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劉長卿《彈琴》賞析

時間:2020-08-25 13:10:08 劉長卿 我要投稿

劉長卿《彈琴》賞析

  劉長卿的《彈琴》是一首借詠古調的冷落,不為人所重視,來抒發懷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詩。

劉長卿《彈琴》賞析

  《彈琴》

  作者: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注解】

  1、泠泠:洋溢貌。

  2、七弦:古琴有七條弦,故稱七弦琴。

  3、松風寒:松風,琴曲名,指《風入松》曲。寒:凄清的意思。

  【韻譯】

  凄清的音樂發自七弦古琴,靜靜細聽是風入松的古音。

  我就愛這令人神往的古曲,只可惜如今世上不太流行。

  【翻譯】

  七弦琴上彈奏出清幽的琴聲,靜靜地聽就像寒風吹入松林那樣凄清。雖然我十分喜愛古老的曲調,但現在的人彈奏的不多了!

  【評析】

  這是一首借詠古調的冷落,不為人所重視,來抒發懷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詩。前兩句描摹音樂境界,后兩句抒發情懷。全詩從對琴聲的贊美,轉而對時尚慨嘆,流露了詩人孤高自賞,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詩題一作“聽彈琴”(《劉隨州集》)。從詩中“靜聽”二字細味,題目以有“聽”字為妥。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琴是我國古代傳統民族樂器,由七條弦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稱,意象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逗起“松風寒”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凄清,極為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靜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一語雙關,用意甚妙。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后兩句則是議論性抒情,牽涉到當時音樂變革的背景。漢魏六朝南方清樂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樂發生變革,“燕樂”成為一代新聲,樂器則以西域傳入的琵琶為主。“琵琶起舞換新聲”的同時,公眾的欣賞趣味也變了。受人歡迎的是能表達世俗歡快心聲的新樂。穆如松風的琴聲雖美,如今畢竟成了“古調”,又有幾人能懷著高雅情致來欣賞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雖”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贊美進入對時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謂今人好趨時尚不彈古調,意在表現作者的不合時宜,是很對的。劉長卿清才冠世,一生兩遭遷斥,有一肚皮不合時宜和一種與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調。他的集中有《幽琴》(《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之一)詩曰:“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飗飗青絲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其中四句就是這首聽琴絕句。“所貴知音難”也正是詩的題旨之所在。“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詩詠聽琴,只不過借此寄托一種孤芳自賞的情操罷了。

  拓展閱讀:劉長卿詩詞特點

  劉長卿(709-780?),字文房,河間(今河北河間)人。開元二十一年進士,大歷中,官至鄂岳轉運留后,為觀察使誣奏,系姑蘇獄,后貶南巴尉。終隨州刺史。劉長卿“以詩馳名上元、寶應間”(《唐詩紀事》)。他的詩多寫貶謫飄流的感慨和山水隱逸的閑情。擅長近體,尤工五律,曾自稱為“五言長城”。

  風格含蓄溫和,清雅洗煉,接近王孟一派。他集中也有少數反映現實的詩,如《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用很簡煉渾括的詩筆,寫出安史亂后荒涼雕敝的景象: 逢君穆陵路,匹馬向桑干。楚國蒼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戰后,耆舊幾家殘。處處蓬蒿遍,歸人掩淚看。此外,如《疲兵篇》、《送李中丞歸襄州》等詩,或寫久戍邊塞不得歸家的兵士,或寫被罷歸鄉里的老將,也令人深感同情。

  他寫山水隱逸生活的詩,成就較高。用嚴格的律詩寫景抒情,能作到凝煉自然,造意清新。其代表作如《尋南溪常山人山居》: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詩中寫他尋訪道人,在南溪山中一路所見的幽靜景色,洗煉清新,頗饒風致。結尾寫空寂的禪意,思想感情卻是消極的。

  又如《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云?荒僻幽靜的別墅,無人肯到,皇甫侍御獨遠來相訪,欣慰之情,不言而自見。

  他的絕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也是歷來傳誦的名作: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雪夜投宿山中貧寒人家所見的情景,只短短幾句話就刻畫烘托出來,讓人感到含蓄親切。他還寫過一些懷古傷今的作品。這些詩往往和他自己受貶謫的失意心情融合在一起。

  如《長沙過賈誼宅》: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托古喻今,寓情于景,寫得很渾成深厚。三四兩句,于寫景中融入賈誼《鵬鳥賦》的詞語和意境,尤見藝術功力。但是,他的思想生活都比較狹窄,因此詩境也缺乏更多的變化。高仲武《中興間氣集》說他的詩“大抵十首以上,語意稍同”,很能切中他詩歌藝術上的弱點。

【劉長卿《彈琴》賞析】相關文章:

劉長卿《彈琴》翻譯賞析08-31

聽彈琴 劉長卿 賞析09-02

劉長卿《彈琴》賞析訓練08-30

劉長卿 聽彈琴 賞析05-15

劉長卿《聽彈琴》 賞析11-28

《聽彈琴》劉長卿賞析11-19

劉長卿 《聽彈琴》賞析11-18

劉長卿《聽彈琴》賞析11-10

《聽彈琴》劉長卿古詩賞析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