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課文
爬天都峰課文介紹給大家,爬天都峰課文是讓同學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爬天都峰課文,一起來看看吧!
暑假里,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山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忽然聽到背后有人叫我:“小妹妹,你也來爬天都峰?”
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我不再猶豫,點點頭,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老爺爺也點點頭:“對,咱們一起爬吧!”
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個樣……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在鯽魚背前,爸爸給我和老爺爺照了一張相,留作紀念。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呵地說:“謝謝你啦,小妹妹。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附:《爬天都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陡、鏈、顫”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頂”等11個生字并能組詞。
2、能理解“奮力、發顫、汲取”等詞語。
3、能夠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爬過山嗎?當時的感受是什么?(學生暢談爬山的感受)
2、那你們知道天都峰嗎?課件出示有關天都峰的圖片,簡介天都峰。 有一位小姑娘要去爬天都峰,你們想知道整個故事的經過嗎?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課(板題:3、爬天都峰),讀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
1、看到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指名回答)
2、請同學們帶著這些疑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教師口頭提示自讀要求:借助拼音掃除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生詞,在讀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課文講了假日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最終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
三、學習生字、生詞。
1、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讀的詞語。
筆陡石級發顫奮力攀著仰起臉鯽魚紀念鼓舞 居然 笑呵呵小辮子 汲取力量
自由認讀、小組互相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課件出示生字。
爬(pá)峰(fēng )頂(dǐng ) 似(sì)蒼(cāng )仰( yǎng) 咱 (zán)奮(fan )辮(biàn ) 勇(yǒng) 居(jū)
(1)自由認讀、小組互相讀、指名讀、齊讀。
(2)給生字組詞。
3、理解詞語。
課文中出現了許多新詞,同學們已經學會了哪些,還有哪些不能理解呢?
(1)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⒈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⒉與熟字比較,識記了形。
⑴峰---蜂、鋒: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鋒利的刀是金屬制成的,所以“鋒”是金字旁。“峰”是指山的尖頂,所以“峰”是山字旁。
⑵辮----辯、辨:三個字讀音都是“biàn “,都是左中右結構的字,左右均相同,主要區分中間。
“辯”和言語有關,所是“辯”是言字旁。“辨”是指用眼睛看,所以“辨”字里面自然要有眼睛和眉毛。“辮”和發絲有關,所以中間是“”。
⒊書寫提示。
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辮”,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緊湊,然后學生試寫。
⒋學生自己觀察生字,進行試寫,教師巡回指導。
⒌展示學生書寫的生字。
五、作業布置
抄寫本課生字并組詞。
【爬天都峰課文】相關文章:
《爬天都峰》的課文內容06-25
爬天都峰課文主要內容10-08
課文《爬天都峰》教后記(精選14篇)09-02
三年級爬天都峰教案(精選10篇)08-10
小學課文太陽課文原文10-12
爬香爐峰散文10-23
《莫高窟》課文10-01
離騷 課文07-29
《離騷》課文09-12
《豐碑》課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