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座右銘和陋室銘對比閱讀
對比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座右銘和陋室銘對比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
賞析:
《陋室銘》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銘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它單純、簡練、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詩,充滿了哲理和情韻。
開篇幾句從《世說新語·排調》“山不高則不靈,淵不深則不清”翻出新意,運用詩歌中常見的比興手法引出陋室。“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比興陋室,“有仙則名”、“有龍則靈”則比興陋室之德。“這四句是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頗有哲理詩的精警和含蘊。作者自遠而近,次第寫來,以并列句式造成順流直下的氣勢,隨后托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便覺妙語如珠,勝意迭出。這兩句從《尚書·周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聯(lián)想得來,強調以德自勵,確為一篇之主旨與警策。寫陋室之陋是為了襯托室中主人之賢,而寫室中主人之賢,正好說明陋室不陋,這是一種相反相成的關系。以下寫室之內(nèi)外之景、室中人、室中事,句句扣住“陋”字,而又不離“德”字。“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室內(nèi)外之景,妙在精切地傳出陋室的佳處,以詩的語言表現(xiàn)詩的意境。“痕”、“色”二字,變概念化的“苔”、“草”為可感、可視的具體形象。“上階”、“入簾”,化靜為動,寫出“苔”、“草”的神態(tài),又將外景引入室內(nèi),為陋室增添了勃勃生機,洋溢一片盎然春意。而一“綠”一“青”,色彩鮮明,更映襯出陋室的閑雅、清幽與別致。這兩句為敘寫陋室中的人和事創(chuàng)造了適宜的環(huán)境。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室中人,側重寫與朋友的交往,借以顯示作者身份的高貴和性情的高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四句寫室中事,表現(xiàn)身居陋室的雅趣,足見作者行事不陋。“調素琴,閱金經(jīng)”,見出陋室生活之清雅;“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顯出陋室生活之安適。一個超然物外、體靜心閑的高人雅士形象呼之欲出。作者寫室中之人心閑體靜,襯托他的勤于修德;而寫他的勤于修德,則揭示陋室不陋、令名遠播的原委。從句式上看,前二句散句單行,后二句駢儷偶對,駢散相間,頗具韻律美。從寫法上看,一二句從正面說,三四句從反面寫,正反結合,且“可以調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閱金經(jīng)”與“無案牘之勞形”又形成呼應和對照,頗見文思之巧。
最后引證古人、古跡、古語作結。把陋室比作諸葛孔明的南陽草廬、揚雄的成都宅第,意在自勉;援引孔子“何陋之有”,則說明自身的志趣與圣人之道相符合。而省略上句“君子居之”只引下句,既呼應上文“惟吾德馨”,又隱含君子居住其內(nèi)之意,妙在機趣橫生,不露自炫之跡。上下古今,渾然一體,包含著無限的情興和深長的韻味。
《陋室銘》不足百字,篇幅極短,格局甚大。陋室以矮山、淺水相襯,與諸葛廬、子云亭并提,居住其中,有古之賢人、今之鴻儒相伴,真是陋室不“陋”。全文想象廣闊,蘊含深厚,有咫尺藏萬里之勢。
文章巧妙地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首先,成功地運用了比興手法。“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以山高、水深引出陋室,以仙人、神龍比喻室主的德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又以古代著名的陋室映襯今日之陋室,以古代賢人比喻作者自己。其次,有敘述、描寫,有抒情、議論,有染有點。“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是敘述描寫,是染。最后一句“何陋之有”,是用典,也是抒情、議論,是點,畫龍點睛。點染結合,融敘述描寫、抒情議論于一爐。
在語言表達上,多用四字句、五字句,有對偶句,有排比句,只有最后一句是散文句式,句式整齊而又富于變化,文字精練而又清麗,音調和諧,音節(jié)鏗鏘。
【乙】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①。隱心而后動②,謗議庸何傷③?無使名過實,守愚圣所臧④。在涅貴不緇⑤,曖曖⑥內(nèi)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⑦。行行⑧鄙夫志,悠悠故難量。慎言節(jié)飲食⑨,知足勝不祥。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東漢崔子玉《座右銘》)
賞析:
開篇“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兩句可歸結為慎言。 “無道人之短”就是不直言他人的短處。儒家將人分為君子和小人兩類,對于小人的短處,不能說,說了會得罪小人;而對于君子,因為君子能夠“吾日三省吾身”,能夠不斷地自省自查自糾,所以不必說:正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wèi)靈公》)
“無說己之長”則是提醒自己不要自我張揚。《道德經(jīng)》中有言: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說己之長”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肯定、贊賞,進而獲得利益。這種行為與儒家秉持的觀念相悖。《論語·學而》有道:“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過分強調自己的優(yōu)點,就會名過其實,從而與作者所提倡的“無使名過實”相背離。無論是慎言人之短還是己之長,都是要求做人要慎言二在《論語·學而》篇中,孔子要求弟子“訥于言而敏于行”,訥言即慎言。這是守愚的方式之一。此“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與下文“守愚圣所臧”是一脈相承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說施恩于他人不要再想,但接受他人的恩惠要銘記在心。《莊子·養(yǎng)生主》中云: “為善勿近名”,意思是做善事并不是為了博得好的名聲。“受施慎勿忘”則是一種感恩意識、報恩觀念的體現(xiàn)。兩句中都有一個“慎”字,就是要提醒自己要時刻謹記,不可忘卻。
“世譽不足慕”與“謗議庸何傷”兩句則從榮與辱兩個方面闡發(fā)作者的思想。無論是贊譽,還是毀謗,都要坦然視之、淡然對之。《道德經(jīng)》中寫道:“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在作者看來,寵辱若驚不可取,為人應該做到寵辱不驚:為此必須要堅持以正確的人生準則衡量自己的得失,審視自己的言行。仁就是這“紀綱”。
“隱心而后動”,就是要在行動之前先審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只有合乎這一標準之后才能行動。 “守愚”也是“唯仁為紀綱”的具體實踐。此外,從“在涅貴不淄,暖暖內(nèi)含光”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守愚并不是指要愚昧無知.作者所說的“守愚”其實只是外表的愚,內(nèi)心則要追求一種高潔的人格品質、近墨不黑的獨立節(jié)操。
在做人的方式上,崔瑗強凋外柔內(nèi)剛,以柔取勝:《道德經(jīng)》中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一句表明為人太過剛強會招致禍患。
在行為方面,作者要求自己做到上文所說的“慎言”,也要做到“節(jié)飲食”。這是因為飲食是物質生活的重要方面,沒有節(jié)制,便會貪婪爭搶而要做到這兩點,就要在觀念上做到“知足”。 [3]
此文在藝術上有兩點很突出。一是在結構上,每兩句構成一個意思,而且這兩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對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過這種對立、矛盾,突出了主觀選擇的價值和意義,顯示出戛戛獨造的修養(yǎng)和品德來。這樣,全文的結構便由這兩句一意的單元所組成,頗類似后世律詩的結構。二是在語言上,采用五言形式。銘文這種形式,一般都是用在比較正規(guī)的場合,開國大典,蓋世奇功,往往刻山勒石,以傳諸后世。聽以它多采用四言形式,以示典雅莊重;叩以《文選》所收銘文為例,前有班固《封燕然山銘》,后有張載《劍閣銘》,都是四言形式。而崔瑗比文,則通篇采用五言形式;確頗獨特。其時五言形式,僅在民間流傳,漢樂府民歌中比較多地采用這一形式,而文人圈子里則不太多見。前此雖有班固《雙詠史詩》通篇一五言,但技巧頗為生疏,“質術無文”(鐘嶸《詩品》)。崔瑗采用此式,大概是因為“座右銘”,寫給自己看的,所以顯得比較隨便;而更重要的,是說明了崔瑗較注重從漢樂府民歌汲取營養(yǎng)。
注釋:①紀綱:法度;行動準則。②隱心而后動:三思而后行。③謗議庸何傷:別人的非議怎么會中傷到自己呢?④臧:褒獎。⑤在涅niè貴不緇zī: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⑥曖曖:光線不夠明亮的樣子。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徒,同途,道路。老子認為,柔弱者久長,剛強者先亡。⑧行行:剛強的樣子。⑨慎言節(jié)飲食:說話須謹慎,飲食等欲望須節(jié)制。
12.解釋下列短語。(4分)
①惟吾德馨()②無案牘之勞形()
③有仙則名()④行之茍有恒()
13.下面句子中詞意思哪一組相同?()(3分)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黃鶴樓》)
B.策之不以其道。執(zhí)策而臨之。(《馬說》)
C.可以調素琴。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人琴俱亡》)
D.一食或盡粟一石。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馬說》)
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
15.請從乙文中找出與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傾向最相近的一句話。(2分)
16.學則須疑,尤其是學習文言文,這樣能夠更好地學古通今。例如,學習《馬說》一文,我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但當今更需要人們對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和毛遂自薦的勇氣;學習《陋室銘》一文,我們贊賞劉禹錫_____________的情懷,但同時也應該摒棄孤芳自賞的落后思想。(4分)
參考答案:
12略
13D
14世人的贊譽不值得羨慕,只要把仁愛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就行了
15、在涅貴不緇,曖曖內(nèi)含光。或:在涅貴不緇
16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伯樂不慕名利,安貧樂道
【座右銘和陋室銘對比閱讀】相關文章:
陋室銘對比閱讀答案08-13
陋室銘和孔子家語對比閱讀答案06-10
陋室銘與愛蓮說對比閱讀04-30
《陋室銘》《孔子家語》對比的閱讀答案10-31
《陋室銘》《孔子家語》對比閱讀答案11-29
陋室銘孔子家語對比閱讀答案07-07
陋室銘與孔子家語的對比閱讀答案11-10
陋室銘與愛蓮說對比閱讀題練習09-07
比較閱讀 陋室銘和愛蓮說閱讀答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