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錢塘湖春行教案說課稿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篇多得難以統計。以下是錢塘湖春行教案說課稿,歡迎閱讀。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大家好!
中國古典詩歌是世界藝術園地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春版語文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一課《格律詩八首》中的《錢塘湖春行》。
一、說教材
縱觀長春版的新教材,增大了經典古詩文的閱讀量,詩歌的內容均在每冊教材的第一課就要出現,遵循了循序漸進的規律,由淺入深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認為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強調誦讀、讀出節奏、讀出輕重、讀出韻味。
2、正確工整默寫詩句,體會詩歌感情。
3、品味字句,體會詩歌語言精妙。
4、體會詩的意境、情趣,要有一定的自讀和初步賞析能力《錢塘湖春行》作為中考必考的50篇古詩文之一,說明白居易寫的此詩,有其重要的地位。
二、說學情
八年級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文學底子薄,學習古詩還沒有形成良好品讀賞析方法,多數同學還停留在記誦階段,教師在課堂要適時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的古詩欣賞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中閱讀教學要求:“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對文學作品閱讀著重考察學生對形象、情感、語言的領悟程度,讓學生初步形成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及對學習古詩應達到記誦、積累的要求,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構建師生互動,開放民主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初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背誦默寫古詩,培養學生欣賞古詩能力。
2、品味語言,體會詩歌的意境和感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反復誦讀,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理解詩歌的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啟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升欣賞品味、培養審美情趣。
四、說重點、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學習基礎,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通過誦讀和賞析,體會詩歌意境,感受詩歌蘊含的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入詩境感悟,體會詩歌語言的精妙,培養學生初步賞析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俗話說:“教有常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學情,本課特點和教學目標,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我準備采用如下教法和學法。
1、通過情境激趣法、誦讀法、討論法,采用“讀詩、解詩、賞詩、悟詩”四步教學法來完成教學任務。
2、通過教師啟發,打造師生互動,開放民主的語文課堂,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六、說教學流程:
(一)、溫故知新:
《賣炭翁》中有“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的名句入木三分地刻畫出賣炭老翁的矛盾心理,《觀刈麥》中與此句有異曲同工的詩句是什么?這位作者是誰?
(二)、導入新課: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國歷史上,在天堂杭州做過刺史的不乏名人,其中最有名的當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宋代文豪蘇東坡,他們不但在杭州給人留下任人緬懷的政績,而且也流傳下許多描寫杭州西湖的詩文,蘇軾就有“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句,白居易對西湖更是情有獨鐘,在《春題湖上》曾言“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白居易詠西湖的名篇《錢塘湖春行》,領略作者筆下杭州西湖的美麗景致。
(三)、教師解題并介紹體裁特點:
1、錢塘湖即杭州西湖,春:表明季節,行:走,游覽
2、七言律詩,律詩分為四聯(首、頷、頸、尾)
(四)、師生共同回顧作家作品,教師說明寫作背景。(大屏幕)
(五)、學詩重在兩個方面內容:“讀”和“品”。
一)、朗讀訓練
1、范讀:(聽音樂,朗讀錄音)
2、通讀:要求讀準音,讀順暢(自由讀、齊讀)
3、誦讀:要求讀出重音,讀出節拍,讀出韻味(個人讀、評價)
4、再讀:要求讀出詩句的情感、美感(分組讀、齊讀)
二)、品讀賞析
(1)解詩(自主學習)
1、請你說說詩的大意。
2、找出詩中所描繪的景物,你能看出寫的是西湖什么季節的美景?
3、尋找詩人的游蹤。
(2)賞詩(合作探究)
1、首聯中“水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為什么說“云腳低”?
2、頷聯中“幾處早鶯”有什么含義?為什么不是“處處”?為什么“爭暖樹”?“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有什么深刻含義?從鳥兒的動態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3、頸聯中為什么說“亂花迷人眼”?這樣寫與詩題有關嗎?這一聯我們能否想象將來景物會怎樣?它蘊含一個什么樣的哲理?
4、詩的最后兩句運用什么表達方式?
(3)悟詩(討論交流)
1、“一切景語皆情語”,情往往是作品的靈魂,本詩中景中有情嗎?請你找一找最能概括感情的詞語?
2、律詩講究對仗,本詩中應是哪聯?本詩的韻腳?壓什么韻?
3、你最喜歡本首詩中的哪一聯?理由是什么?
4、錢塘湖除了優美的自然景觀,還有兩位忠臣陪在湖邊,知道他們嗎?
(六)、拓展閱讀:
1、比較《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與本文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請你說出你所熟悉的寫春的詩句。
(七)、課堂小結:
教師富有激情地總結學習重點,并進行德育滲透,而“授之以漁”即賞析詩的方法。
(1)詩人抓住景物特征,運用最準確,最具有表現力的詞語加以描繪和渲染,山寺及于湖面,舒卷的春云分外凄迷,水天相接,早鶯放歌鳴啼于樹,紫燕剪飛啄泥筑巢,既有亂花迷人之色,又有淺草茵茵之態,整個畫面景物各自獨立,又渾然一體,“行”為脈落,起筆方位,落筆方位,游遍大半西湖,產生了移景換景的藝術效果,隨著鏡頭的閃閃而過,綺麗的風光重現,把我們帶入西湖早春的風景畫卷,整首詩描繪的是春回大地、西湖早春生機勃勃的景象,表達了作者的贊美、熱愛之情。天才的詩人與山水結合便是山水之幸事、詩人之幸事,更是文學之幸事,后世讀者之幸事。山水成就了詩人,詩人也成就了山水。希望同學們熱愛自然,鐘情于中華靈繡的山水,創作時代更加優美的文章,讓我們的山水文化源遠流長……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應掌握賞析詩的基本方法,即讀詩、解詩(自主學習)、賞詩、悟詩(合作探究學習)。
(八)、作業:
1、流利背誦、工整正確默寫這首詩。
2、通過合理的想象,將本文改寫成一篇小散文。
【錢塘湖春行教案說課稿】相關文章: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教案06-10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08-13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說課稿09-03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人教版06-16
《錢塘湖春行》教案09-25
錢塘湖春行教案11-07
錢塘湖春行教案07-28
《錢塘湖春行》的教案08-29
《錢塘湖春行》之錢塘湖09-09
白居易詩作《錢塘湖春行》說課稿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