆。而夫妻離別,更加使人有黯然銷魂之痛。本詩開頭兩句說:“別離安可再,而我更重之。”一次別離,已夠使人傷心了,怎么可以再有第二次離別呢?那不更令人感傷了嗎?而我卻偏偏遭到二次離別之痛,“更重之”,即經歷二次離別。這兩句概括地寫出游子與妻子一而再的離別之痛,給讀者以一痛再痛,痛何如哉之感,感情份量很重,讀之斷人腸。
三、四兩句是寫明月的光輝白白地照在帷帳之上,而往日與自己朝夕相處的佳人卻不在這里陪伴自己。古人常常用月照空床來抒發孤棲獨處之愁緒,如古詩:“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帷。”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前者寫游子之羈情,后者寫思婦之閨怨。本詩亦是寫游子面對月光照耀下的床帷而思念遠在故鄉的妻子。月光越是明亮,就越能引起離人的月圓人不圓的愁緒。這兩句有抒情,有寫景,氣氛凄涼。
五、六兩句寫游子與友人在一起飲宴——“共銜滿堂酌”,氣氛頗為熱烈,但底下筆鋒一轉——”獨斂向隅眉”。這里詩人用了一個典故,漢朝劉向的《說苑.貴德》云:“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詩人以一“共”一“獨”,把滿堂人之共樂與游子的獨愁對比鮮明地揭示出來。“斂向隅眉”寫了兩個動作,一是向隅,這其中就蘊含有哭泣的意思;二是斂眉,這是愁苦的表情,使讀者好象面對一個緊鎖雙眉的男子在一個角落哭泣。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最后兩句——“中心亂如雪,寧知有所思。”“中心”即“心中”;“亂如雪”,用“長空雪亂飄”來比喻心緒之煩亂,這一比喻亦新穎別致,不落俗套。用充塞宇宙的紛紛揚揚的大雪來比喻游子無窮無盡的相思之情和煩亂的心緒,不是頗為恰當嗎!“寧知有所思”,是說滿堂飲酒的人怎能了解我心中有所思念呢?這就更進一步寫出游子之離愁和孤獨了。這句點明題目,把游子的深沉愁思和盤托出。古人云:“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謝榛《四溟詩話》)這首詩的結句確實如撞鐘般余音裊裊,言盡而意未盡,使讀者不禁掩卷沉思,心潮起伏不已。
《詩品》評劉繪“有盛才,詞美英凈。”即是說他才高,詩的語言華麗,文采明凈。但接著又說他的五言詩“幾乎尺有所短。”而這首《有所思》是比較好的一首五言詩。這首詩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抒發了游子思念妻子的離情別緒,感情凄楚,富有意境。從全詩的結構上看,開頭二句寫重遭離別之痛,主要是在發議論;三至六句,用借景抒情和對比的手法,寫游子的孤獨凄切之感,是首二句議論的充實和發揮。末二句運用比喻寫游子心亂如雪,愁思無人所知的苦痛,與篇首遙相呼應,使全詩渾然一體,避免了南朝許多詩人有句無篇之缺陷。
【古代愛情詩《有所思》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古代愛情詩《蒹葭》原文及賞析10-27
古代愛情詩《〔寫真寄夫》原文及賞析09-03
古代愛情詩《樂府二首》原文及賞析10-20
古代愛情詩《青樓曲二首》原文及賞析10-28
古代愛情詩《古別離二首》原文及賞析10-03
古代愛情詩《長相思二首》原文及賞析10-02
古代愛情詩《桃葉歌二首》原文及賞析09-22
古代愛情詩《征婦怨二首》原文及賞析10-21
古代愛情詩《七夕觀織女詩》原文及賞析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