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
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是百家講壇一期內容,主要講述的是歐陽修的故事,一下是他的第一講。
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一)醉翁之意
畫外音:
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時期當之無愧的文壇領袖,也是北宋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公元1007年生于江西吉安,公元1072年卒于安徽阜陽,終年六十六歲。走近這個在北宋政壇和文壇都有豐厚建樹的一代偉人,我們發現他留給世人許多匪夷所思的疑問,比如:青年時代的歐陽修,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之時,為什么因為一場不干不凈的通奸案而遭到貶謫?以駢文成功取仕的他,為什么對古文情有獨鐘,并最終成為古文運動的領袖?在人才濟濟的科舉考試中,他如何慧眼識珠,親自提攜了后來成為一代文壇宗師的蘇軾?晚年時期德隆位高的他為什么被王安石百般阻撓,沒能成為宋神宗時代的宰相?讓我們跟隨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老師一起走近百家講壇,聽他精彩解讀系列節目《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破解這一個個謎團。今天播出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里》。
康震:
大家好,前一段時間我們講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唐代的兩大家——韓愈和柳宗元,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陸續地給大家介紹另外的宋代的六大家——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還有曾鞏。我們講唐代那兩大家的時候是從韓愈講起的,當時我們說了很多理由,說必須得從韓愈講起,因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那現在我們要講宋代的這六大家,從誰講起呢?得從歐陽修講起。大家說那為什么從歐陽修講起啊?為什么不從王安石講起,為什么不從蘇軾講起啊?因為歐陽修在宋代這六大家當中,包括在唐宋的八大家當中位置非常地特殊,他有三個領袖的地位:
首先,歐陽修是宋代政壇和文壇上的當然的領袖,他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不但在朝廷做過很多的官職,在地方上做過官,而且他做過參知政事、副宰相,參與并且主持了很多朝廷政的治改革的事件,大政治家。
第二,他還是一位很著名的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書》和《新五代史》,在史學上、在《二十四史》當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還是北宋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在北宋的政壇和文壇上,他都是一個領袖人物、開先河的人物。這說的是當時在北宋的時候。那么就在這宋代六大家里邊,他也是領袖人物。為什么這么說呀?我們掰指頭都能算出來,在這六大家里邊,先說蘇軾,蘇軾是大家公認的北宋最大的文學家,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數一數二的全才式的人物。他的弟弟蘇轍也是宋代的大散文家、也是詩人,做官做到參知政事、副宰相。還有一位曾鞏,我們知道、經常我們說起這“唐宋八大家”最后一個人就是他,曾鞏也是宋代有數的散文家。這三個人全都是歐陽修的學生,他們是在歐陽修主持的一次科舉考試當中、就在這次考試當中同時錄取的這三個人。這多了不得呀,他做主考官的時候選拔的這三個學生后來都跟他一塊兒能進入“唐宋八大家”的序列當中。王安石雖然不是歐陽修的學生,但是曾鞏把王安石引薦給了歐陽修,歐陽修對王安石非常地器重,因為有了歐陽修的推薦和獎掖,王安石在政壇上的聲名那就很大了。還有那個蘇老泉蘇洵,在這些人當中他就等于是沒做過什么像樣的官,但是蘇洵之所以在北宋的文壇上有那么大的名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歐陽修對他大力地褒獎,極力地推薦他,我們知道蘇洵是在八大家當中惟一一個被列到《三字經》里頭的人。所以你看,我掰指頭給你算來算去,這宋代的六大家里邊,那五大家要么是他的學生,要么是由于他的獎掖和推薦而在政壇和文壇上獲得聲譽的。地位很特殊。
再說整體的“唐宋八大家”里邊他的地位也很特殊,為什么特殊呢?蘇軾曾經對他的老師有一個評價:
“歐陽子,今之韓愈也”——蘇軾【六一居士集序】
那就是說歐陽修是誰?就是宋代的韓愈。評價非常高啊,那就等于是說沒辦法,歐陽修生得晚,他生在宋代了,他要是生在唐代那還不定誰是韓愈呢。這話聽著有點別扭,但咱們不就是為了強調說他確實很重要嗎,蘇軾就說了,說“歐陽子,今之韓愈也”。所以如果我們不按照這個出生的前后順序來考慮問題的話,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唐宋八大家”里頭,真正引領整體的古文運動,帶動了文學的潮流和思想潮流的有兩個人,他們是絕對的領袖人物,一個是唐之韓愈,一個是宋之歐陽修。所以這兩個人是“唐宋八大家”里邊真正的領袖人物。你看我這一說,三個領袖地位,大家就明白,為什么我們今天講的時候先要從歐陽修講起。
畫外音:
說起歐陽修,我們多半會想到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無疑,《醉翁亭記》是歐陽修的散文代表作。那么,這個千古名篇《醉翁亭記》到底美在哪里呢?寫作《醉翁亭記》的時候,歐陽修年僅四十歲,如此年紀輕輕,他為什么要自號“醉翁”?歐陽修的“醉翁之意”又究竟在哪兒呢?
康震: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這一篇寫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記》,這篇文章一開篇就說: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環繞著滁州城的四面全都是山。你往西南邊看,那邊的風景格外地優美。沿著山路往前走,看見前面幽深的又那么秀麗的地方,那是哪兒啊?歐陽修告訴你,那就是滁州有名的瑯琊山。沿著山路再往前走上那么六七里,有一股泉水噴瀉而出,在山峰中間噴瀉下來,這是什么泉水啊,這就是釀泉。在釀泉的上邊有一座小巧的亭子,這小巧的亭子四個角翹起來,像鳥兒的翅膀在飛翔一樣,這就是醉翁亭。非常地美。你看本來在我們眼里頭可能比較普普通通的一個景物,在我們這位文壇領袖的筆下變得是那樣地溫馨、那樣地優美、那么地讓人心曠神怡。這亭子是歐陽修蓋的嗎?不是。他說啊:
“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造亭子的不是我,是這個山上的和尚叫智仙的。可是給這亭子起名的那是我歐陽修。哎呀,我跟我的朋友們到醉翁亭來喝酒,才喝了一點點,我就醉了。“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我的年齡又是最大的,所以我把自己叫“醉翁”。可是,我喝酒的本意并不在酒本身。“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哪呢?在這美麗的山水之間。換句話說,歐陽修喝酒是因為他欣賞到了這秀麗的山水,而喝酒只不過是他內心的一種寄托罷了。這句呀是流傳千古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當然后來這個意思發生了一點轉變,凡是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那就是有點琢磨,想動別的心思,但是當時的本意是說什么呢,是說我不在乎這是美酒,我迷戀的不是美酒,我迷戀的是山間的優美的景色,景色把我醉倒了,酒不醉人景自醉人。古人他寫文章是很奇妙的,他會把這個醉意、把這個美景、把這個山水、把自己的內心非常完美地融匯在一起,呈現在你面前,這是一種完整的藝術品。當我們看到這個《醉翁亭記》的前面這一大段的描寫的時候,情不自禁地就浸染到了那個景色當中去。這個《醉翁亭記》再往下寫,就沒那么簡單了,他好像變成一個真的老頭了。你看,他說: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真正的快樂有時候并不是需要音樂來相伴的,只要大家在一起玩兒得高興,觥籌交錯,你來我往,就很好,可是有一樣,當你們大家都很高興的時候,有一個家伙滿臉蒼老、滿頭白發地、很頹唐地、很頹廢地、頹然地就醉倒了。他前面光說自己醉了,沒說自己是個什么狀態。人家有的文醉,醉了以后吟詩一首,特文雅,一點也不鬧騰。還有人是武醉,醉了以后就成孫悟空了。歐陽修這醉得比較特殊,他醉了以后,頹然而醉。而且他說自己是蒼顏白發。這個就很奇怪,剛才我們還稱贊說是,他是酒不醉人景自醉人,這是美好的醉。現在突然發現不是美好的醉了,他可能真的快變成一個未老先衰的人了,這是怎么回事啊?我們說這個人心里有事,他說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哪兒呢?在乎山水之間也。文人的話不能全信,他說是在山水之間你就認為在山水之間?醉翁之意在自己內心的心事里,不告訴你。他為什么不告訴你啊?他有些苦處是說不出來的,你就不能老看《醉翁亭記》,你得看點別的。他后來寫了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叫《題滁州醉翁亭》。詩曰:
“四十未為老,醉翁偶題篇。醉中遺萬物,豈復記吾年。山花徒能笑,不解與我言。惟有巖風來,吹我還醒然。”
什么意思啊?說四十歲真不老,我那就是說說,我在醉翁亭這兒偶然寫一篇文章下來,我醉了以后什么都不記得了,萬事萬物都忘記了,連我年齡都不記得了。我看這山間的花草,它們是不明白我為什么醉。只有山間的風吹來,我的腦袋才在醉態當中稍稍地醒來一些。你注意啊,這就有點意思了,剛不是還說自己是醉翁,還什么蒼顏白發,怎么現在突然在詩里邊就說“四十未為老”呢?他后邊說的這些實際上推翻了前面自許醉翁的這一段事實。
畫外音:
歐陽修從政的經歷十分坎坷,二十四歲考中進士的他,在走向政壇的初期曾經平步青云,他親自參與了宋仁宗時期著名的“慶歷新政”,先后擔任過館閣校勘、諫官這樣的中央職務和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按察使這樣的地方要員,在振興朝政、整飭吏治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迫害,卻以一種完全意想不到的形式爆發了。那么,這場可怕的政治迫害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它與《醉翁亭記》的創作又有什么關系呢?
康震:
那大家可能就會問、說,不是當得好好的嘛,這么年輕,他在被貶之前還不到四十歲吶,擔任著這么重大的職責,現在怎么突然給貶到這兒了?大家可能說,那可能是政績不突出,得罪了官員。我跟你說這些還真都不是,我給你一說原因,你做夢都想不到,歐陽修讓人給告了,而且告的罪名不好說,怎么不好說呢,就是說有人告他跟自己的外甥女有不干不凈的關系。我們現在表述這個事實的時候,都要努力用一種比較典雅的語言來表述它,用書面語,他跟他的外甥女有某種不干不凈的很難說清楚的關系,這是“炸彈”吶。我們剛講過他是三種具有領袖地位的人,能在政壇上、文壇上能立得住腳的,能給蘇軾當老師的人,那就是道德、文章都得是一等一的才行,怎么現在突然出現這么一個在我們看來根本就不可能出現的問題?但是人家真是告他了,而且是言之鑿鑿。
原來呀,歐陽修有一個妹妹,我們就叫她歐陽氏吧。他的妹妹嫁了一個丈夫,叫張龜正,就是他妹夫了。這是十年前的事情,十年前歐陽修的妹妹嫁給張龜正之后,后來張龜正就去世了。張龜正原來還有個前妻生了一個女兒,我們就叫她張氏。張龜正去世以后丟下的就是歐陽修的妹妹,以及他跟前妻生的那個小女孩。那時候那女孩才七歲,歐陽修的妹妹無依無靠,怎么辦呢?歐陽修就把他的妹妹以及這個從法律關系上來講應該算是他外甥女的張氏,七歲的小女孩,一塊兒接到自己家里來,一起生活。
光陰荏苒啊,這個小女孩就長大了,長大了之后,歐陽修做主就把她嫁給了自己的一個遠房的侄子叫歐陽晟。這本來不是挺好的嗎?我們覺得歐陽修照顧自己的妹妹,還照顧自己所謂的外甥女,法律上的外甥女,而且還負責她的終身大事,把她嫁出去。可是你說這個事情它就誰也料不到,歐陽修他就是再做一千個夢他都夢不到后邊發生的事情。歐陽晟有一個仆人,這個仆人長得是青春年少、風流俊俏,這個小女孩長大的這位張氏也是美貌多情,這一來二去呢,這個張氏就跟他這個仆人之間就發生了關系。如果我們從法律上來講就是有通奸的關系。這位歐陽晟就發覺了,那歐陽晟就送官,送到哪個官呢,就送到了開封府來審理這個案子。大家注意,講到這的時候你覺得這個事跟歐陽修有關系嗎?沒關系啊,這半天歐陽修的名字還沒出來呢。當時的開封府知府楊日嚴一看到這案子特別興奮,為什么特別興奮啊,楊日嚴原來在益州,就是現在的成都,做市長的時候,因為貪腐,歐陽修彈劾過他。他一接到這個案子一看,這跟歐陽修有關系,很興奮,下令嚴加拷問,一定要問出點什么來。你想啊,這個張氏她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家庭婦女,她哪兒見過什么世面呀,要不是因為被抓起來了,她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到開封府來,她哪兒見過這種陣勢啊。嚴刑拷問之后,這位張氏慌慌張張,非常地驚懼,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說了些什么,言談之間就說到了她還沒有出嫁之前,在歐陽修的家里邊和歐陽修之間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事情,說了很多很難聽的污穢的話,這楊日嚴如獲至寶,做夢都沒想到能問出這個來,他就想以歐陽修與這個張氏通奸并且企圖霸占張氏的財產為名,向朝廷提出訴訟。
可是當時的審理,具體審理這個案件的官員不這么認為,覺得這個事退一萬步講即便是這個張氏跟歐陽修有這種不干不凈的關系,也與本案無關,因為我這案子首先審的不是這個。這個主審的法官他認為:第一,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張氏與歐陽修之間有不干不凈的關系這層意思,與本案無關。本案主審的是張氏與那位仆人之間的j情。第二,張氏一介女流,在嚴厲的拷問之下,神情慌張、語不成句,腦子都不清楚,她說的話不可以作為證據。所以決定依然以單純的張氏跟這仆人之間有j情來起訴。
畫外音:
以這種不明不白的通奸罪來打擊歐陽修,恐怕是歐陽修的政治對手最希望看到的情形,而此時執政的宰相賈昌朝和陳執中又火上澆油,直接導致案件更加復雜,那么這兩位宰相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們采取的招數又是什么呢?
康震:
這個案子弄大了,驚動了當時的宰相賈昌朝和陳執中,這兩個人也特別興奮,你知道他們為什么興奮啊?因為這倆宰相在政治上他們的立場都是比較保守的。歐陽修在范仲淹主持的慶歷新政的時候大力地抨擊過他們,他們早就想報復歐陽修了,一聽說這個案子非常高興,決心把這案子要好好地審一審,怎么審呢?他委托了當時的一位官員擔任主審官,這個官員很狠毒,他就找到了歐陽修原來寫的一首詞作為一個罪證,這首詞是怎么寫的呢?
【望江南】:
江南柳,葉小未成蔭。人為絲輕那忍折,鶯嫌枝嫩不勝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閑抱琵琶尋。階上簸錢階下走,恁時相見早留心。何況到如今。
這寫了一個什么呀,這其實就寫了在初春時節一個少女的情狀,它大意是說什么呢?春天到了,柳枝還特別地嫩,人們都不忍心去攀折這個柳枝,連那個鳥兒都不忍心停在柳枝上去歌唱,因為什么呢,因為它實在是太嫩了、太弱了,要想在枝頭歌唱,還是等春光更濃一些吧,等這柳枝更結實一點。這時候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一會兒彈彈琵琶,一會兒做做游戲,一會兒在院子里邊走來走去,非常地悠閑,同時這個少女也特別地清純。歐陽修寫這個詞,他的本意是說,在初春時節一個少女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如此美好的印象,這個少女就好比剛剛發芽的這柳枝一樣,他沒有別的意思。這個主審的官員就說,這個張氏七歲到的你們家,正好就跟這詞里寫的那玩耍的游戲的那個年齡相符合,你寫的就是她,你到現在都惦記著她,這個詞就是一個明證。
你想這事鬧到這個程度,宰相介入了,而且宰相親自地指派相關的官員來審,而且驚動了宋仁宗,宋仁宗勃然大怒。你想啊,歐陽修當時雖然很年輕,年齡不大,但是在朝野上下也是著有聲名了。一定要把這個事情查清楚,那么具體怎么查,還是宰相去辦吧。好,這回我跟你講,宰相選人可有講究,宰相選了兩個人,一個人叫蘇安世,這太常博士,由他來審。另外專門委派了一位宦官叫王昭明,來監督他審。你知道為什么叫這王昭明嗎?這都是有用意的,這就準備害歐陽修呢。當初歐陽修去河北做官的時候,朝廷要派王昭明與他隨行,歐陽修說沒這個先例,我不愿意跟一個宦官同行,有損我的聲譽。朝廷就沒有再堅持。宰相現在派王昭明來監督審這案子,實際上就想利用他和歐陽修之間的這個矛盾。他們就是聯合起來,你發現沒有,我講到這兒的時候就要做一個很大的套子,給你勒到脖子上,拉得緊緊的,只等最后的致命一擊,你就咽氣了,這案子就成了死案子了。可他做夢都沒想到,這王昭明雖則是個宦官,原來跟歐陽修也有點不痛快,可是這人是一個非常耿直公正的人,他一看這個案子,心里就很明白了。蘇安世就跟他商量,因為蘇安世跟他心里都很清楚,宰相為什么派他們倆來。宰相想要最后把這案子判成什么樣,那很清楚。蘇安世就跟他商量說怎么辦,要不然隨便弄一套檔案,就把這案子按照宰相的意圖就辦了,這不就算了嗎?挺好。跟他商量,王昭明說皇上派我來監督判案,可要秉公斷案,彰顯正義,你怎么能隨便羅織罪名呢?不行。他又接著說,我在皇帝的身邊經常隨侍,皇上三天兩頭地夸歐陽修怎么能干,怎么有才華,現在你這么說,不就是想跟著宰相的意思走嗎?好,你要是現在根據宰相的意圖把歐陽修定了罪,回頭等這案子要翻過來,哪一天要是給平反了,要昭雪了,我告訴你,我王昭明吃罪不起,我擔不起這責任。蘇安世雖然有點茍且,但這人還算有點良心,他想了想覺得此事干系重大,不敢輕易地按照宰相的意圖就定了歐陽修跟張氏之間有通奸之情。最后怎么辦呢?最后就說,抓住一條罪證,說歐陽修用張氏的錢購買了田產,卻把它歸到了歐陽氏的門下,就是你這兒有問題,你這么做就有點侵吞別人財產的意思,以這個罪名起訴。
畫外音:
宰相賈昌朝等人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伎倆,羅織出歐陽修侵占財產這種莫須有的罪名,而宋仁宗迫于宰相等人的壓力,做出了罷黜歐陽修原有官職,將其貶為滁州知州的最終判決。從二十四歲考中進士步入仕途至今,歐陽修已經在政壇上拼搏了十五個年頭,懷著落寞的心情來到安徽滁州的他,會向宋仁宗怎樣抒發心中的不平與憤懣呢?
康震:
歐陽修被貶到滁州之后,按照慣例要給皇上寫一道謝恩的奏章,在這奏章里他就寫了自己為什么被貶的原因,聽了以后也很可笑。
他說第一,我只恨我不會算卦,我沒有那個神通之術,我不會周易不會算卦,我要早知道這個張氏、七歲的時候我就知道她將來會犯這個事,我死活我都不會撫養她,那我不是沒辦法嗎?她從名義上是我的外甥女,她又是我的親妹妹那時候她的丈夫去世了,她到我們家來我得撫養她,我得照顧她,我有錯嗎?說白了,我要是真有問題,按照現在審案子的這些官員對我仇恨的,程度,按照當時險惡的形勢,我絕對不可能逃出法律的制裁,但是現在為什么我就沒事了呢,我要真有事的話,那就應該繩之以法才對呀,把一個應該繩之以法的人為什么讓他逃到了法網之外。當然了,主要是皇上圣明,多虧皇上您。要沒有你我這個冤情就算坐定了。這很矛盾,他要真有罪你就該判他罪,他要沒有罪,你就不應該貶他。
歐陽修就對皇上接著說,說什么呢,說我跟您說句實話,我為什么會這樣?第一,我原來做諫官的時候,這諫官專門負責給皇上給朝政提意見,我得罪了很多的權貴,他們都恨死我,恨之入骨,這是第一條。第二條是什么,說我這次必須得被貶,為什么呢,我要是不被貶的話,我要是還在朝廷里待著的話,他們就會不斷地接著攻擊我,一直把我攻擊得形單影只為止,而且只要我不走,我就沒有一刻的安寧,只要我不走,我的罪名就會越來越多。所以,讓我走,這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我走了他們就滿足了,他們就消停了,失去目標了,他們就安閑了,我呢也就消停了。所以等于是安慰皇上,您也別為難了,我走就是了,我早就該走了。當然了我還得感謝您,要沒有您保護我,要沒有您體諒我,我怎么能夠有現在這樣的一個好去處呢?咱要是再往后邊說點,要是沒有這個事,沒有人告他,沒有人把他告得最后貶走了,他還寫不出《醉翁亭記》呢。你看這個,成了一個悖論了。
現在咱們再想想《醉翁亭記》,《醉翁亭記》里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他總不能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貶謫之間”吧。話說成這樣,實話有時候很難看的,也很難聽的。但是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說他頹然而醉,為什么說他蒼顏白發,未老先衰呀,那誰身上潑這么大盆子臟水都得未老先衰。不過話說到這,我們就發現整個的歐陽修的這一次算是緋聞案吧,給我們的感覺是有一個很大的羅網,一直籠罩在他的頭上。有一個很大的背景,一直隱藏在這個案件的背后。你算算歐陽修當時也就才四十歲,一個四十歲的人還來得及得罪了那么多的人嗎?我們就得問一個問題,這歐陽修到底把誰給得罪了,得罪的程度到底有多深?以至于對方能下這么重的毒手。套用一句俗話說,歐陽修把誰的奶酪給動了,你這不是虎口奪食嗎?所以這是不是一個緋聞事件呢,表面看來是,但它根底里頭肯定隱藏著更大的背景。你如果不了解這個背景,不了解這里邊的秘密,那個《醉翁亭記》你就只能在醉態中理解它,你永遠不可能知道醒了以后的醉翁是什么樣子。謝謝大家。
【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相關文章: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06-01
唐宋八大家簡介之韓愈10-19
歐陽修《送楊君之任永康》閱讀練習及答案03-10
歐陽修的詞01-21
歐陽修的母親12-13
歐陽修古琴08-18
歐陽修書法11-23
歐陽修之母11-21
浣溪沙 歐陽修05-12
蝶戀花歐陽修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