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創(chuàng)作背景
《行香子·七夕》這首詞具體創(chuàng)作年代不詳,大約是詞人同丈夫婚后又離居的時期。主要借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寫人間的離愁別恨,凄惻動人。下面是其創(chuàng)作背景,歡迎閱讀。
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譯文
蟋蟀在草叢中幽凄地鳴叫著,梢頭的梧桐葉子似被這蛩鳴之聲所驚而飄搖落下,由眼前之景,聯(lián)想到人間天上的愁濃時節(jié)。在云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織女被千重關鎖所阻隔,無由相會。牛郎和織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暫相會之期,其余時光則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來蕩去,終不得相會聚首。
鵲橋或許還未搭就,牽牛織女或許還是在離別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時烏鵲已將星橋搭起,可牛郎、織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該不是牛郎、織女的相會又受到阻礙了吧!
注釋
①蛩(qióng):蟋蟀。
②云階月地:指天宮。語出杜牧《七夕》:“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③“縱浮槎(chá)”三句:張華《博物志》記載,天河與海可通,每年八月有浮槎,來往從不失期。有人矢志要上天宮,帶了許多吃食浮槎而往,航行十數(shù)天竟到達了天河。此人看到牛郎在河邊飲牛,織女卻在很遙遠的天宮中。浮槎:指往來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此三句系對張華上述記載的隱括,借喻詞人與其夫的被迫分離之事。
④星橋鵲駕:傳說七夕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時,喜鵲為之搭橋,故稱鵲橋。韓鄂《歲華記麗》卷三引《風俗通》 : “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
⑤牽牛織女:二星宿名。 《文選·曹丕〈燕歌行〉 》: “牽牛織女遙相望。”李善注:《史記》曰“牽牛為犧牲,其北織女,織女,天女孫也。”曹植《九詠》注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一旁,七月七日得一會同矣。 ”
⑥甚霎(shà)兒:“甚”是領字,此處含有“正”的意思。霎兒:一會兒。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歷代詩余》題作“七夕”,有可能是建炎三年(1129)寫于池陽的。是年三月趙明誠罷江寧守;五月,至池陽,又被任命為湖州知州,趙明誠獨赴建康應召。這對在離亂中相依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離。此時,李清照暫住池陽,舉目無親,景況倍覺凄涼。轉眼到了七月七日,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織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間的恩愛夫妻,此刻猶兩地分離。濃重的離情別緒,對時局的憂慮,二者交融一起,形諸筆端,便鑄就了這首凄婉動人詞作的基調。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行香子七夕》閱讀鑒賞題及答案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注】蛩:這里指蟋蟀。 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
1.上片抒發(fā)了詞人什么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答:上片從人間寫到天上,在云階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織女被千重關鎖阻隔,只有在如浩渺星河中的劃著木筏,游來蕩去,終不得相會聚首。借感嘆牛郎、織女離愁之濃重,來抒發(fā)自己與之同病相憐的濃重的離愁。也有對牛郎織女因阻隔極深不得團聚的深切同情。
2.本詞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請試舉其中主要的兩種加以賞析。
答:
①虛實結合/想象。詞作從人間的鳴蛩和落葉梧桐寫到天上分離的牛郎織女,開拓了意境,豐富了詞的意蘊/使境界更加奇麗。
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草際鳴蛩,驚落梧桐”句,寒蛩哀鳴,梧桐葉落,借這凄涼之景,奠定了感傷的基調。又如,借描寫天上牛郎、織女分離之景,抒發(fā)自己的離愁。
③一語雙關。上下片的后三句都語意雙關。上片三句表面寫天上的分別,實則寫人間有情男女的離別。下片三句表面寫天氣陰晴變化,實則寫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構思新穎別致。
④語句疊用/反復。上片,疊用三個“浮槎”,寫有情人劃著木筏,游來蕩去,終不得相會聚首。將離別的幽怨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下片,疊用三個“霎兒”,寫天氣陰晴不定,忽風忽雨,大概牛郎織女還在分離吧。將離別的幽怨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任舉其中一片作為例子即可)
⑤以動襯靜。如“草際鳴蛩,驚落梧桐”句,詞人清晰地聽到草叢中蟋蟀的叫聲和梧桐葉子掉落的聲音,極寫靜夜,在如此靜寂凄清的七夕之夜,詞人愈加生發(fā)出一種與織女牛郎同病相憐的離愁。(2分)(任舉其中一片作為例子即可)(2分)(技法,分析,情感/效果。各1分。1、2、3點每點3分;4-5點每點2分。)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創(chuàng)作背景】相關文章:
《行香子·七夕》李清照07-30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文學賞析08-17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全文及鑒賞07-16
李清照《行香子》宋詞賞析09-26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原文翻譯賞析10-26
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原文及譯文10-13
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全文及鑒賞07-24
《行香子 草際鳴蛩》李清照07-10
琵琶行創(chuàng)作背景及原文鑒賞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