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李白《越中覽古》原文和譯文

時間:2024-09-10 03:42:15 少爍 李白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白《越中覽古》原文和譯文

  《越中覽古》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懷古之作,全詩通過昔時的繁盛和眼前的凄涼的對比,表現人事變化和盛衰無常的主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白《越中覽古》原文和譯文,歡迎閱讀!

李白《越中覽古》原文和譯文

  《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

  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

  譯文:

  越王勾踐把吳國滅了之后班師回朝,戰士們回來時身上都穿著鮮艷華美的衣服。

  如花的宮女站滿了宮殿,可惜如今卻只有幾只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了。

  注釋

  ⑴越中:指會稽,春秋時代越國曾建都于此。故址在今浙江省紹興市。

  ⑵勾踐破吳: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爭霸。越王勾踐于公元前494年,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到國內,臥薪嘗膽,誓報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吳國滅了。

  ⑶還家:一作“還鄉”。錦衣:華麗的衣服。《史記·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后來演化成“衣錦還鄉”一語。

  ⑷春殿:宮殿。

  ⑸鷓鴣:鳥名。形似母雞,頭如鶉,胸有白圓點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紋。叫聲凄厲,音如“行不得也哥哥”。

  創作背景

  此詩當是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李白游覽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時所作。作為一首懷古詩,所涉及的歷史事件是春秋時期的吳越爭霸。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詩歌不是歷史小說,絕句又不同于長篇古詩,所以詩人只能選取這一歷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來寫。他選取的不是這場斗爭的漫長過程中的某一片斷,而是在吳敗越勝,越王班師回國以后的兩個鏡頭。

  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跡的具體內容。在吳越興亡史中,以越王“十年生聚”臥薪嘗膽的事件最為著名。詩中卻沒有去追述這個為人熱衷的題材,而是換了一個角度,以“歸”統領全詩,來寫滅吳后班師回朝的越王及其將士。接下一句是對回師那個歡悅氣氛的描繪。詩中只抓住一點,寫了戰士的錦衣還故鄉,可留給人們想象的卻是一個浩大的,熱鬧非凡的場面:旌旗如林,鑼鼓喧天,勾踐置酒文臺之上,大宴群臣,滿臉得意而又顯赫的光輝。舉城到處可見受了賞賜,脫去鎧甲,穿著錦衣的戰士,二十年的恥辱,一朝終于洗凈,勝利的歡欣與勝利的沉醉同時流露出來。一個“盡”字,便暗示了越王以后的生活圖景。果然,王宮里開始回蕩起歌功頌德的樂曲伴以柔曼的舞姿,越王左右美女如云,繽紛落繹,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二、三兩句是詩人在越國歷史畫卷中有意攝取的兩個鏡頭,濃縮了越國稱霸一方后的繁盛、威風,其中更有深味可嚼。昔日,吳敗越后,越王采納大夫文種的建議,把苧蘿山女子西施獻于吳王,于是迷戀聲色的吳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終日輕歌曼舞,縱情享樂,對世仇越國不再防范,使得越軍趁勢攻入,最后亡國自盡。吳國滅亡的道理越王哪里不知,可他如今走的又是一條什么樣的路呢?當年忍辱負重,臥薪嘗膽,食不加肉,衣不紋飾,精勵圖治的英雄本色,隨著良辰美景,江山在握都丟得干干凈凈了。那么這樣的繁盛又會存在多久呢?至于越國的命運,詩人不去寫了,一切道理已盡在不言之中,而是急轉一筆,寫了眼前的景色:幾只鷓鴣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廢墟上,旁若無人的飛來飛去,好不寂寞凄涼。這一句寫人事的變化,盛衰的無常,以慨嘆出之。過去的統治者莫不希望他們的富貴榮華是子孫萬世之業,而詩篇卻如實地指出了這種希望的破滅,這就是它的積極意義。

  詩篇將昔時的繁盛和今日的凄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了鮮明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一般地說,直接描寫某種環境,是比較難于突出的,而通過對比,則獲致的效果往往能夠大大地加強。所以,通過熱鬧的場面來描寫凄涼,就更覺凄涼之可嘆。如此詩前面所寫過去的繁華與后面所寫現在的冷落,對照極為強烈,前面寫得愈著力,后面轉得也就愈有力。為了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詩人對這篇詩的藝術結構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絕的安排。一般的七絕,轉折點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卻一氣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轉到反面,就顯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這種寫法,不是筆力雄健的詩人,是難以揮灑自如的。

  李白另有一首懷古詩《蘇臺覽古》。兩首詩都是覽古之作,主題相同,題材近似,但越中一首,著重在明寫昔日之繁華,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結句寫今日之荒涼抹殺之,轉出主意。蘇臺一首則著重寫今日之荒涼,以暗示昔日之繁華,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來襯托變幻無常的人事,見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現手段又各自不同。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詩人變化多端的藝術技巧。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稱與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少年時居住在四川,讀書學道。二十五歲出川遠游,先后居住在安陸、魯郡。在此期間曾西入長安,求取功名,卻失意東歸;后來奉詔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讒言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亂起,為了平叛;后來永王為唐肅宗所殺,因受牽連而被流放夜郎。遇赦東歸,投奔族叔當涂(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不久病逝。他因寫詩而聞名,為當時的人們所激賞,稱贊他的詩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反映現實,描寫山川,抒發壯志,吟詠豪情,因而成為光照古今的偉大詩人。

  李白的其他作品

  1、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4、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5、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6、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7、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越中覽古》原文和譯文】相關文章:

李白《越中覽古》課文06-08

李白《蘇臺覽古》原文譯文及賞析06-27

李白《蘇臺覽古》全文及鑒賞07-19

李白 《獨坐敬亭山》原文和譯文04-26

《答謝中書書》原文和翻譯譯文08-20

李白《蜀道難》原文譯文、賞析09-25

李白《將進酒》譯文和賞析06-20

《師說》(韓愈)原文和譯文04-08

李商隱《無題》原文和譯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