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隋宮》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商隱《隋宮》,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隋宮
李商隱
乘興南游不戒嚴,
九重①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
半作障泥②半作帆。
【注釋】
①九重:指皇帝所居。
②障泥:馬韉。
【簡析】
這首七絕諷刺了隋煬帝的奢侈昏淫。詩選取典型題材,揭露煬帝縱欲拒諫,不顧國家安危和人民死活的丑惡本質,暗示隋朝滅亡的難免。開頭兩句點出南游的一意孤行,繪出獨夫民賊的嘴臉。三、四句借制錦帆點化耗盡民力之罪。語簡意賅,貶刺頗深。
【翻譯】:
長安城聞名的隋宮,在煙霞中鎖閉;卻想把遙遠的揚州,作為帝業基地。
若不因天命,玉璽歸龍鳳之姿李淵;隋煬帝的錦緞龍舟,早該駛遍天際。
如今腐草中,螢火蟲早就絕了蹤跡;隋堤上的楊柳枝,唯有暮鴉的聒啼。
斷帝荒淫而亡國,黃泉若遇陳后主,豈敢把亡國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
【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詩。題目“隋宮”,指的是隋煬帝楊廣在江都營建的行宮江都宮、顯福宮和臨江宮等。此詩批判了歷史上荒淫無度,窮奢極欲的君王,對他們的亡國行徑給予了嘲諷。全詩借古喻今,內容深刻,手法巧妙,風趣而又有力。
這也是一首詠史吊古詩,內容雖是歌詠隋宮,其實乃諷刺煬帝的荒淫亡國。
首聯點題,寫長安宮殿空鎖煙霞之中,隋煬帝卻一味貪圖享受,欲取江都作為帝家。頷聯卻不寫江都作帝家之事,而蕩開一筆,寫假如不是因為皇帝玉璽落到了李淵的手中,煬帝是不會以游江都為滿足,龍舟可能游遍天下的。頸聯寫了煬帝的兩個逸游的事實。一是他曾在洛陽景華宮征求螢火數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巖谷”;在江都也修了“放螢院”,放螢取樂。一是開運河,詔民獻柳一株,賞絹一匹,堤岸遍布楊柳。作者巧妙地用了“于今無”和“終古有”,暗示螢火蟲“當日有”,暮鴉“昔時無”,渲染了亡國后凄涼景象。尾聯活用楊廣與陳叔寶夢中相遇的典故,以假設反詰的語氣,揭示了荒淫亡國的主題。陳是歷史上以荒淫亡國而著稱的君主。他降隋后,與太子楊廣很熟。后來楊廣游江都時,夢中與死去的陳叔寶及其寵妃張麗華相遇,請張舞了一曲《玉樹后庭花》。此曲是了陳所為,是反映宮廷生活的奢靡,被后人斥為“亡國之音”。詩人在這里提到它,其用意是指煬帝重蹈陳后主覆轍,結果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全詩采用比興手法,寫得靈活含蓄,色彩鮮明,音節鏗鏘。
【李商隱《隋宮》】相關文章:
李商隱:隋宮09-17
《隋宮》李商隱11-03
李商隱《隋宮》賞析07-24
隋宮2 李商隱10-19
鑒賞李商隱隋宮01-03
李商隱《隋宮》譯文及賞析10-13
李商隱隋宮原文及賞析11-12
李商隱《隋宮》原文翻譯08-31
李商隱隋宮原文及翻譯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