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

時間:2024-08-13 11:12:05 歐陽修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通用10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通用10篇)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 篇1

  大散文家歐陽修同范仲淹一樣,在北宋時主張改革;也同范仲淹一樣,被保守派排擠出朝廷,遠赴安徽滁州為官。但與范仲淹不同的是,歐陽修似乎遠比范仲淹灑脫:既然滿腔的報國熱忱無人欣賞,那就自得其樂好了―畢竟人生處處是風景,在眾人皆醉(實際上是佯醉)的情況下,何必與污穢一爭高下呢?!所以,在滁州,歐陽修精心經營著自己的文字天地。布局謀篇、遣詞用句,無處不顯示出作者的苦心。

  宋朝的大理學家朱熹曾在自己的《朱子語類》中說,歐陽修的`文章,多是歷經多次修改而成的;而后來真的有人得到了《醉翁亭記》的原稿,發現僅文章的開頭就改得一塌糊涂。圍繞“滁州四周皆山”這一內容,歐陽修開始竟用了幾十句!改來改去,直到定稿的時候,才決定用“環滁皆山也”這五個字。

  在這樣的苦心經營下,《醉翁亭記》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當是理所當然的事了。不過,我在這里想說的,卻并不是歐陽修是怎樣的認真,而是說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相對于他的政治生涯而言甚顯“屑小”的事業―做文章上的心態。

  雖說“文章千古事”,但對于歐陽修來說,在政壇上叱咤風云,于國于民有所作為,當是他最大的理想和追求。但是,當這種追求不合于世時,歐陽修也總有排遣的法子。他不消沉于《醉翁亭記》中的“樂”就足以證明;他也不昂揚―時勢不利,空有報國心,難得施展處。那么,好吧,自得其樂,經營自己的另一方天地吧。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 篇2

  至今閱古文已有百余篇,最喜歡的還是《醉翁亭記》,

  這篇初二所學的古文,是值得反復看的,記得它與《小石潭記》、《岳陽樓記》在一個單元里,上到這兒時,老師說:“這三篇中,《小石潭記》是最淺的,因為僅僅是以愁而寫愁,《醉翁亭記》其次,因為他寫出了與民同樂,而《岳陽樓記》為最高,他不僅寫景,更抒發了自己心系天下的報負。”我當時點頭稱是。 但實則我并不同意,《小石潭記》主題雖然不高,但此文的寫景是三篇中最細膩的,而《岳陽樓記》雖然主題高深,但“心系天下”,這東西實在是虛的很,而又是最無用的,設想:一個人心系了天下,別人依舊處在混沌中,一個人的吶喊必定是羸弱的社會精神所不能接受的,一個人的號召會招來更多的禍害。看來,那倒不如像歐陽修那樣,心系永州,與民同樂,自己也落個痛快。

  我們不妨看一看《醉翁亭記》的行文安排:按語文考綱的要求——第一段是寫醉翁亭的地理位置與名字由來,第二段寫景致變化,第三段為永州人民的快樂登山之景,第四段點名身份和抒發淡淡愁緒,我看實則不然。這篇散文是用一種喝醉了的筆調寫的——二十一個“也”,一句三嘆,全文以一種超脫的基調所展開,那歐陽修好似凌于萬人之上,成仙了。致使全文“仙氣”很重。首節單“林壑尤美”四個字表層里層都有無比的超脫之感,而“漸聞”、“瀉出”、“峰回路轉”等詞語可謂無一詞可換,可見其用詞之極致。“醉翁之意不在酒”以成千古名句,“得之心而寓之酒”——呵,多美好! 第二段大用對偶,這古文中的常見手法在歐陽修的手下又活靈活現了:他把對偶與對比相結合,使得第二節五光十色,明暗多端,香氣撲面,樂亦無窮,仙氣縱橫。 第三段與民同樂便很有講究了。永州人放下工作,前來跟隨太守游玩。

  可見歐陽修在當地的聲望還是很好的,號召力不錯,更顯出他統治方針的.正確和當地民風的樸實。當地人和太守不分彼此地位的差異,共飲而樂,更見得其當官當到了極致——與民同樂。我以為便是如此,這一段有一些為自己歌功了。 而我最愛的第四段,從醉眼中看到的景象果然不同——聲形兼備。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完此段的當天,在我騎車回家的路上,居然真的就有一幕醉了的夕陽景在等我。橘紅的光撒在每一處,又好像隨風動起來了。霎時,橘紅,金黃和說不出的顏色交織在一起,似在流淌。我醉于期中了好久。 對于其中淡淡的愁緒,我總認為我是有的。歐陽修雖然快樂,但終是與永州人不同,這種格格不入的反差,也只能溶在酒里了,而我——與別人不同之感與日俱增。

  白天我與同學嬉笑怒罵,到了晚上卻有說不出的孤寂,害怕面對自己。這種東西我不可能溶在酒里,呵!那就溶在成堆的作業中了,呵! 也許隨著我閱讀數量的增加,《醉翁亭記》的地位可能會被動搖甚至顛覆,但我只可會記著它給我帶來的感受,因為這是我最初而最真實的心路歷程。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 篇3

  再讀《醉翁亭記》,慢慢去品味揣摩,不禁感嘆此作不愧為千古經典美文。學生期間讀這篇文章,主要任務是去背誦、默寫、句意解釋和對作者寫作思想的理解,借著老師的指導和資料的解析,對文章的大意基本理解。但對文章的意境美體會的遠遠不夠。

  作者開局點題,環滁皆山,西南瑯琊最美,山上有釀泉有醉翁亭,詳細說明了醉翁亭的建造者和命名者,在說明了醉翁亭命名的緣由的同時也點出了文章的山水之樂的意境,也引出了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陶醉在美妙的山水之中了。

  文章的寫景,簡練而生動,寫山間一天的煙消云散、云卷云舒,寫四季的花草樹木、風霜水石。這種景色也許很普通,很多地方的山水都可能有的景色,春天的野花野草,夏天的枝繁葉茂,秋天的秋高氣爽,同樣的景色,但作者詞語表達中帶著歡樂無窮的意境,“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句中的字詞“芳、幽香、佳、秀、繁”尤其形象、生動且陶醉。因為太喜歡,所以作者早上去晚上回,經常留連于山間的'四季風景,其樂無窮。

  假如上面的風景是一幅畫,下面的風景就是一支交響樂。背貨者唱歌,走累了倚樹休息,前呼后應,男女老少,滁州城出游的百姓絡繹不絕,興致很高,反映出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幸福。這種百姓安樂的狀態在古代是很難得的,戰亂年代民不聊生,和平年代又有很重的賦稅徭役,老百姓很難過上吃飽穿暖的生活。

  溪魚肥、釀泉酒香、山珍野菜擺上,戶外大野餐開始,雖然不像宮廷府院中的宴會那樣豪華,但歡樂可能更甚,也更有意義,因為是與民同樂,是更多人的歡樂。我想參與宴飲的應該是作者的朋友和在現場游玩的滁州老百姓,不在乎吃了什么,不在乎吃了多少,不在乎喝了多少,單是眾人歡快的心情,就讓作者很滿足很充實了。現場歡快的氣氛好像讓整座山都歡跳起來了,交響樂也進入了高潮。

  好的文章像一首詩、像一幅畫、像一首音樂,又像一件藝術品,會具有一種由內而外的美,一種立體的美。一個“樂”字前后呼應,鳥樂山林,人樂游山更喜歡作者治理下的安居樂業的生活,作者看到人民歡樂也就滿足了。作者的樂趣就是看到人民安居樂業過上好生活,與民同樂是最大的快樂,這才是文章成為經典的原因,文章不單是為了描寫山水美景,更是抒發了作者與民同樂的高尚情懷。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 篇4

  醉翁亭,四角翹起,像鳥一般,悄然飛臨在這細水旁,多么柔和寂靜的景色埃《醉翁亭記》開頭這一段描寫,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景色優美的環境里,產生了愉悅的感受。

  另一段景物描寫,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仁者,山間之朝幕也。野若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這里寫到了清晨飄散開來的淡霧,傍晚聚擾來的煙云,春季發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蒼翠的綠樹,秋季潔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頭。一切都那么恬靜簡樸,淡雅自然。

  這是散文中的景物描寫。“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展現了歐陽修對山水的熱愛。以及從:“不知太守之樂其了也”中知道了歐陽修關心百姓的心情。

  歐陽修不畏強勢,導致被貶官,在這樣的心情下卻寄情山水,依然關心百姓,以老百姓的快樂而快樂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 篇5

  《醉翁亭記》,一篇很早就閱讀過的文章,同《岳陽樓記》一樣,對這種文章還是懵懵懂懂,只是被其中語言所感動。自認為《岳陽樓記》是篇輝煌的文章,把一切感情化作文字赤裸裸地展此刻面前,無法不被它征服。“醉翁亭”呢?則是平淡中透露出無言的歡樂。似乎不需要直接表達出來,卻能使人心有所獲。獲得的就是那個時代那里的人們心中的喜悅。即使自己不是身處在那里,仍能幻想出活生生的畫面。綠意滿眼,野花叢叢,鳥兒時叫,溪水潺潺;太守擺宴,心之歡喜,野菜山肴,突顯美味;從游太守,去而鳥悅,微醉而歸,心亦歡愉。心中就是這樣的感覺,很平淡的,很甜蜜的。假如我是滁州民,看著太守那么的清廉,生活過得如此之美,怎能不歡樂呢?

  若把歐陽修的思想融入到《醉翁亭記》中,或許有另一般風味。大家都在說歐陽修傳承了范仲淹的高尚思想,把“后天下之樂而樂”貫穿始終。我也頗有感觸,在如此美妙的山水風景下,如此熱情歡騰的.氣氛里,歐陽修竟首先感到的是百姓之樂,其次才是自己寄情于山水的樂趣。其實有段時間不明白他的樂究竟如何?但這些天不斷領略文章,不斷在手中瀟灑揮舞著“樂”字,才一點一滴地看到歐陽修的笑,為百姓之樂而樂。以前以為官吏決不會領會百姓真正的幸福,但從《醉翁亭記》里,看出一位封建王朝官吏超前的政治認識。從歐陽修個人來講,他總是堅持著自己的理想,永遠地含笑應對人生曲折。歐陽修的文字告訴我,或憂或喜,只在選取。應對如此完美的生活,能實現自己的一絲絲理想,為何不選取喜呢?

  此刻經常看歐陽修的文字,他從不寫怨寫悲。在他的心里,只有歡笑,只有為百姓樂而樂,盡力地用自己含笑對人生的態度,為人民做一個兩袖清風的好官。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 篇6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有諸多樂趣一直伴隨著我,在讀書的時候,我好像并沒有什么明確的目的,只是想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在書中暢飲生活。

  一篇《醉翁亭記》不僅有林壑山泉清秀之美,人間四季各具特色之美,還有歐陽太守與游人共游之樂,歐陽公心性之明凈豁達,盡顯紙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只需一句,便讓人想到一個腰間別著一壺以山泉為釀的酒,放逐在山水之間,以山水為樂的似醉非醉的.老翁。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時出者”寥寥數字,便將山中四時之景勾勒出來,可見歐陽公對山水美景的喜愛與了解程度。

  歐陽公在那個紙醉金迷的時代難得真正以山水為伴,更難得的是他亦能夠與民同樂,“傴僂提攜”共同游玩,以山泉所釀之酒為飲,以山中果蔬野味為食,不拘格式“雜然而前陣者”,人們一起投壺,下棋“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在這里人們都輕松快活,忘了尊卑等級,好一幅其樂融融的與民同樂的畫面。

  在這里民風純樸,沒有人問太守來這之前的功名過往,他自己也不再去想,還自嘲道“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就這樣一位老人,以山水為樂,不問過往,仙風道骨。

  這里的醉翁已嘗過人生百味,閱盡人間悲歡,也早己打開了心胸,舉杯暢飲,不再拘泥于狹隘的功利,從容快活。

  我們也應該學習他的精神,要認準好與歹,與好人交往,與歹人隔絕,還要愛自然,這才是歐陽修寫作妙處之所在。

  然而,難能可貴的是,歐陽修并沒有在政治失意中沉下去。他由于出身貧困,努力仕進,曾經幾起幾落的磨難,成就了他的自強不息、樂觀上進的處世態度。所以任職滁州期間,作者的心情是開朗的,“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所以,作者把個人的煩惱扔在一邊。

  四季更迭,朝暮變換,伴隨著日升日落,云歸云散;花開花落,水落石出,無窮盡的變化,變化著的角度,一同演繹著無窮的樂趣,將山水之秀麗發揮到極致。

  與民同樂,樂在其樂,以人為樂。朝暮變換之美,樹林禽鳥和鳴,在這一派自然之景中,太守與游人共同歡樂。人民因視與太守同游為榮幸而快樂,而太守卻以人樂而樂,將醉與樂統一,從中便得到了精神的升華,于是便練就了醉翁與民同樂的曠達。

  就讓我們在這個書香風氣下,努力讀書,建造良好滁州吧!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 篇7

  《醉翁亭記》是北宋歐陽修的名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這名句想必是人人傳誦,今天就讓我們來品味一下這位大師的大作吧!

  這《醉翁亭記》完成之前,歐陽修被貶官,可他卻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在乎山水之間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不醉在酒上,而是被美景醉倒了,是一種美好的醉。你看,歐陽修能有如此之肚量,他那種瀟灑的心境是我們無人能及的。雖然,歐陽修滿懷一腔愛國熱情,一心想對國家有所作為,卻時時遭人排擠,這種懷才不遇內心的痛苦并非我們能夠所體會的。既然事已至此,那就自得其樂吧!你看文章一開頭就帶給我們一種愉悅的感覺,美得讓有點讓人人沉醉其中了。

  我似乎隨歐陽修來到了那景色優美地方,清晨飄散開來的'迷霧,傍晚聚攏來的煙云,散發著幽香的野花,蒼翠的大樹。一切都是那么恬靜、美好。

  我們再看一看歐陽修,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如此淡定,寫出如此優美的文章確實值得我們去學習。現在的我們因為學習、工作的壓力往往很浮躁,因為一點點小事與別人爭得面紅耳赤,因為一點點小挫折、小困難搞得天都要塌下來的樣子。學學歐陽修老先生吧!

  《醉翁亭記》還是值得我們一讀噢!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 篇8

  早在初三時,我就學過大文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那時為了應付中考,只不過當做一篇考試古文,沒有深入研究。而今,再次細細品讀,卻有著別樣的思考。

  全文簡潔明了,一氣呵成,讀起來朗朗上口,渾然天成。當時老師強調了“樂”字是貫穿整篇文章的文眼。但我個人認為,文章更側重一個“醉”字。

  縱觀全文,歐陽修“醉”于美酒之中,“醉”于美景之中,“醉”于賓客。游人。百姓的興致之中,可他豈是真醉?他醉而亦醒,醒而亦醉,縱情山水,喜于民樂,如此豪放醉人的文章,醉翁何醉?

  縱觀歐陽修一生,無不散發出古代文人的高貴人格,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歐陽修做到了,做的坦坦蕩蕩。朝廷的排擠,政治上的失意,沒有使他就此頹廢,在遭貶的`歲月里,他反而意志更加堅強,做得更好。但你能說,他沒有悲觀,他把失利全化為動力了嗎?不,他沒有。因為他沉浸在了“醉”中,最最醒醒何為頭?歐陽修把它掩藏的很好,他的《醉翁亭記》表面上在寫景,實際在抒情。“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歐陽修能夠很清楚地看清自己,他沒有偏激,沒有沉淪,有的只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

  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有時不一定要表達出自己最內心的感受,不管好壞,都應淡忘,就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一個“醉”字,沒有“貴妃醉酒”的搔首弄姿,也不是逃避現實,不是李青蓮的“舉杯消愁愁更愁”。它反而更能讓人看清原來的自己。“醉”只是一時的,歐陽修不會永遠這樣“醉”著,但他可以永遠擁有這種“醉”感--去沖淡,消解人生的沉重。這才是歐陽修讓人敬佩之處。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 篇9

  今天,在古文老師的帶領下,我欣賞了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發現文學大師的寫作技法很值得我們去參考借鑒。

  作者在開篇第一段寫出了亭子的周圍環境和亭子命名的由來。在寫亭子環境時,作者的落筆很新穎:從遠山起步,立足于滁州,先是定點觀察環視,然后把焦點對準“西南諸峰”,點出“望之尉然而深秀”的瑯琊。接著移步換景,景隨步移:“山形六七里”,先聞水聲,后見泉水。最后“峰回路轉”,推出泉上的醉翁亭。按由遠而近的順序巧妙地介紹了周圍環境。在看我們的游記:到了某某亭子,亭子兩邊樹怎么樣,山怎么樣,水怎么樣。這樣的老套思路,和歐陽修比起來那可就大相徑庭了。

  第三段是寫作者在醉翁亭里宴請眾賓的事件。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四幅圖,可以依次歸納為:滁人游圖,太守宴圖,眾賓歡圖和太守醉圖四個部分。讀完之后我就十分疑惑,歐陽修這樣的文學大家怎么會犯這樣的小錯誤:文章每個段落都有各自的中心,所有的文字都圍繞這個中心來寫,寫作時更應惜墨如金,與中心無關的.皆要舍去。那么,這段的中心便是歐陽修宴請眾賓,還要寫“滁人游圖”干什么,這不是廢話嗎!難道是歐陽修喝醉了不成。我向老師請教,老師一語點破我的迷津“一切景語皆情語。”我恍然大悟。太守周圍的景物無一不讓他愉悅:駝背彎腰的老人,天真活潑的兒童,絡繹不絕的游人,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祥和,他所治理的這一方水土,百姓安居樂業,快樂無比,他不僅沉醉于山水之樂,更沉醉于與民同樂之中,不但不是廢話,而且為下文“太守醉也”埋下伏筆,真乃神來之筆啊,難怪為世代流傳之絕唱。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讀完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我也“樂意無亦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 篇10

  這篇文章最能看出一個人的豁達和開朗。了解背景可以知道,此時歐陽修《醉翁亭記》作于宋仁宗慶歷六年(公元1046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歷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前曾任太常丞知諫院、右正言知制誥、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等職。被貶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韓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參與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運動,而反對保守的呂夷簡、夏竦之流。韓范諸人早在慶歷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經被先后貶官,到這年的八月,歐陽修又被加了一個親戚中有人犯罪,事情與之有牽連的罪名,落去朝職,貶放滁州。

  首先這篇文章是一篇近于賦體的散文。作者通過對優美的自然環境與和樂的社會風習的描寫,從側面表現了自己治理滁州的政績,抒發了“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其次,這篇文章的描寫技巧很高,寫景和抒情緊密結合,兩者都是采用由散到聚的手法,寫景由環滁皆山到西南諸峰,到瑯琊,到釀泉,然后集中到醉翁亭,抒情則由往來由人到賓客,最后集中到太守在句式上。由駢散結合,又有21個“也”字構成反復詠嘆句式,聲韻鏗鏘,搖曳生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想通過這篇文章介紹這個人的品格。初中的時候僅僅是了解和背誦,只知道這篇文章是寫景的',以寫景著稱。但是隨著對文章的深入了解,才發現歐陽修的豁達大度。從朝中重臣到地方太守,如此大的變化,如果對于心態不好或者不能受挫的人來說,這就等同于人生失敗了,從此會一蹶不振。但是,偉人之所以是偉人,他們面對這些問題,總有他們獨特的解決方法。歐陽修和百姓融為一體,雖然遠離親人和家鄉,但是他能夠盡職盡責,正如文中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一個人豁達到如此地步,何求不能夠成功。

  從歐陽修的經歷和這篇文章談到我們的個人成長,我們何嘗不是這樣呢,每次面臨人生抉擇的時候,我們或許會放棄,或許無動于衷,但是不甘平凡的我們大都會選擇向前。或許選擇這一步會讓我們更加艱難,但是人活著就是不斷向前走。也許很多人知道《瑯琊榜》才知道醉翁亭和瑯琊山,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歐陽修在滁州待過。我記得有個節目叫《開講了》,有位女艦長說過人生的價值觀,她說,有兩種價值觀,一種是這塊表價值連城,而我戴了;另一種價值觀是這塊表因我戴了而價值連城。我非常認同后者,人生的價值不就是這樣嗎?正是因為歐陽修寫了《醉翁亭記》,很多人才知道醉翁亭和瑯琊山以及滁州。

  我曾經面對挫折和迷茫的時候,會感覺自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但是直到讀了《醉翁亭記》,發現了人生其實很美好,只是我們面對了很多煩惱,忽略了很多細節。

【歐陽修《醉翁亭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歐陽修 醉翁亭記04-20

賞析歐陽修的《醉翁亭記》03-30

鑒賞歐陽修《醉翁亭記》11-16

解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03-31

歐陽修《醉翁亭記》賞析06-08

歐陽修醉翁亭記原文04-04

歐陽修醉翁亭記的全文04-04

賞析歐陽修《醉翁亭記》07-03

鑒賞歐陽修的《醉翁亭記》03-25

醉翁亭記原文歐陽修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