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駝祥子》創作背景及作品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駱駝祥子》創作背景及作品賞析
《駱駝祥子》小說主人公祥子被公認為現代文學史上苦力的代名詞,人們從這一作品中感受到藝術的巨大力量和深遠影響,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藝術吸引力。小編整理了這部小說的創作背景及作品賞析,希望大家認真學習。
創作背景
駱駝祥子《駱駝祥子》是老舍的長篇代表作,創作于1936年。作者曾受英國作家狄更斯影響,創作過《老張的哲學》、《趙子曰》等等帶有狄更斯式寫作技巧的作品,也寫過一些幽默嬉笑的作品,如《貓城記》等。但1930年老舍從英國回來,面對滿目瘡胰的祖國,作品的格調開始變得沉重起來、《駱駝祥子》就是他那個時期的作品。整部小說以祥子買車的三起三落為情節發展的中心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舊社會人力車夫的苦難生活,藝術地概括了祥子從充滿希望,到掙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潰,走向墮落的悲慘一生。熱情選擇了祥子原來具有的善良樸實,熱愛勞動的美好品質,憤怒地揭露和聲討把祥子逼進墮落深淵的黑暗社會,小說還有力地說明了在舊社會僅憑個人奮斗發家,只不過是一種幻想。反映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舊中國個體勞動者的悲慘命運。
作品賞析
祥子曾經是個正直、熱愛生活的勞動者。小說一開始,關于他的外貌的描寫,關于他拉車的刻畫,都寫得很有光彩,簡直成了青春、健康和勞動的贊歌。小說又以更多的篇幅,描繪祥子美好的內心世界。當他在曹府拉車,不小心翻了車,車給碰壞了,主人也給摔傷了;他引咎辭工,情愿把工錢退給主人作為賠償,表現出作為一個勞動者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在嚴冬夜晚的小茶館里,他給老馬小馬祖孫兩代買羊肉包充饑,又傾注著對于苦難的伙伴真誠的關切和深沉的同情。這些段落,用樸實無華的筆墨,描寫了祥子好的品質。作家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形容這個人物:“他仿佛就是在地獄里也能作個好鬼似的。”
然而在這個地獄里都會是個好鬼的祥子,在人世間卻沒有能夠始終成為一個好人。隨著生活愿望的破滅,他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個人。“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懶,他狡猾”,他掏壞,打架,占便宜,為了幾個錢出賣人命。拉車曾經是他唯一的指望,后來卻憎恨拉車,厭倦拉車。連他的外貌,也變得骯臟了。小說結束時他已經淪為一個行尸走肉般的無業游民。而在祥子前后判若兩人的變化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態度的改變。他從來不是一個有覺悟的勞動者,更不是什么英雄,但買輛車做個獨立勞動者的愿望,畢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對于命運的反抗,和改變低賤處境的努力,他不向命運低頭,他要強,他追求自己的理想。最后卻完全安于命運的安排,“將就著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無須乎想了”。他向生活屈服了,忍受著一切侮辱與損害,而沒有任何怨尤。
祥子被剝奪掉的,不僅是車子,積蓄,還有作為勞動者的美德,還有奮發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在這里,美好的東西的毀壞不是表現為一個品格高尚的英雄在肉體上的死亡,而是人物的高尚品格的喪失殆盡,即精神上的毀滅。
人在社會中的生活,受著社會的制約。他的道路,是由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他所屬的社會地位,他與社會的各種聯系決定的。祥子的形象,是在當時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畫面上,在他與各種社會力量的復雜關系中凸現出來的。他的悲劇,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個社會的產物。
最使祥子苦惱的,是無法擺脫虎妞的糾纏。他從一開始就不愿意接受這種強加于他的關系,想方設法避開她。雖然比起大兵和特務,虎妞沒有可以任意置他于死地的權力;他把接受虎妞的安排,看作是“投降”。在這件事上,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無能和無力:“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別人管著。”這對于腐蝕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從奮發有為到懷疑自己進而自甘墮落,起了比前面幾次打擊更為嚴重的作用。
在這里,階級對階級的壓迫,不是表現為政治上的迫害或者經濟上的剝削,而是表現為深入人物身心的摧殘和折磨。祥子不僅不能獲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無法拒絕自己所厭惡的。這些都充分地刻畫出生活的復雜內容和祥子的卑微處境,是全書最能表現出老舍特長的部分。
作品主題
主要講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本文痛斥了壓迫人民的無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舊社會對淳樸善良的勞動者所進行的剝削、壓迫,控訴了舊社會活生生把人“變”成鬼的罪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狹隘的個人主義,也揭示個人奮斗不是勞動人民擺脫貧困改變境遇的主題。更體現了人是隨環境變換而改變的動物,可謂是最不堪一擊的。人性的丑惡在此暴露無遺。老舍無情地批判了這個社會——它不讓好人有出路。
整體解讀
總體框架: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來到北平當人力車夫,苦干三年,湊足一百塊錢,買了輛新車。
一落:連人帶車被憲兵抓去當壯丁。理想第一次破滅。二起:賣駱駝,拼命拉車,省吃儉用攢錢準備買新車。
二落:干包月時,祥子辛苦攢的錢也被孫偵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滅了。
三起:虎妞以低價給祥子買了鄰居二強子的車,祥子又有車了。
三落:為了置辦虎妞的喪事,祥子又賣掉了車。
祥子的命運三部曲是“精進向上——不甘失敗——自甘墮落”。
人物悲劇
駱駝祥子祥子的悲劇是一個社會悲劇,他的“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善良愿望的最終破滅,帶有歷史的必然性。軍閥的亂兵、反動政府的偵探、車行老板的強取豪奪,是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過程中的產物,而生存權利的最終被剝奪,則是下層勞動者無法規避的歷史命運。
祥子的悲劇又是一個精神悲劇,小說立意要由車夫的內心狀態觀察到地獄究竟是什么樣子,從城市下層勞動者的性格與精神弱點中去探索其悲劇命運的內在原因。首先,祥子的生活理想及其為實現這一理想的行為方式,帶有深刻的個體勞動者的思想印記。他對個人的力量、年齡及勤勞忍苦品質的自信,使他無法憑借個人的奮斗無法與強大的黑暗勢力抗衡這一生活真理。只能成為“個人主義的末路鬼”。其次,祥子的悲劇性格,善良誠實與現實的壓迫,使他無法擺脫與虎妞的婚姻鎖鏈,他的軟弱無力決定了他“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祥子的悲劇被深深地植于市民文化的土壤中,他的帶著小生產者印痕的人生理想,他不敢正視現實的盲目自信,在一切努力都失敗后,他向命運屈服乃至茍且墮落。從深處看,恰恰源于他身上具有的文化根性。祥子雖然從農村走入都市,但生產和生活方式、人生準則及價值觀念,依然同傳統的農業文化根連枝接,最初表現在他身上的傳統美德,如善良、勤勞、俠義、樸實等,以及狹隘、自私、愚昧等負面因素,都是傳統農業文化的產物。從最初不敢正視現實的盲目自信,到一切努力都失敗以后,又向命運屈服,正是傳統文化性格中負面因素不斷擴大、惡化的結果。
祥子的悲劇還打上了半殖民地畸形發展的都市現代文明的烙印。這種畸形發展的現代都市文化中的“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伴隨祥子的人生歷程,也在不斷地腐蝕著祥子的靈魂。
老舍通過祥子悲劇的描寫,完成著他的雙重文化批判:既有現代理性審視傳統文化,又從傳統文化的正面價值立場出發,批判都市現代文化的弊端。這樣,祥子的悲劇性的刻畫便被納入了老舍小說整體的文化批判視野。
拓展閱讀:閱讀賞析及答案
走近名著《駱駝祥子》
小題1:簡述小說的題目“駱駝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義? (2分)
小題2:被孫偵探敲詐的當晚,祥子來到曹宅隔壁的王家,找到車夫老程。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祥子____________,讓老程做個見證。(1分)
小題3:祥子的車被當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就在祥子在茶館里等著去看夜場電影的曹先生時,他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他們的悲慘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給打破了。(1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點明小說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個主要情節——駱駝祥子稱號的得來。(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駱駝一樣吃苦耐勞、沉默憨厚。
小題2:半夜里把熟睡的老程推醒,清點自己從曹宅帶來的東西
小題3:拉車的一老一少(拉車的老者和他的孫子小馬兒)
小題1:試題分析:小說的題目是兩個詞,“駱駝”和“祥子”,“祥子”是典型的北方人名,要在“駱駝”一詞上理解含義,根據此動物的特點和小說的情節來理解含義即可。
小題2:試題分析:回顧小說的相關章節,想想祥子因什么被敲詐,與老程有什么關系。
小題3:試題分析:回顧小說的相關章節,想想一老一少有怎樣的遭遇。
[藝術特色]
一、結構緊湊,落筆謹嚴。作品以祥子的“三起三落”為發展線索,以他和虎妞的“愛情”糾葛為中心,兩相交織,單純中略有錯綜。既通過祥子與周圍人的關系,把筆觸伸向更廣大的不同階級、不同家庭的生活面貌,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的黑暗景象,又借此自然地揭示了祥子悲劇的必然性與社會意義。
二、豐富、多變、細膩的心理描寫。通過以下方面來表現:
祥子的個性沉默、堅韌乃至木訥,心理描寫就補充了祥子不善言語的個性。以動作、情狀寫心理。從語言方面寫心理。通過作者直接的剖析,托出祥子心理的變化。通過別人的眼睛觀察祥子的心理。借助祥子眼中景物的變化來襯托心理。
三、鮮明突出的“京味兒”。對北京的風俗民情、地理風貌、自然景物的描寫。祥子及其周圍各種人物的描寫別置于一個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層社會中。虎妞籌備婚禮的民俗的交代;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寫到祥子拉車路線的詳細敘述,都使小說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在烈日與暴雨下拉車的祥子,對瞬息間變化莫測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情況,又與祥子這個特定人物的身份相一致。
“京味兒”還強烈地體現在小說的語言上。提煉了北京口語,生動鮮明地描繪北京的自然景物和社會風情,準確傳神地刻畫北平下層社會民眾的言談心理,簡潔樸實、自然明快。人物語言,都是個性化的;敘述語言也多用精確流暢的北京口語。
[精彩片段]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幾乎要哭出來。拉到個僻靜地方,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著照照自己的臉!越看越可愛,就是那不盡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諒了,因為已經是自己的車了。把車看得似乎暫時可以休息會兒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腳墊兒上,看著車把上的發亮的黃銅喇叭。他忽然想起來,今年是二十二歲。因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從到城里來,他沒過一次生日。好吧,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車的,好記,而且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沒什么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
怎樣過這個“雙壽”呢?祥子有主意:頭一個買賣必須拉個穿得體面的人,絕對不能是個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門,其次是東安市場。拉到了,他應當在最好的飯攤上吃頓飯,如熱燒餅夾爆羊肉之類的東西。吃完,有好買賣呢就再拉一兩個;沒有呢,就收車;這是生日!
[賞析] 祥子為了“買車”而犧牲了許多許多,它用三年時間才買到它,當然激動不已,從他的語言、動作、想法上都可以看出他的心情。至于“祥子買車的日子也是他的生日”,這是祥子對車的喜愛。讀到這段話,誰都會為祥子的成功而高興,給他慶祝。這就是老舍這個“人民藝術家”語言的魅力。
【其它精彩片段】
1.“怒辭楊宅” 為了賺錢再買輛車,祥子為楊宅拉起了包月,但他不堪忍受侮辱,憤怒地將錢摔在楊太太的臉上。這段精彩的描寫,突出了祥子善良堅忍的外表下還蘊藏著反抗的要求,豐富了人物的性格。
2.“曹家遇險” 祥子為曹先生拉包月,眼看就要湊足買車的錢,卻被孫偵探敲詐一空。祥子困惑地喊:"我招惹誰了。"此節描繪波瀾迭起,人物心理通過細微動作暴露無遺,充分表現了不解災難根源的祥子的絕望心情。二次買車希望的破滅,促成了祥子與虎妞的悲劇婚姻,是祥子命運轉折的關鍵之處。
3.“晦暗的地獄” 這是對祥子和虎妞所住的大雜院的一次鳥瞰,勾勒出大雜院普通居民的苦難生活。作者用滴著血和淚的筆鋒,畫出了那人間地獄的活景。
4.“最后的絕望” 三起三落,祥子買車的愿望終成泡影,但他心中還期待著能與他喜歡的小福子結合。然而,小福子自殺了,祥子生活的信念悄然死滅。他不再想也不再希望,甚至連絕望也感覺不到了。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已被生活的磨盤輾得粉碎。這些章節有力控訴了黑暗勢力對善良美好人性的扭曲摧殘。
【精彩語言】
△ 錢會把人引進惡劣的社會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開,而甘心走入地獄中去。
△ 為金錢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錢,忠誠不立在金錢上。
△ 最偉大的犧牲是忍辱,最偉大的忍辱是預備反抗。
△ 愛與不愛,窮人得在金錢上決定、"情種"只生在大富之家。
△ 經驗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樣的經驗便變成什么樣的人,在沙漠里養不出牡丹來。
【《駱駝祥子》創作背景及作品賞析】相關文章:
駱駝祥子創作背景07-24
《駱駝祥子》作品賞析08-11
對現代小說的研究 —《駱駝祥子》作品賞析10-18
徐志摩詩歌作品《再別康橋》創作背景及賞析10-15
邊城創作背景及作品鑒賞10-24
老舍的作品駱駝祥子08-19
《采薇》創作背景與賞析09-06
解讀《駱駝祥子》的創作手法05-26
魯迅作品《祝福》簡介及其創作背景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