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陸游《梅花絕句》賞析

時間:2024-09-12 07:41:04 曉怡 陸游 我要投稿

陸游《梅花絕句》賞析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陸游《梅花絕句》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陸游《梅花絕句》賞析

  梅花絕句·之—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注釋

  ⑴聞道:聽說。坼(chè):裂開。這里是綻開的意思。

  ⑵雪堆:指梅花盛開像雪堆似的。

  ⑶何方:有什么辦法。千億:指能變成千萬個放翁(陸游號放翁,字務觀)。

  ⑷梅花:一作梅前。

  (5)坼曉風:(梅花)在晨風中開放。

  解讀

  陸游寫過不少詠梅詩,這是其中別開生面的一首。頭兩句寫梅花綻放的情景。以白雪堆山喻梅花之盛,語言鮮明,景象開闊。而三、四兩句更是出人意表,高邁脫俗:愿化身千億個陸游,而每個陸游前都有一樹梅花,把癡迷的愛梅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寫此詩時作者已78歲高齡,閑居在故鄉山陰,借詠梅來宣泄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前兩句的寫梅是為后兩句寫人作陪襯。“化身千億”長在梅前,與梅相連,心相印:人梅合一,凸現了作者高標絕俗的人格。

  翻譯

  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迎著晨風綻開,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樹樹梅花似雪潔白。有什么辦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為幾千幾億個?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賞析

  嘉泰二年(1202)春作于山陰,陸游時年七十八歲。此組詩共六首,這是第三首。陸游愛梅花,也寫過不少梅花詩。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笑傲寒風的梅花的愛慕之情。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翻譯

  一樹梅花長在背陰的山谷,加上枝條伸向北方,陽光終年罕至,所以每年開花總是比較遲。但是它的高標逸韻你可知道?……要知道,當它吐苞,正是那冰雪覆蓋、最為酷烈的嚴冬時節啊!

  賞析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一幅雪壓梅花,俏色生春的寒梅圖躍然入目。

  出身苦寒,含笑冰雪,期待盛開,這是含苞之梅。可以說,這是我曾見過的,寫得最好的——含苞待放的——雪梅詩!只寥寥數字便把梅之風骨,梅之清艷,刻畫得入木三分,可見詩人的筆力!

  然而,如果我們的眼光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這首詩充其量只欣賞了一半。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一句對梅的身世天衣無縫的描述中,用到了意味深長的兩個字眼:“那堪”、“更”;更有一個雙關氣很濃的“北枝”。

  這其實正是我們突破表層意象,進入詩人更加切膚的感性世界的“詩眼”所在。

  這實際是一首標準的況物自比的詠梅詩。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文武雙全,年輕時意氣風發,曾有一首詞自贊:“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北宋滅國,是陸游一生中永遠的痛,他一懷忠貞,念念不忘北伐,但一直得不到南宋小朝廷的重用,直至死去,中國人都熟悉他“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的詩句,這首詩所表達的情緒也是相通的,反應的是在詩人特有的政治處境下,心念復國,若有所待,非常幽微,非常復雜的心理狀態。

  從詩比較明朗的格調上看,這應是陸游中年時期的作品,當時的政治空氣應該是,偏安勢力牢牢控制政局,北伐派的處境至為嚴酷。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說的是詩人自忖處于政治勢力的邊緣,資歷不高,又力主北伐,長時間得不到當權派的重用是自然的事。

  但是,他的心中確實仍有期待。年復一年的等待并沒讓他感覺到絕望,“自分”二字準確地傳達出了他的這種心態。

  要知道,在當時的氛圍中,能保持這樣比較舒解,比較積極的心態并不容易!

  就像這眼前大雪覆蓋,依然含苞待放的梅花一樣——你可能理解到,那雪中詠詩之人的高標逸韻?……

  濃烈的詩情畫意,夾雜著無法言說的身世之感,虛實相照,渾然一體,烘托出一種清逸深幽的特殊美感。這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慣有風格,也是我們的祖先奉獻給世界文學寶庫的一份獨到財產。

  拓展:梅花絕句二首·其一原文翻譯及賞析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梅前一作:梅花)

  譯文

  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迎著晨風綻放,遠遠望去,四周山上的梅花樹就像一堆堆白雪一樣。

  有什么辦法可以把自己變化成數億身影呢?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注釋

  聞道:聽說。

  坼(chè):裂開。這里是綻開的意思。

  坼曉風:即在晨風中開放。

  雪堆:指梅花盛開像雪堆似的。

  何方:有什么辦法。

  千億:指能變成千萬個放翁(陸游號放翁,字務觀)。

  梅花:一作梅前。

  賞析

  這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一首。于公元1202年(嘉泰二年)一月,陸游退居故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七十八歲。此時北宋滅國,陸游處于政治勢力的邊緣,長時間得不到當權派的重用,但他的心中確實仍有期待。當作者看到梅花有感而發。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首句“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寫梅花綻放的情景。如第一句中“坼曉風”一詞,突出了梅花不畏嚴寒的傲然情態;第二句中則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寫出了梅花潔白的特點,也表現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況。語言鮮明,景象開闊。而三四兩句“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更是出人意表,高邁脫俗,愿化身千億個陸游,而每個陸游前都有一樹梅花,把癡迷的愛梅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緊接的兩句,突發奇思“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意思是說,用什么辦法能變出千萬個放翁,使每一株梅花下面都有自己在那里分身欣賞。身化千億,設想可謂奇妙之至。梅花與詩人面面對應,是梅耶?是人耶?一時實難輕分,這又是詩人命筆奇特之處。這兩句雖是點化柳宗元“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盡望鄉”的詩意而來,但用在“雪堆遍滿四山”的梅花世界中,不唯妥貼自然,而且情景相生極富有意趣。理由至少有三:以詩人78歲的高齡,面對樹樹姿態有異的梅山花海,一時當然不能逐個尋芳,所以化身分之賞之,自屬妙想,此其一。又陸游年事雖高,但童心未泯,平時常有“梅花重壓帽檐偏,曳杖行歌意欲仙”的“出格”舉動惹人注目,此時他突發奇思,想學仙人的分身法,亦是童心使然,很合乎心理,此其二。再者陸游常以梅花自比,且心中常存伯仲之間不分高下的感覺,如今面對千萬樹盛開的梅花,詩人自負當然不甘心以一身仰視,須化身千億才能與之匹敵相稱,方不辜負詩人對梅花的一番感情。綜觀這三方面,此句表面上雖有借鑒之處,深入地體會實屬情景相生之辭,正如當年林逋點化江為詩成梅花絕唱一樣,均經過詩人的再創造,融會陶鑄古人詩意而自出機杼,且能翻出新意,使詩更富有盎然的詩意和逗人入勝的意境。

  前兩句的寫梅是為后兩句寫人作陪襯。面對梅花盛開的奇麗景象,詩人突發奇想,愿化身千億個陸游,而每個陸游前都有一樹梅花。這種豐富而大膽的想象,把詩人對梅花的喜愛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同時也表現了詩人高雅脫俗的品格。末句之情,試在腦中擬想,能令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陸游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宰臣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陸游《梅花絕句》賞析】相關文章:

梅花絕句陸游賞析02-20

梅花絕句陸游翻譯10-16

梅花絕句 陸游答案07-22

陸游《梅花絕句·其一》03-19

陸游《初夏絕句》05-08

梅花絕句·幽谷那堪更北枝詩詞譯文及賞析07-27

杜甫的絕句賞析10-25

杜甫《絕句》賞析06-28

夏日絕句賞析08-10

杜甫《絕句》原文及賞析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