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柳永《滿朝歡》詩文相關(guān)介紹
柳永,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chuàng)始人物。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代表作有《雨霖鈴》、《蝶戀花·佇倚危樓風(fēng)細細》、《少年游》、《望海潮》、《八聲甘州》、《定風(fēng)波》等。
滿朝歡·花隔銅壺
【作者】柳永 【朝代】宋
花隔銅壺,露晞金掌,都門十二清曉。帝里風(fēng)光爛漫,偏愛春杪。煙輕晝永,引鶯囀上林,魚游靈沼。巷陌乍晴,香塵染惹,垂楊芳草。
因念秦樓彩鳳,楚觀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別來歲久,偶憶歡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處,但掩朱扉悄悄。盡日佇立無言,贏得凄涼懷抱。
白話譯文
花草遮掩了漏壺,金掌的露水被曬干,都城已是清曉時分。這里風(fēng)光爛漫,偏愛春末夏初。煙霧輕盈,晝長夜短,引來黃鶯唱響京城園林,魚兒水塘游。巷陌剛晴,香塵飄落到兩邊的垂楊芳草。
思念秦樓楚觀的彩鳳和朝云,以往曾沉迷于她們的歌笑。分別已數(shù)年,偶然憶起昔日的盟誓重回故地。人面桃花,不知搬往何處,只看見朱扉悄悄關(guān)閉,整日默默佇立門前,得到的只是凄楚和惆悵。
賞析
這是一首相思詞,是一首感春懷人之作,主要描寫詞人對兩位紅顏知己的思念之情。詞人寓居他鄉(xiāng)后在春日重返京城,因為思念以往青樓的兩位情人,便前往探望敘舊,誰知尋人不遇,兩位紅顏知己不知為何搬離了住處,已經(jīng)杳無音信了。詞人心中的悵惘和凄涼無以言表,只好寫下這首詞,以抒發(fā)感懷。
詞的上闋描繪了京都的明媚春光,筆調(diào)活潑靈動。詞由寫景起筆。“花隔銅壺,露晞金掌”二句描繪了鮮花盛開、露水初干的晨景。“都門十二清曉”總束前兩句,并交代了特定的地點、時間和人物感受。以暮春晨光抒發(fā)詩人了對美景的熱愛以及愉快的心情。
下闋轉(zhuǎn)而寫對昔日兩位紅顏知己的相思,“思念”二字承上啟下,詞意由春景轉(zhuǎn)為感春懷人。“秦樓彩風(fēng)”、“楚觀朝云”點出了所思之人,“往昔曾迷歌笑”則寫出了自己沉浸在妓家酒寮的浪蕩生涯。一個“迷”字,用筆略無含蓄,與其說是在憶舊,不如說是懷念與歌妓們歡聚的美好時光。惟其如此,也才有下面的兩句:“別來歲久,偶憶歡盟重到。”讀至此,也許有人會說柳永格調(diào)不高,也許有人覺得柳永愿望卑微。柳永作為一性情中人,現(xiàn)實生活沒有給他回饋,與歌妓的那份感情與回憶固然美好,但一切都已逝去。“人面桃花”句就是借唐崔護清明訪女子不見,題詩門扉的典故,表達了桃花依舊,未知人在何處的寂寞、感傷。“桃花”回應(yīng)上片的春景,似實而虛,似虛而實,用典而不著痕跡。煞拍二句,感情又進一層,“盡日佇立無言,贏得凄涼懷抱”傳達出詩人的孤獨、無奈、絕望。詞尾以“凄涼懷抱”結(jié)束全詞,耐人尋味:詞人是為美景不常在以及年華逝去而傷懷,或許也因聯(lián)想到自己飄零江湖、客居他鄉(xiāng)而更覺失意悵然,頓覺人生蒼涼,自感身世凄涼。
這首詞的敘事風(fēng)格直接簡單,是柳永慣用的方式,帶有濃厚的市民文學(xué)色彩,但文字卻清新雅致,耐人尋味,并無淺薄之氣,此詞前半寫媚人的春光,筆調(diào)輕靈;后半因感春而懷人,筆調(diào)漸漸凝重,尤其“人面桃花”數(shù)句情真意濃,有無限的感傷和絕望,極動人。
作者介紹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chuàng)始人物。景祐元年(1034)進士,官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
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fēng)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主要代表作有《雨霖鈴》、《蝶戀花·佇倚危樓風(fēng)細細》、《少年游》、《望海潮》、《八聲甘州》、《定風(fēng)波》等。
人物詞風(fēng)
柳永柳永開始大量作長調(diào),作品多慢詞,以長調(diào)的形式和手法為主,使北宋詞至此而一變,由小令時期進入慢詞時期。柳永精于音律,詞調(diào)多自創(chuàng),作品音律諧婉,詞意妥貼,宜于歌唱。
柳詞風(fēng)格婉約,細致含蓄,纏綿悱惻,表現(xiàn)深刻,情感真摯,意境秀麗,情景交融。柳詞長于鋪敘,曲盡形容,善于白描,多用口語,語言通俗顯淺,普遍使用方言俗語。
題材內(nèi)容上,柳永開拓和擴闊詞的內(nèi)容,鋪敘城市風(fēng)物,觸及城市生活較廣的一面,寫風(fēng)塵女子的不幸而寄予同情,沉溺都市繁榮生活的男女心理及男女之情,柳永也寫羈旅愁思,離情別緒,山川勝景以及懷古喟嘆。
柳詞可分俚、雅兩派。蘇軾稱“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聲甘州》之‘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8]秦觀深受其影響,蘇軾為此還批評秦觀“不意別后,公卻學(xué)柳七作詞。”秦觀答以“某雖不學(xué),亦不如是。”東坡指出:“‘銷魂當此際,非柳七語乎?”[9]。張先譏誚他的早行詞“語意顛倒”。
評價
天性風(fēng)流,才性高妙,由于父親柳宜身為降臣,所以科場失意,眾紅裙爭相親近;他不屑與達官貴人相往來,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樓,寄情風(fēng)月,醉臥花叢,憐香惜玉,直把群妓當倩娘……他是最風(fēng)流卻路途又最坎坷的一代詞壇高手。
1.屯田(柳永官屯田員外郎,故稱)北宋專家,其高渾處不減清真,長調(diào)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寫奇麗之情,做揮綽之聲” ——鄭文火卓
2.“掩眾制而盡其妙,好之者以為無以復(fù)加” ——胡寅
3.“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 葉夢得
4.“露花倒影柳三變,桂子飄香張久成。” ——李清照
5.“予觀柳氏文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氣象,如觀杜甫詩,典雅文華,無所不有。是時予方為兒,猶想見其俗,歡聲和氣,洋溢道路之間,動植咸若。令人歌柳詞,聞其聲,聽其詞,如丁斯時,使人慨然有感。嗚呼,太平氣象,柳能一寫于樂章,所謂詞人盛事之黼藻,其可廢耶?” ——黃裳
6."其詞格固不高,而音律諧婉,語意妥貼,承平氣象,形容曲盡。" ——陳振孫
7.“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三句,“不減唐人高處”。 ——蘇軾
8.完顏亮讀罷柳永的《望海潮》一詞,稱贊杭州之美:“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隔年以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一)
9.宋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柳永為舉子時,多游狹邪,善為歌辭。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于世,于是聲傳一時。余仕丹徒,嘗見一西夏歸朝官云:‘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并且柳詞可分俚、雅兩派。
【柳永《滿朝歡》詩文相關(guān)介紹】相關(guān)文章:
柳永《西施》詩文相關(guān)介紹06-10
柳永的《荔枝香》詩文相關(guān)介紹11-03
柳永的《拋球樂》詩文相關(guān)介紹08-10
柳永《訴衷情》詩文相關(guān)介紹07-04
柳永《憶帝京》詩文相關(guān)介紹11-06
柳永《菊花新》詩文相關(guān)介紹11-08
柳永的《尉遲杯》詩文相關(guān)介紹10-26
柳永《合歡帶》詩文相關(guān)介紹10-08
柳永的《慢卷袖》詩文相關(guān)介紹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