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清照一剪梅習題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中,許多人都需要跟練習題打交道,做習題有助于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什么樣的習題才是科學規范的習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一剪梅習題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清照一剪梅習題答案 1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選擇題
1.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紅藕香殘玉簟秋”一句,點明了時節,精美的竹席已生涼意,不僅寫出了秋天的到來,也烘托出詞人清冷孤寂的心境。
B.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輕”字寫出了詞人動作的輕盈,“獨”字點出了詞人的孤獨,這兩句描繪出詞人獨自泛舟出游的情景。
C.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
D. “花自飄零水自流”,寫花飄水流的自然景象,這是詞人對丈夫不能歸來的無奈與怨恨,也暗示了夫妻間的感情出現了裂痕。
答案:D。解析:“花自飄零水自流”主要是借景抒情,抒發了詞人因離別而產生的相思愁苦之情,并非暗示夫妻感情出現裂痕。
2. 對“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句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句詞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無形的愁情具象化,生動地表現出愁情的難以排遣。
B.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兩個短語對仗工整,語言淺近卻情感真摯,是千古名句。
C. 這一句寫出了詞人的相思之苦,先是愁情稍減,隨即又涌上心頭,表現出愁緒的連綿不斷。
D. 此句通過描寫詞人的神態變化,從外在的“眉頭”到內在的“心頭”,深刻地揭示了詞人內心的痛苦。
答案:A。解析:這句詞運用了白描手法,而非擬人。通過描寫詞人愁情在眉頭與心頭的轉換,生動地表現出相思之苦的難以消除。
(二)簡答題
1. 請簡要分析“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在詞中的'作用。
答案:①內容上:這幾句詞通過對詞人望云盼書、見雁思人的描寫,抒發了詞人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詞人看到天空中的云彩,期待著丈夫的書信到來,當看到大雁飛回,卻仍未等到書信,而此時月光灑滿西樓,更增添了孤寂與思念之感。②結構上:這幾句詞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云中誰寄錦書來”承接上闋“獨上蘭舟”的孤獨寂寞,引出下文對相思愁苦的抒發;同時“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景象描寫,也為下闋進一步抒情作了鋪墊。
2. 本詞是如何表現詞人的相思之苦的?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答案:①借景抒情。上闋開篇“紅藕香殘玉簟秋”,通過描寫荷花凋謝、竹席生涼的秋景,烘托出詞人的孤獨寂寞和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借望云、盼雁、見月等景,抒發了詞人對丈夫的思念與牽掛。下闋“花自飄零水自流”,以花飄水流之景,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離人未歸的感傷與思念。②直抒胸臆。下闋“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直接點明夫妻雙方都飽受相思之苦,“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則直白地表達出相思之情難以排遣,縈繞心頭,深刻地表現出詞人的相思之苦。③細節描寫。“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中“輕”“獨”二字,通過對詞人動作和狀態的描寫,表現出其孤獨落寞,暗示了相思之苦。“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通過描寫詞人的神態變化,細膩地展現出相思之情的連綿不斷,難以消除。
李清照一剪梅習題答案 2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選擇題
1.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紅藕香殘玉簟秋”一句,不僅點明了時節,還渲染了環境氛圍,為全詞奠定了悲秋的感情基調。
B.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中“獨”字,點出女主人公的孤獨寂寞,她獨自劃船出游,試圖排遣愁緒。
C.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通過描寫女主人公盼信的心理,表達了她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牽掛。
D.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運用比喻手法,將自己的命運比作落花流水,表達了對命運無常的無奈和哀怨。
答案:D。解析:“花自飄零水自流”運用的是比興手法,以花飄水流起興,引出下文的.相思閑愁,并非比喻手法。
(二)簡答題
1.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句詞是如何表現詞人的相思之苦的?請簡要分析。
答案:這句詞運用了化虛為實、直抒胸臆的手法。“相思”是抽象的情感,詞人將其具象化,說它剛剛從眉頭消失,卻又涌上心頭,通過描寫情感在身體上的表現,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相思之情難以排遣、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的特點,深刻地表現了詞人對愛人的深切思念和無盡的愁苦。
2. 請簡要分析“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在詞中的作用。
答案:①這兩句詞營造了優美的意境。“雁字回時”描繪了大雁歸來的畫面,“月滿西樓”則勾勒出月光灑滿西樓的景象,畫面寧靜而優美,富有詩意。②這兩句詞是女主人公思念之情的觸發點。看到大雁歸來,她不禁期盼著遠方愛人的書信,從而引出了深深的思念之情。③從結構上看,這兩句詞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盼信心理,又開啟下文對相思閑愁的抒發,使全詞的情感過渡自然流暢。
(三)賞析題
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紅藕香殘玉簟秋”中的“殘”字。
答案:“殘”字用得精妙。“紅藕香殘”描繪了荷花凋謝、香氣消散的景象,“殘”字既寫出了荷花由盛而衰的狀態變化,也暗示了時光的流逝以及詞人青春易逝的悵惘。同時,這一“殘”字與“秋”字相呼應,進一步渲染了凄涼冷落的氛圍,為全詞奠定了哀怨的感情基調,使讀者能深切感受到詞人在特定環境下的孤寂愁苦心境。
李清照一剪梅習題答案 3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對這首詞的理解,不完全恰當的一項是( )
A.上片首句通過視覺、觸覺的感受,點明時間已進入深秋,接下兩句寫詞人輕輕解開絲羅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態。
B.“云中”三句是說,當空中大雁飛回來時,誰托它捎來書信?我正在明月照滿的西樓上盼望著呢。
C.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說,自己與丈夫分居兩地,“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直接點明了夫妻的兩相恩愛,充分體現了李清照對趙明誠的無限鐘情和充分信任。
D.“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說,這種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飄零水自流”一樣,是沒有辦法可以消除的。
2.對這首詞的分析,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上片寫詞人思念其丈夫趙明誠,下片寫離愁無法排遣。
B.上片寫相思,雖無一字道出,卻句句包孕,極為含蓄。
C.“云中”句雖是詞人的主觀臆想,卻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切懷念。
D.后三句新穎別致,以淺近樸實的'語言,生動地寫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
3.“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三句歷來為人稱道,請試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情”至于要用“計”來“消除”它,其重可知;然而又“無計可消除”,其深可見。更可貴的是,李清照將“情”說成是一種能運動的有形之物,“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表現其“情”運動之速。詞人用平常的字眼表現新奇的意境。而且從一“下”一“上”之中還可領略到她的萬般愁緒,給人以無盡的遐想,表現出詞人深婉細膩的風格。(意對即可)
【李清照一剪梅習題答案】相關文章:
一剪梅李清照答案10-29
李清照《一剪梅》學案及閱讀習題06-19
李清照《一剪梅》練習答案及賞析07-24
李清照一剪梅閱讀答案及賞析10-26
如夢令李清照習題答案05-27
李清照如夢令習題答案09-25
李清照的一剪梅09-06
李清照一剪梅06-19
一剪梅李清照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