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范文(通用3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1
這是一個老漁夫的故事。
老漁夫圣地亞哥整日出海捕魚,可是他一連四十八天都一無所獲,但老漁夫用他樂觀的心態,依舊每天滿載希望的出海。他無親無故,獨自一人住在破棚子里。但他有一個唯一的朋友——五歲的小男孩馬諾林。男孩的父母看到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捕到什么,于是不允許男孩再跟著老漁夫。讓人暖心的是,小男孩雖然不能再跟老漁夫一起出海,心里卻一直惦念著老漁夫這個忘年交。
第八十五天,老漁夫又一大早就出海了。這次,他駕著船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終于,他釣到了一條足有十八英尺的大馬林魚!這其中,他與這條大馬林魚周旋了兩天一夜的時間。諸位請想一想,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雖然有足夠的經驗,但它的力量卻遠不及那些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更何況還是兩天一夜。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馬林魚敗下陣來,敗給了他的頑強。但幸運并沒有持久的停留在這里,在這艘破爛的漁船上。鯊魚,一群鯊魚盯上了那條大馬林魚鮮美的肉。這時,老漁夫只要解開繩子,放棄那條馬林魚他便能輕松地回去。但老人并沒有這樣做。他選擇了戰斗。他拿起了船上所有可用的東西,終于,鯊魚離開了,老人,在這場戰爭中勝出了。縱使馬林魚只剩了骨架,而他也精疲力盡。
“人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這是他那時說的話。
海明威先生寫作的態度極其嚴謹、認真,這點從他的作品中就能看出來,他每天寫作前,要先把前一天的讀一遍,寫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書寫完后又從頭致尾改一遍,草稿請人打字謄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樣出來再改一遍。他認為這樣的三次修改是寫好一本書的必要條件。他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初稿就寫了六個月,修改又花了五個月,清樣出來后還在改,最后一頁甚至改了三十九次才滿意。
可見海明威先生對他的創作是多么嚴謹認真,才讓其他人能看見這樣優秀的作品。
《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2
有人說,閱讀凈化人的心靈,塑造人的靈魂。當你閱讀的時候,你能夠走進去,你就能與書的靈魂在對話;每一本好書都體現著人性,當你從中體會到人的偉大和崇高,你就會發現這本好書散發著人性的光輝。
7月2日是海明威老人逝世的日子。暑假中,帶著對作家的崇敬之情,我認真閱讀了《老人與海》,內心受到了極大震動。看了書,我開始思索應該過一種什么樣的人生?什么是成,什么是敗?什么樣的生命才有價值?
我要學習老人的樂觀。看,他和小男孩聊棒球,去酒館喝酒聊天,用謊言來修飾窮困的生活,仍然天天早上迎著第一縷陽光出海捕魚。無論有沒有收獲,他都會堅持出海捕魚,這不只是因為他要依靠捕魚謀生,而是捕魚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一種記憶。這就是他的偉大!
我要學習老人的信心。那長年積累的經驗和技巧使他對自己充滿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捕捉到大魚。老漁夫想:這里離海岸實在是太近了,也許在更遠的地方會有更大的魚……為了得到時機,他甚至渴望遇到走失的魚群。終于在他沒有捕到魚的八十五天,他用一條大青魚做誘餌,他把岸和太陽都甩開,開始了他英雄的旅程。“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云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
我要學習老人的勇敢。老人說: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但是永遠不會打敗他。永不言敗的堅強讓老人做為自然人體現了人性中最美麗的一面。老人將帶血的手放進海里,血水交融,人也融進了海的魂,激進而堅強。魚畢竟是魚,它開始了反抗。一場征服與反征服的斗爭開始。斗智斗勇,這是一場真正的較量。經驗和熟練的技巧顯然此時發揮著巨大作用,他象一個軍事家一樣,知道魚的心理,做著戰前充分的準備。他時時鼓勵自己,給自己加油。他讓自己時刻保持清醒,甚至換位思考:你必須保持頭腦清醒。保持頭腦清醒,要象個男子漢,懂得怎樣忍受痛苦。或者象一條魚那樣,他想。他征服了那條大魚。
整篇文章,其實就是人和自然的決斗,是人戰勝自我,征服自我,超越極限的爭斗。老人其實是人類的化身。海是人類征服的`一切。人類的不完美讓人類追求,人類的追求成就著人類的完美。人性的光輝體現在這部巨著中詮釋了人活著應有的品格,人活著為了什么。那就是:人應該是樂觀的,不屈服的對待一切;人應該是有耐性的,一切的諸如貧窮、饑餓、戰爭都會過去,面對困難永不言敗;人應該是多情的,情感生愛,對對手的贊美和愛能增強征服困難的樂趣和勇氣;人應該是勇敢的,無畏無懼,不屈從于困境,困境就會退卻。
人生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人生就像一條小船,旅途不會永遠風平浪靜,只要我們能戰勝巨大的海浪,就一定能駛向自己心目中的終點。
《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3
《老人與海》情節簡單,閱讀過程使我覺得單調。硬漢海明威的代表作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一個簡單的抗爭故事,確讓我看到了生活的本質面貌。
生活讓大多數人簡單,沒有幾個人有王思聰的身世、褚時健的經歷,而圣地亞哥,一個平凡的老漁夫,在他身上不會有風流韻事、也不會有華麗轉身,他所能夠有的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有的,他經歷的是大多數人都在經歷的普通人的生活,在這個生活中有苦惱、有困難、有嘲諷、更有失敗。《老人與海》收到的廣泛贊譽應該不是來自于情節和文采,而是來自于作者對平凡生活的準確體悟。
小說重點在于圣地亞哥在海上與大魚的較量、與鯊魚搏斗的情節,一個人,一條船,茫茫大海,心里獨白成為海明威小說張力的聚焦點。老人看到大魚時的興奮,老人孤獨時的苦悶,老人始終未泯的希望和因這希望而催生出的強大意志。另外,無論是老人征服大魚的過程,還是老人與鯊魚搏斗的過程,海明威的描寫都張弛有度,細膩逼真,讀者仿佛跟隨著老人在海上與自然抗爭。
相較于海上情節,出海前老人與孩子的對話交代了老人出海遠航的原因,歸航后面對只剩魚頭魚尾魚脊的大魚,人們肯定了圣地亞哥,遠航前與歸航后敘述字字珠璣,沒有絲毫的冗余。
看完整部小說,我曾用力去感受老人的孤獨,甚至一度為這種孤獨感到悲痛。其實,圣地亞哥的孤獨,正是普通人常常經歷的孤獨,誰都有無助的時候,只有通過自己冷靜思考和準確判斷才能戰勝困難,《老人與海》中老人的孤獨造就了平民英雄的普世價值,即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生活中的英雄。
我愿意將《老人與海》中的大海理解為生活的戰場,貌似平靜,實則暗流涌動,卻也擁有無限的希望。老人生活困窘,卻從未喪失生活的希望,80余天未捕到魚卻依舊堅持;老人征服大魚的過程雖然艱辛,卻從未想過放棄;還有,老人在與鯊魚搏斗時也從未停止過抗爭。
一個人應該怎樣面對困難重重的生活,要向《老人與海》中的老漁夫一樣,做一個孤獨的英雄。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我們要抱有希望,因為每一天都是嶄新的。
【《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范文(通用3篇)】相關文章:
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通用15篇10-01
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通用15篇)09-30
簡短老人與海讀書筆記范文12-21
關于《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通用8篇)12-14
關于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通用10篇)10-16
關于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通用6篇10-14
關于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通用7篇10-13
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范文600字09-14
關于《老人與海》的讀書筆記800字范文12-09
《老人與海》讀書筆記個人心得范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