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全詩鑒賞

時間:2024-09-07 19:21:58 潔桓 李白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全詩鑒賞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全詩鑒賞,歡迎大家閱讀!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全詩鑒賞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譯文

  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游,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奔流。

  吳國宮殿的鮮花芳草遮沒荒涼小徑,晉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霧中隱現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鷺洲分成兩條河流。

  那些悠悠浮云總是遮蔽太陽的光輝,登高不見長安城,怎么不讓人內心沉痛憂郁。

  【詩文解釋】

  鳳凰臺上曾有鳳凰翔游,鳳凰飛去了,而今鳳凰臺空,長江水依然不停地流著。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貴族早已進入墳墓。三山矗立在天邊,若隱若現。白鷺把江水分為兩道。浮云總是遮蔽日月,不能回到長安,內心沉痛憂郁。

  【詞語解釋】

  鳳凰臺:故址在南京鳳臺山。相傳劉宋元嘉年間因異鳥集于山而建。

  吳宮:三國時孫吳建都金陵(今江蘇南京)。

  衣冠:指王公貴族。

  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長江邊上。

  二水:秦淮河流經南京西入長江,因白鷺洲橫其間而分為二支。

  【詩文賞析】

  李白年輕時第一次來到黃鶴樓,站在樓上看長江遠景,心潮澎湃,即刻詩性大發。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心頭”。盡管如此,李白始終沒有忘記這件事,也沒有忘記《黃鶴樓》這首詩。后來,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時,用崔顥這首詩的韻律寫下了《登金陵鳳凰臺》。

  金陵為六朝古都。詩人登上鳳凰臺,觀賞壯美的長江,憑吊歷史、感慨當今,所有的人都會成為匆匆的歷史過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變的。全詩將歷史與現實、自然的景與個人的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一氣呵成,抒發了有志難酬的感慨。其頸聯氣勢磅礴、構思巧妙、對仗精工,佳句天成。

  《登金陵鳳凰臺》創作背景

  《登金陵鳳凰臺》的創作背景說法不一。此詩一說是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年間,作者被排擠離開長安,南游金陵時所作;一說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稱是李白游覽黃鶴樓,是想與崔顥的《黃鶴樓》爭勝。

  《登金陵鳳凰臺》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全詩鑒賞】相關文章: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全詩賞析10-06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翻譯鑒賞06-15

李白唐詩《登金陵鳳凰臺》全詩賞析11-16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鑒賞10-26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翻譯鑒賞09-12

李白詩《登金陵鳳凰臺》教案06-01

登金陵鳳凰臺古詩全詩賞析10-05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拼音08-15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賞析07-17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主旨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