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劉禹錫《賞牡丹》原文和注釋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4-09-22 12:28:23 劉禹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劉禹錫《賞牡丹》原文和注釋譯文及賞析

  原文:

劉禹錫《賞牡丹》原文和注釋譯文及賞析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注釋:

  妖:艷麗、嫵媚。

  格:骨格。牡丹別名“木芍藥”,芍藥為草本,又稱“沒骨牡丹”,故作者稱其“無格”。在這里,無格指格調不高。

  芙蕖:即蓮花。

  國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絕,艷麗高貴。

  京城:指代當時唐朝時期的京城洛陽。

  譯文:

  庭前的芍藥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洛陽城。

  賞析:

  芍藥、荷花也算是享有盛名的佳卉,詩人只用了“妖無格”和“凈少情”,便將這兩種花的美中不足點了出來。應該說詩人觀察得很細,筆法卻是寫意的。芍藥與牡丹同科(牡丹又名“木芍藥”),盛開時極艷麗,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頂端,未免呆板、張揚了些,花形少變化,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綠葉扶疏中,千姿萬態,婀娜多姿,花色豐富。荷花素有“君子花”的美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矜持冷艷,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風致,而且,即使在最盛開之時,荷塘里也還是綠肥紅瘦,不成氣候。詩人在點評了“芍藥”、“芙蕖”的美中不足后,筆鋒陡轉,由靜態轉為動態,由微觀到宏觀,直抒胸臆:“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那種春光萬里、姹紫嫣紅、傾城傾國的美景,詩人只字不提,一個“動”字,就把無限的想象和美感留給了讀者去延伸……昔日的唐都就是今日的花城洛陽,牡丹花會期間,當您置身于牡丹花的海洋,就會了解劉禹錫“唯有牡丹真國色”的詩句了。

  解讀:

  詩中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

  詩中“真國色”三字,力重干鈞,擲地有聲,牡丹與芍藥、芙蓉相比,雍容華貴,艷壓群芳,才產生“動京城”的效應,神韻畢現。

  通過寫芍藥的“妖無格”和芙蓉的“凈少情”,和牡丹進行對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這首詩借賞牡丹抒發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牡丹的喜愛和尊寵。

  這首詩運用了以下藝術手法:

  (1) 烘托手法的運用。這首詩寫了三種名花,褒貶都極有分寸,寫芍藥“妖”,是寫其艷麗、嫵媚之態,并非貶意。寫荷花“凈”,是潔凈之意,詩人并沒有因為突出牡丹而將這二花寫得一無是處。但為了突出牡丹,詩人還是將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處寫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貴富麗,令人喜愛,這是側面烘托的手法。

  (2) 比喻、擬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劉禹錫《賞牡丹》原文和注釋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劉禹錫《賞牡丹》的原文和賞析09-02

《劉禹錫·賞牡丹》原文及賞析10-03

《劉禹錫·賞牡丹》原文及賞析(精華)10-17

劉禹錫《陋室銘》原文譯文注釋賞析09-03

唐代詩人劉禹錫《烏衣巷》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15

劉禹錫《陋室銘》原文翻譯、譯文、注釋、賞析05-08

劉禹錫《賞牡丹》解讀10-12

劉禹錫《賞牡丹》鑒賞09-22

唐代詩人劉禹錫《浪淘沙其一》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11-27

劉禹錫:秋風引原文注釋及賞析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