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集
劉禹錫,中唐最杰出的文學家之一,其詩風沉著穩練,風調自然,格律精切,意境優美,思想深刻,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下面是劉禹錫的詩歌,歡迎閱讀。
【劉禹錫集】
詩選(六)
和陳許王尚書酬白少傅侍郎長句因通簡汝洛舊游之什
寥廓高翔不可追,風云失路暫相隨。方同洛下書生詠,又見軍前大將旗。雪里命賓開玉帳,飲中請號駐金卮。
竹林一自王戎去,嵇阮雖貧興未衰。
酬太原狄尚書見寄
家聲烜赫冠前賢,時望穹崇鎮北邊。身上官銜如座主,幕中譚笑取同年。幽并俠少趨鞭弭,燕趙佳人奉管弦。
仍把天兵書號筆,遠題長句寄山川。
酬宣州崔大夫見寄
白衣曾拜漢尚書,今日恩光到敝廬。再入龍樓稱綺季,應緣狗監說相如。中郎南鎮權方重,內史高齋興有馀。
遙想敬亭春欲暮,百花飛盡柳花初。
酬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懷見示
雨馀獨坐卷簾帷,便得詩人喜霽詩。搖落從來長年感,慘舒偏是病身知。掃開云霧呈光景,流盡潢污見路岐。
何況菊香新酒熟,神州司馬好狂時。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歸目并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
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
望 夫 山
何代提戈去不還,獨留形影白云間。肌膚銷盡雪霜色,羅綺點成苔蘚斑。江燕不能傳遠信,野花空解妒愁顏。
近來豈少征人婦,笑采蘼蕪上北山。
馬嵬行
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驛。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
乃問里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戚族,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回轉美目,風日為無暉。
貴人飲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顏色真如故。
屬車塵已遠,里巷來窺覷。共愛宿妝妍,君王畫眉處。
履綦無復有,履組光未滅。不見巖畔人,空見凌波襪。
郵童愛蹤跡,私手解鞶結。傳看千萬眼,縷絕香不歇。
指環照骨明,首飾敵連城。將入咸陽市,猶得賈胡驚。
白鷺兒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
柳絮
飄飏南陌起東鄰,漠漠濛濛暗度春。花巷暖隨輕舞蝶,
玉樓晴拂艷妝人。縈回謝女題詩筆,點綴陶公漉酒巾。
何處好風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淮陰行五首
簇簇淮陰市,竹樓緣岸上。好日起檣竿,烏飛驚五兩。
今日轉船頭,金烏指西北。煙波與春草,千里同一色。
船頭大銅镮,摩挲光陣陣。早早使風來,沙頭一眼認。
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銜泥趁檣竿,宿食長相見。
隔浦望行船,頭昂尾幰幰。無奈晚來時,清淮春浪軟。
春日退朝
紫陌夜來雨,南山朝下看。戟枝迎日動,閣影助松寒。
瑞氣轉綃縠,游光泛波瀾。御溝新柳色,處處拂歸鞍。
桃源行
漁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拖綸擲餌信流去,
誤入桃源行數里。清源尋盡花綿綿,踏花覓徑至洞前。
洞門蒼黑煙霧生,暗行數步逢虛明。俗人毛骨驚仙子,
爭來致詞何至此。須臾皆破冰雪顏,笑言委曲問人間。
因嗟隱身來種玉,不知人世如風燭。筵羞石髓勸客餐,
燈爇松脂留客宿。雞聲犬聲遙相聞,曉色蔥籠開五云。
漁人振衣起出戶,滿庭無路花紛紛。翻然恐失鄉縣處,
一息不肯桃源住。桃花滿溪水似鏡,塵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尋無蹤,至今流水山重重。
【更多的'詩歌推薦】
百舌吟
聚蚊謠
飛鳶操
秋螢引
萋兮吟
詠史二首
武陵書懷五十韻
聞道士彈思歸引
。。。。。。
【詩人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3] 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后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后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杰”[4] ,并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劉禹錫集】相關文章:
劉禹錫經典詩句錦集10-21
劉禹錫《烏衣巷》11-11
劉禹錫詩論06-15
劉禹錫:蝸居06-14
解讀劉禹錫11-17
劉禹錫 柳宗元并稱11-14
劉禹錫和柳宗元11-02
唐代詩人劉禹錫07-27
詩人劉禹錫名言10-07
劉禹錫的名言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