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清照的文學貢獻
李清照是南宋的著名詩人,婉約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的文學貢獻,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李清照(1084年-1156年),南宋人氏,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
李清照,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
生于書香門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對詩詞散文書畫音樂無不通曉,以詞的成就最高。
詞清新委婉,感情真摯,且以北宋南宋生活變化呈現不同特點。
前期反映閨中生活感情自然風光別思離愁,清麗明快。
后來因為丈夫去世再加亡國傷痛,詩詞變為凄涼悲痛,抒發懷鄉悼亡情感也寄托強烈亡國之思。
李清照對詩詞的分界看的很嚴格,她在《詞論》中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主張詞必須尚文雅,協音律,鋪敘,典重,故實。李清照詞擅長白描手法,用字自然淺顯而音節和諧、詞意婉轉,經常在尋常詞語中創出新意,在文學詞壇中獨樹一幟,在詞的內容上,她一方面以女性特有的藝術感受,使兩宋以來的婉約雅詞的題材、意境更加深化、細膩,將婉約詞派推向了新的高峰。
同時通過描寫個人的苦難遭遇,反映出兩宋之交整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悲劇,創造了“易安體"。后世對李清照的詞評價非常高。宋代朱熹說:“本朝婦人能文只有李易安與魏夫人";明楊慎:“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鄭振鐸說:“李清照是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詩人,……像她那樣的詞,在意境一方面,在風格一方面,都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人物評傳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山東濟南市)人。南宋女詞人。著名學者李格非之女。十八歲時,與宰相趙挺之子趙明誠結婚,生活安適美滿。他們以詩詞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書畫、金石。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誠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她論詞強調協律、典雅、情致,反對以作詩之法作詞,嚴分詞與詩的區別,重視詞自身的藝術特點,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見《詞論》)。其詞現存七十多首,前期作品多寫閨情相思,內容缺乏深意。如《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點絳唇》(蹴罷秋千)、《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等都表現對愛情的向往和對自然景物的喜愛,韻調優美,風格熱情明快。后期(南渡后)作品多抒發孤寂凄涼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對中原故土的懷念之情,風格曲折深隱、哀婉美女涼。如《武陵春》(風往塵香花已盡)、《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念奴嬌》(蕭條庭院)、《水遇樂》(落日熔金)等,在對故鄉的懷念中,表達一定的愛國感情。著名的《聲聲慢》(尋尋覓覓)連用七個疊字,準確自然、深刻細致地表達了慘遭國破家亡后的孤寂凄苦的情懷。其詞善用白描手法,狀物抒情,細膩精巧,曲折盡意,語言清新自然,音律諧和優美,在兩宋詞壇上獨樹一吶,被稱為“易安體”,把婉約詞推向高峰??對后世影響很大。王灼《碧雞漫志》說:“易安居士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況周熙《蕙風詞話》說:“易安筆情近濃至,意境較沈博,下開南宋風氣。”其詩今存十五首,多感時、詠史,抒發愛國情懷,風格豪邁遒勁。如《題八詠樓》、《上樞密韓公、兵部尚書胡公》、《詠史》等。《夏日絕句》中“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幾句,頗為人所傳誦。其散文《金石錄后序》介紹他們夫婦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經過和《金石錄》的內容與成書過程,回憶了婚后三十四年間的憂患得失,婉轉曲折,細密詳實,語言簡潔流暢。生平詳見《山東通志》、田藝蘅《詩女史》等。有《漱玉詞》、《李清照集》。
本文選其《金石錄后序》一篇,選其詩《絕句》一首,選其詞十二首,為《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一剪梅》(紅藉香殘玉簟秋)、《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永遇樂》(落日熔金)、《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聲聲慢》(尋尋覓覓)、《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李清照的文學貢獻】相關文章:
秦觀文學貢獻04-13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文學賞析08-17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文學賞析12-28
李清照的詞精選11-10
李清照詩集03-27
李清照的詩集01-28
李清照隨筆01-10
李清照的評價04-11
細說李清照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