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陸游的愛國詩「」

時間:2024-10-11 21:05:48 陸游 我要投稿

陸游的愛國詩「集錦」

  陸游詩特征之一,就是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和萬死不辭的犧牲精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陸游的詩愛國,希望大家喜歡!

  1、關山月—— 陸游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譯文

  與金人議和的詔書已經下了十五年,將軍不作戰白白地來到邊疆。

  深廣、壯麗的貴族府里按著節拍演歌舞,馬棚里的.肥馬默默死去、弓弦朽斷。

  守望崗樓上報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歲參軍到如今已經白了發。

  從笛聲里誰人知道壯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著出征將士的骨頭。

  中原一帶的戰爭古代也聽說有,但哪有異族統治者能在中原傳子傳孫?

  淪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復國,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眾在流淚!

  注釋

  1.關山月:樂府舊題,《樂府解題》云“《關山月》,傷離別也”。

  2.和戎:原意是與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實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下詔與金人第二次議和,至作者作此詩時,歷時為十五年。

  3.邊:邊防,邊境。

  4.“朱門”句:紅漆大門,借指豪門貴族。沉沉:形容門房庭院深邃。按:擊節拍。

  5.“廄(iù)”句:馬棚。肥死:馬棚里的馬不用,漸漸死去。弓斷弦:弓很久不用,繃的弦都斷了。

  6.“戍樓”句:邊界上用以守望的崗樓。刁斗:軍用銅鍋,可以做飯,也可用來打更。

  7.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調聲。

  8.沙頭:邊塞沙漠之地。征人:出征戍守邊塞的戰士。

  9.逆胡傳子孫:指金人長期占領中原。金自太宗完顏晟進占中原,至此時已有四世,故云傳子孫。又可理解為南宋當今君臣不思恢復。將它留給后代去處理。

  10.“遺民”句:指金國占領下的中原百姓。恢復:恢復中原故土。

  2、示兒——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我!

  注釋

  1.示兒:寫給兒子們看。

  2.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來。在蘇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詩第一句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為“死去原知萬事空”,因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響本詩的意境,尚有爭議。人教版等教材多為“元”,不常用通假字。

  3.萬事空:什么也沒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傷

  6.九州:這里代指宋代的中國。古代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國。

  7.同:統一。

  8.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9.北定:將北方平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區。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無忘:不要忘記。

  13.乃翁: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

  3、書憤——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詞句注釋

  ⑴書憤:書寫自己的憤恨之情。書,寫。

  ⑵早歲:早年,年輕時。那:即“哪”。世事艱:指抗金大業屢遭破壞。

  ⑶“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邁氣概堅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氣,氣概。

  ⑷“樓船”句:此時作者三十七歲,在鎮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張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諸路軍馬,親率水兵乘樓船往來于建康、鎮江之間。但不久兵敗符離,收復故土的愿望化為泡影。樓船,指采石之戰中宋軍使用的車船,又名明輪船、車輪柯。車船內部安裝有以踩踏驅動的機械連接船外的.明輪,依靠一組人的腳力踩踏前行。車船在宋代盛極一時。因這種戰船高大有樓,故把它稱之為樓船。瓜洲:在今江蘇邢江南長江邊,與鎮江隔江相對,是當時的江防要地。

  ⑸“鐵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樞密使出任四川宣撫使,謀劃恢復中原之事。陸游入其軍幕,并任干辦公事兼檢法官赴南鄭(今陜西漢中)。其間,他曾親臨大散關前線,研究抗敵策略。但不久王炎調回京城。收復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西南,是當時宋金的西部邊界。

  ⑹“塞上”句:意為作者徒然地自許為是“塞上長城”。塞上長城,比喻能守邊的將領。《南史·檀道濟傳》載,宋文帝要殺大將檀道濟,檀臨刑前怒叱道:“乃壞汝萬里長城!”

  ⑺衰鬢:年老而疏白的頭發。斑:指黑發中夾雜了白發。

  ⑻出師一表:蜀漢后主建興五年(227)三月,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寫了一篇《出師表》,表達了自己“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堅強決心。名世:名傳后世。

  ⑼堪:能夠。伯仲:原指兄弟間的次第。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難分優劣高低。杜甫《詠懷古跡》詩之五稱贊諸葛亮說:“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白話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里飛奔著樓船戰艦。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發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陸游的愛國詩「」】相關文章:

[經典]陸游的愛國詩07-04

陸游的愛國詩05-30

陸游愛國詩06-28

陸游的愛國詩08-11

陸游的愛國詩10-12

陸游的愛國詩大全07-01

陸游寫的愛國詩08-04

陸游的絕筆愛國詩06-09

陸游的愛國詩解析08-25

陸游其他的愛國詩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