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人與海》速讀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這本小說是根據真人真事寫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老人與海》速讀,歡迎閱讀。
《老人與海》速讀
一、作者簡介
歐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國現代小說家,生于伊利諾伊州的橡樹園。他的一生經歷豐富,他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班牙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到過中國采訪抗日戰爭的情況。這些活動,他大都是作為記者身份參加的,寫過許多通訊報道。他愛好拳擊、捕魚、打獵、看斗牛。他喜歡渲染自己的業績,所以外界認為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作為小說家,他寫過不少小說,其中最有名的有四部:《太陽照常升起》(1926)、《永別了,武器》(即《戰地春夢》,1929)、《喪鐘為誰而鳴》(即《戰地鐘聲》,1940)和《老人與海》(1952)。
他寫在20世紀20年代的小說,多數以反戰、厭戰為主題,如《太陽照常升起》在文學史上被稱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經過20世紀30年代的西班牙內戰和后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明威克服了早期的迷惘心情,作品以反法西斯主義為主題,他筆下的人物也堅強起來。他們面臨生命危險,卻堅定不移地對抗命運和種種異己的敵對勢力。這就是人們常常稱道他的“硬漢精神”。
海明威以文筆簡潔、明快著稱。他大刀闊斧地削去一切花花綠綠的比喻,不用或少用形容詞,寫短句,愛用日常語言,凈化了文學語言,創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海明威風格”。這種風格尤其表現在他的短篇小說里。他寫的對話簡練到了極點,有人甚至稱之為“電報式文體”。海明威的文風不僅影響了后世的作家,也為凈化現代英語做出了貢獻。
1954年,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二、故事梗概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的后期作品,說的是這么一個故事:古巴老漁夫桑地亞哥已經八十四天沒有打到魚了。平時幫他忙的男孩也不跟他出海了,孩子的父母說這老頭兒“倒了血霉”。所以,第八十五天老人獨自一人出海打魚。這一次,他運氣來了,一條很大的馬林魚上了鉤,那條魚把老人和他的船拖到遠處的海面上。經過三天三夜的搏斗,老人終于捕到了這條大魚,把它綁在船邊上,但是在返回哈瓦那的半道上,鯊魚來了,它們咬掉馬林魚的魚肉,雖然老人用盡各種辦法擊退鯊魚,可是鯊魚來了一批又一批,把魚肉吃個精光,等老人進港返回陸地的時候,那條魚只剩下“又粗又長的白色脊骨”。
小說里寫的那個故事在實際生活里發生過。十六年前,海明威寫過一篇通訊,其中寫道:
又有一次一個老人獨自在卡瓦尼亞斯港口外駕著一條船打魚。他捕到一條大馬林魚,那條魚拽著沉重的釣絲把小船拖到遠處的海上。兩天以后,漁民們在往東方向六十英里處找到了這個老人,馬林魚的頭部和上半身綁在船邊上。剩下的魚肉還不到一半……漁民們找到他的時候,老人正在船上哭,他丟了魚都氣瘋了,而鯊魚還在船的周圍打轉。
可以看出,這兩個故事基本框架是一樣的,但是作為文學作品,光靠一個簡單的故事寫不成小說。海明威動用景色描繪、人物回憶和內心獨白、細節描寫、氣氛渲染等藝術手段精心地將其虛構成一部藝術作品。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生前發表的最后一部小說,這部小說鑄成了他文學事業的輝煌,使他走向他文學創作的巔峰。海明威在這部小說中,以他出色的敘事藝術,通過講述一位古巴老漁夫捕魚斗鯊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桑地亞哥這個硬漢形象,給世界文學的人物畫廊里添上了一道亮麗的光彩。
三、主題思想
《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是一個人生的寓言,海明威采用象征的手法賦予它多種寓意。在西方評論界,有不少評論家認為《老人與海》是一部寓言小說,充滿象征主義的成分。海明威也承認《老人與海》中有象征主義的東西,只不過他歡迎的是實事求是、真知灼見的批評,而不是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評論。正如他所說的:“讀我所寫的任何作品,是為了讀它時感到愉快。你所發現的不論別的什么東西,可以衡量你對小說所理解的程度。”閱讀《老人與海》,有好多問題自然而然地會闖入讀者的腦海:為什么老人睡覺時老夢見獅子?為什么在那艱難的三天三夜里老人老念叨“要是孩子在這里就好了”?為什么老人老惦記著棒球賽?為什么老人老想著那了不起的棒球隊員迪馬吉奧?這一系列的問題,海明威沒有回答,但它們縈繞在每一個讀者的心頭,迫使每一個讀者去思考。細讀《老人與海》,經過慢慢的品味和認真的思考,我們發現答案就在故事本身,就在海明威那真實的、客觀的敘述中。老人象征著整個人類,他代表著人類的力量;大海、馬林魚、鯊魚、飛魚等是大自然的象征,它們代表著宇宙中的萬事萬物,代表著大自然的力量。如果再具體一點,我們也可以說,大海象征著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馬林魚象征著人生的理想和目標,鯊魚象征著邪惡和厄運;老人出海捕魚象征著人生的旅程;老人與馬林魚、鯊魚的搏斗象征著人與自然的對抗;男孩、獅子,還有棒球隊員迪馬吉奧,他們都是青春和力量的象征,也是勇氣和希望的象征。掩卷細思,整個《老人與海》的故事是一部氣勢磅礴的人生交響樂,老人桑地亞哥高唱了一曲氣貫長虹的英雄主義的人生贊歌。
四、人物形象
1.勇敢、自信、堅持、執著的主人公——桑地亞哥
桑地亞哥是勇敢、自信的化身。在他身上體現了人類身處困境、面對死亡時所表現出來的勇往直前、戰勝困難的高貴品質。孤獨、危險、絕望、死亡、勇氣是海明威在他的小說中所表現的一貫主題,到了《老人與海》里,海明威把它表現得可謂淋漓盡致。
從客觀上講,老人失敗了,因為他釣的大魚的魚肉已被鯊魚吃光,拖回來的只是一副魚骨架;但從精神上看,他卻是一個永遠的勝利者,因為他沒有被威力無窮的馬林魚和氣勢洶洶的群鯊嚇倒,他畢竟逮住了馬林魚,擊斃、擊退了鯊魚并拖回了那副巨大的空骨架。他是一個不向命運屈服的斗士,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他是一個永不言敗的硬漢。作家海明威在老人桑地亞哥身上傾注了他的心力,賦予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如老人自己所說:“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
2.老人的精神傳人、未來的希望,單純、善良的男孩——馬諾林 《老人與海》中的男孩馬諾林是令人難忘的,他那活生生的形象深嵌在讀者的腦海里,無時無刻不在讀者面前晃動。男孩馬諾林是作家海明威精心設計的一個人物,而且刻畫得非常成功。他的身份是一個跟隨老人學習釣魚的孩子,應當說是老人的徒弟和助手,可又不盡然,他有時給老人以鼓勵和勇氣,成為老人汲取力量的源泉,扮演著一個老人的精神導師的角色。
凡讀過《老人與海》的人,都會有這樣一個感覺:孩子與老人已融為一體。是不可分開的,不管孩子在場還是不在場。在男孩身上,我們看到了老人,在男孩的堅強性格里,我們感覺到了老人的硬漢成分。男孩是青春、力量的象征,男孩是未來、希望的象征。我們可以說,男孩是老人的精神傳人,我們也可以說,男孩、老人是一個人的不同階段,男孩既是青年時期的老人,又是未來的老人。
男孩與老人這兩個形象相映生輝,他們在性格上既互為補充,又互為影響,進而共同發展。男孩的存在,讓老人更顯出“重壓下的優雅風度”,使老人這個硬漢形象更為豐滿而富有立體感,更令人信服而散發出永久的性格魅力。
五、重點篇章
一
《老人與海》的開始部分的頭三段敘述和故事開始時老人與男孩的最初的對話都是很重要的內容。海明威以極其節省的筆墨,用橫切面的形式和近鏡頭,把小說的主人公老人桑地亞哥的經歷、性格、體貌、神態以及他當前所處的困境推到讀者面前。
在這里,桑地亞哥的一切都與老、衰、孤單、失望聯系在一起,只有他那雙眼睛告訴讀者他有勇氣,也有希望,這就吊起了讀者渴盼的心,非一口氣讀下去不可,看一看他有什么勇氣,弄清楚他的希望在何處。如果用文學理論上的一句話說,這便使讀者產生了一種閱讀的期待視野。看來作家海明威不僅精通“冰山理論”,也很懂“接受美學”。
在這小說開始的三小段里,作家海明威沒給我們講述主人公的過去,也沒細說頭八十四天的出海釣魚情況,只是從第八十四天的傍晚寫起,可我們每一個讀者對主人公的經歷和性格都在心中有了一個底。這就是海明威的超人之處,不然的話,他怎能把寫一千多頁的故事濃縮在不到三萬字里呢?
原文:
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逮住。頭四十天里,有個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過了四十天還沒捉到一條魚,孩子的父母對他說,老人如今準是十足地“倒了血霉”,這就是說,倒霉到了極點,于是孩子聽從了他們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條船,頭一個禮拜就捕到了三條好魚。孩子看見老人每天回來時船總是空的,感到很難受,他總是走下岸去,幫老人拿卷起的釣索,或者魚鉤和魚叉,還有繞在桅桿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補丁,收攏后看來像是一面標志著永遠失敗的旗子。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陽在海面上反射的光線所引起的良性皮膚癌變。褐斑從他臉的兩側一直蔓延下去,他的雙手常用繩索拉大魚,留下了刻得很深的傷疤。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像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
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像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認輸的。
“桑地亞哥,”他們倆從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岸時,孩子對他說,“我又能陪你出海了。我家掙到了一點兒錢。”
老人教會了這孩子捕魚,孩子愛他。
“不,”老人說,“你遇上了一條交好運的船。跟他們待下去吧。”
“不過你記得,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釣不到一條魚,跟著有三個禮拜,我們每天都逮住了大魚。”
“我記得,”老人說,“我知道你不是因為沒把握才離開我的。”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是孩子,不能不聽從他。”
“我明白,”老人說,“這是理該如此的。”
“他沒多大的信心。” “是啊,”老人說,“可是我們有。可不是嗎?”
“對,”孩子說,“我請你到露臺飯店去喝杯啤酒,然后一起把打魚的家什帶回去。”
“那敢情好,”老人說,“都是打魚人嘛。”
二
馬林魚的第一次亮相,這個短暫的過程是由“隱—現—隱”三個環節完成的。大魚的亮相,讓老人和讀者領略了它的風采,一識其廬山真面目。它體大無比,“比小船還長兩英尺”,嘴有棒球棒那樣長,像把輕劍,尾巴像把大鐮刀;它力大無比,能把釣索繃斷,游速快得要釣索往外跑才行。
面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老人憑著他的意志和智慧,沉著冷靜,設法穩住馬林魚,用力剛好不致讓魚把釣索繃斷。幾個細節,就告訴讀者老人是打魚的高手,這是海明威的慣用手法,他總是讓事件說話,讓人物的行動說話,自己從不節外生枝,說三道四。緊接著的幾小段海明威寫了老人的心理活動。在寫老人的心理活動時,海明威交叉使用了第一人稱敘述法和第三人稱敘述法。前者親切,親切得讓讀者的心和老人的心在一個節拍上跳動,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
而當我們看到大魚拖著小船緩緩地前進,人、魚、船徜徉在大海上,親密無間。看過這幅和諧的畫面,聽罷老人的內心獨白,我們感受到了老人的心。在他的心目中,馬林魚的身份已發生了變化,它已由老人的敵手變成了競爭對手,又從對手變成了朋友伙伴。他的心里話就是最好的佐證。這表示著海明威的另一美學追求: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的。
原文:
釣索慢慢兒穩穩上升,接著小船前面的海面鼓起來了,魚出水了。它不停地往上冒,水從它身上向兩邊直瀉。它在陽光里亮光光的,腦袋和背部呈深紫色,兩側的條紋在陽光里顯得寬闊,帶著淡紫色。它的長嘴像棒球棒那樣長,逐漸變細,像一把輕劍,它把全身從頭到尾都露出水面,然后像潛水員般滑溜地又鉆進水去,老人看見它那把鐮刀般的尾巴沒入水里,釣索開始往外飛速溜去。
“它比這小船還長兩英尺。”老人說。釣索朝水中溜得既快又穩,說明這魚并沒有受驚。老人設法用雙手拉住釣索,用的力氣剛好不致被魚扯斷。他明白,要是他沒法用穩定的勁兒使魚慢下來,它就會把釣索全部拖走,并且繃斷。
它是條大魚,我一定要制服它,他想。我一定不能讓它明白它有多大的力氣,明白如果飛逃的話,它能干出什么來。我要是它,我眼下就要使出渾身的力氣,一直飛逃到什么東西繃斷為止。但是感謝上帝它們沒有我們這些要殺害它們的人聰明,盡管它們比我們高尚,更有能耐。
老人見過許多大魚。他見過許多超過一千磅的,前半輩子也曾逮住過兩條這么大的,不過從未獨自一個人逮住過。現在正是獨自一個人,看不見陸地的影子,卻在跟一條比他曾見過、曾聽說過的更大的魚緊拴在一起,而他的左手依舊拳曲著,像緊抓著的鷹爪。
可是它會復原的,他想。它當然會復原,來幫助我的右手。有三樣東西是兄弟:那條魚和我的雙手。這手一定會復原的。真可恥,它竟會抽筋。魚又慢下來了,正用它慣常的速度游著。
弄不懂它為什么跳出水來,老人想。簡直像是為了讓我看看它個兒有多大才跳的。反正我現在是知道了,他想。但愿我也能讓它看看我是個什么樣的人。不過這一來它會看到這只抽筋的手了。讓它以為我是個比現在的我更富有男子漢氣概的人,我就能做到這一點。但愿我就是這條魚,他想,使出它所有的力量,而要對付的僅僅是我的意志和我的智慧。
他舒舒服服地靠在木船舷上,忍受著襲來的痛楚感,那魚穩定地游著,小船穿過深色的海水緩緩前進。隨著東方吹來的風,海上起了小浪,到中午時分,老人那抽筋的左手復原了。
“這對你是壞消息,魚啊。”他說,把釣索從披在他肩上的麻袋上挪了一下位置。
他感到舒服,但也很痛苦,然而他根本不承認是痛苦。
內容簡介
《老人與海》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紀中葉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亞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孩。風燭殘年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肯認輸,而是充滿著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后,他終于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為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創作背景
《老人與海》這本小說是根據真人真事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認識了老漁民格雷戈里奧·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風雨中沉沒,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從此,海明威與富恩特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并經常一起出海捕魚。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遠捕到了一條大魚,但由于這條魚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長時間,結果在歸程中被鯊魚襲擊,回來時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鄉紳》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碧水之上:海灣來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記敘了一位老人獨自駕著小船出海捕魚,捉到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但魚的大部分被鯊魚吃掉的故事。當時這件事就給了海明威很深的觸動,并覺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說素材,但卻一直也沒有機會動筆寫它。
1950年圣誕節后不久,海明威產生了極強的創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區的別墅“觀景社”,他開始動筆寫《老人與海》(起初名為《現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給去古巴訪問他的友人們傳閱,博得了一致的贊美。
【《老人與海》速讀】相關文章:
老人與海03-10
《老人與海》10-11
老人與海簡介04-05
《老人與海》經典語句03-04
老人與海有感03-10
《老人與海》心得02-19
老人與海的感悟02-26
老人與海的經典句子02-02
老人與海的心得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