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林清玄散文賞析

時間:2020-08-28 17:36:27 林清玄 我要投稿

林清玄散文賞析

  讀林清玄的一些美文,常讓人不忍釋卷,讀之興至,隨手在書眉頁角草草“批上一語”,當再次翻閱時,更覺妙趣橫生,如弦之余韻,不絕于耳,故連綴一篇斑駁的文字,以為和弦之音,是為題。

林清玄散文賞析

  ——題記

  整理書柜目觸到《林清玄散文》時,忍不住取下來翻了翻。沒想這一翻,卻從中掉下一頁紙來。紙頁就象一只粉蝶,仿佛要帶著我的思緒飛回那遠年往事中。

  這是一頁三十二K大小,略微發黃的白色無行信箋,信箋背面上有炭素筆書寫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正是現在這篇的這個題記。

  讀完之后,知這是當時讀書時想寫一篇讀書札記時隨手紀下的,沒想這篇札紀至今五年了都沒有寫成。再翻看這本散文集時,書眉頁角果然有草草的一些句子,時間是二00三年五月至六月間,F重讀仍覺有味,故按先后順序逐一錄此,隧為此文。

  1

  少年不是無知。

  當生活之小舟從江湖駛入思想的汪洋大海時,那時才覺得自已真正無知。

  那時,人生的太陽已開始西沉……

  (讀《少年游》)

  2

  當一個人心中有愛的時候,仿佛世界上充滿了愛。其實,這是少年時代亦或青年時代的激情;當一個人步入不惑或是人到中年,亦能保持如此心境,當是人生之大幸!

  缺憾是愛情的動力,缺憾(不完美)也是美的,只不過需要換一個角度去凝視,換一種心情去打磨一個平和的心態……當你發現愛情趨于完美時,距離墳墓也就不遠了。

  讀多東西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亦一樣;當一個人喋喋不休地向另一個人訴說自己的情感時,就象打開瓶蓋的酒擱久了,便會失去酒的醇厚和香味。

  (讀《暖暖的歌》)

  3

  學會欣賞比學會生活更重要。

  (讀《旅店》)

  4

  十歲前的往事,十年后的傷痛。

  夜夜舉杯無措,誰肯與君對飲?

  (讀《生平一瓣香》)

  5

  只有長久地離開故鄉的人,才真正識得鄉愁,懂得鄉愁。

  問世間鄉愁究竟是何物?竟讓許多人一生難以割舍!

 。ㄗx《月光下的喇叭手》)

  6

  近來一人獨處時,愈來愈想喝酒,常獨自舉杯:或狂飲、或淺酌,或醒或醉。

  用心情下酒,一樣能喝出一種境界來。

 。ㄗx《溫一壺月光下酒》)

  7

  豐收的沉重,竟然如此讓人喘不過氣來。

  農民的辛酸至此,還有什么言語能夠表述?

  (讀《籮筐》)

  8

  當我閉上眼睛,或拉熄燈時,感到了生活不在逼仄,感到心靈的空間舒展無限……思想竟然是那么活躍,意象紛紜,激情洶涌。

  仔細一想,這也是逃避現實的情愫之一種吧!

  (讀《光之四書》

  9

  世界上什么是永恒的呢?也許沒有什么永恒,只有“歷史”存在。

  宇宙中,又有那些永恒的呢?是星子嗎?

  (讀《星落尼羅河》)

  10

  文明人類最大的失敗就是對作物的所謂改良:產量不斷攀升,品質不斷下降。

 。ㄗx《味之素》)

  11

  讀到此處,我不禁噴然大笑——

  之余,又想起一句詞語:肝膽相照。

  生活之況味,莫過于此。

  做人的滋味莫過于此。

  做人如果做出了自已的味道,是不是可以稱之為成功?

  做個一流的食客并不容易,但自已動手燒一兩個自已喜歡的菜也是食之一種樂趣。

  (讀《食家筆記》)

  12

  清歡看來只有在自已的心靈里頭去尋覓了。那是一爿不為世俗所改造的安恬之境。

 。ㄗx《清歡》)

  13

  讀這篇文字時,我深深地感到內心的歉疚,并不由自主想懺悔……

  最偉大的智慧就在身邊的事物中,只是我們沒有用心去“悟”;最經典的真理出于平凡人們的一言一行,只是我們不以為然(由于沒有華美的包裝,對之漠然視之),忘記了“咀嚼”。

  用感恩的`心“入世”,故此常常被生活感動、被生命打動!

 。ㄗx《期待父親的笑》)

  14

  人來到世間,少有人能誰逃脫功名、跳出功利兩字,無論你是善也罷、惡也罷。

  功利二字,真是人生的大悲劫!

  (讀《放生鳥》)

  15

  當一個人心情平靜如水時,這弘水就是一面鏡子,可以投影出自已生命的得失;這時是理智、理性的。當一個人心情波瀾起伏時,情感的堤岸就有潰塌的可能;如暗流潛長,泥沙俱下,失去生命的清純本色。

  堅挺是一種品質,柔軟也是一種品種。

  堅挺宜于生存的殘酷,柔軟宜于心靈的安居。

  當一個人的思想柔軟如翅羽,生命才會飛翔,靈魂才至為自由。

  老了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芍^是生存的一種哲學,用現代語言來說是一種唯物的辨證。

  世間,本來就無所謂絕對的堅或柔。它或它,只在于我們靈魂的感知。

 。ㄗx《清凈之蓮》)

  16

  戰勝自已就是戰勝自已的欲望,以及世俗的功利;還要忍受孤獨、寂寞、甚至屈辱;還要經受紅塵之中聲色風月的引誘。

  只有如此,才不會放棄操守,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

  (讀《木炭與沉香》)

  《林清玄散文》這本選集中的文字,大多是其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創作的。在這本集子的序言《書寫文化和文化書寫》中,樓肇明先生如是說:“林清玄是臺灣地區作家中最高產、多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賞最多的一位。剛過不惑之年已有四十余部作品面世了。尤其是八十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二三本以上書……”。

  這本集子是浙江文藝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本,是我于九八年在黃渚朋友的書屋購得的。其實在這三年前,也即一九九一年,我在縣城新華書店就購買過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一套六冊(可惜這套書不在手邊,不能一一開列書目),《林清玄散文》這本選集中,就收入了“菩提系列散文”其中多篇?梢哉f,對林清玄的散文,我是由陌生到喜歡,有一段時間竟然愛不釋手。在記下上面這些文字時,也算不清是重讀第幾遍了。

  最后,我想錄一段林清玄這本集子中《生命的化妝》中他引用的化妝師的一段話,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寫作態度。在與化妝師說到化妝師最高境界是無妝是,化妝師說了這樣一席話:“這不就像你們寫文章一樣?拙劣的文章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好一點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視線,但別人知道你是在寫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

  其實,在讀林清玄的散文時,我就有這種感覺。讀他的《溫一壺月光不酒》是這感覺,讀《白雪少年》、《金色印象》也是這感覺,讀《佛鼓》、《光之四書》、《法圓師妹》、《三生石上舊精靈》、《吾心似秋月》等諸多篇什,還是這種感覺。

  林清玄不是偉大的,卻是獨特的。讀著林清玄的散文中,真的會給人一種寧靜,清涼的感覺。這,就是我喜歡讀他的散文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