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引導語:《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大致為安史之亂平息不久后,劉長卿為李中丞被斥退罷歸的不幸遭遇所感而作。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作者:劉長卿】
流落征南將,
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
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
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
日暮欲何之。
詞句注釋
⑴李中丞:生平不詳。中丞:官職名,御史中丞的簡稱,唐時為宰相以下的要職。
⑵流落:漂泊失所。征南將:指李中丞。
⑶師:軍隊。
⑷舊業:在家鄉的`產業。
⑸明時:對當時朝代的美稱。
⑹三邊:指漢代幽、并、涼三州,其地皆在邊疆。此處泛指邊疆。
⑺輕生:不畏死亡。
⑻江漢:指漢陽,漢水注入長江之處。
⑼日暮:天晚,語意雙關,暗指朝廷不公。何之:何往,何處去。
【翻譯】
你是老了流落的征南將軍,當年曾經帶領過十萬雄師。
罷官返鄉后沒有任何產業,年老還留戀著賢明的圣主。
你曾獨自鎮守三邊的疆土,舍生忘死只有寶劍才深知。
面對著漢水渺渺無邊無垠,垂暮之年的你將要去何處?
【作者介紹】
劉長卿 (709~約780)中國唐代詩人。字文房。宣城(今屬安徽)人,生于洛陽(今屬河南),郡望河間(今屬河北)。以五言律詩擅長,玄宗天寶進士。肅宗至德間任監察御史、長洲縣尉,貶嶺南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
代宗時歷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二年(781),任隨州(今屬湖北)刺史,世稱劉隨州。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亂后中原一帶荒涼凋敝的景象。如《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筆調蒼涼沉郁。
劉長卿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工五言。五律簡練渾括,于深密中見清秀。如《新年作》、《岳陽館中望洞庭湖》、《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海鹽官舍早春》等。七律也多秀句 ,如“細雨濕衣看不見 ,閑花落地聽無聲”(《別嚴士元》)、“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長沙過賈誼宅》)。
五絕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對月》、《送靈澈上人》,以白描取勝,饒有韻致。但他的大部分詩內容單薄,境界狹窄,缺少變化,有字句雷同之感。《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其集10卷。較流行的是明翻宋本《唐劉隨州詩集》(10卷詩,1卷文),《全唐詩》編錄其詩5卷。
【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相關文章:
劉長卿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05-05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劉長卿11-26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劉長卿11-20
劉長卿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11-19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劉長卿10-27
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欣賞07-14
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譯文05-28
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翻譯11-28
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解讀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