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筆馬良課文
《神筆馬良》是享譽世界的經典文學名著,是中國兒童文學的瑰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了《神筆馬良》課文原文,歡迎大家來閱讀!
《神筆馬良》課文
從前,有個孩子叫馬良。他很喜歡畫畫,可是家里窮,連一枝筆也沒有。一天,他放牛回來,路過學館,看見里面有個畫師,拿著筆在給大官畫畫。
馬良看得出神,不知不覺地走了進去。他對大官和畫師說:“請給我一枝筆,可以嗎?我想學畫畫。”
大官和畫師聽了哈哈大笑,說:“窮娃子也想學畫畫?”他們把馬良趕了出來。
馬良氣呼呼地說:“我偏不信,窮娃子就不能學畫畫!”
從此,馬良用心學畫畫。他到山上去打柴,用樹枝在沙地上畫天上的鳥。他到河邊割草,用草根在河灘上畫水中的魚。他見到什么就畫什么。
有人問他說:“馬良,你學會了畫畫,也去給那些大官們畫嗎?”
馬良搖搖頭說:“我才不呢!我專給咱窮人畫!”
日子一天天過去,馬良畫畫進步很快。可是他依然沒有筆。他多么盼望有一枝筆啊!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忽然屋里閃起一道金光,一個白胡子老頭兒出現在他面前。老頭兒給他一支筆,說:“馬良,你現在有一枝筆了,記住你自己的話,給窮人畫畫!”
馬良真高興啊!他立刻拿起筆在墻上畫了一只公雞。奇怪,公雞活了!它從墻上飛下來,跳到窗口,喔喔地叫起來。原來白胡子老頭兒給他的是一枝神筆。
馬良有了這支神筆,天天給村里的窮人畫畫。要什么就畫什么,畫什么就有什么。
一天,他走過一塊地邊,看見一個老農和一個小孩兒拉著犁耕地。泥土那么硬,拉不動。馬良拿出神筆,給他們畫了一頭大耕牛。“哞——”耕牛下地拉犁了。
大官聽說馬良有一支神筆,帶著兵來捉他,把他帶到衙門里,要他畫金元寶。馬良恨透了大官,站著一動不動,大聲說:“我不會畫!”大官氣極了,就把他關在監牢里。
到了半夜,看守監牢的兵睡熟了,馬良用神筆在墻上畫了一扇門,一推,門開了。馬良說:“鄉親們,咱們出去吧!”監牢里的窮人都跟著他逃出去了。
大官聽說馬良逃了,就派兵去追。可是馬良早已畫了一匹快馬,騎上馬跑遠了,哪里還追得著!
一天,他走到一個地方,那兒天氣干旱,莊稼都快枯死了。農民們沒有水車,用木桶背水,吭唷!吭
唷!真夠吃力的。馬良說:“我來給你們畫幾架水車吧!”農民們有了水車,都很高興。這時候,人堆里忽然鉆出來幾個官兵,拿鐵鏈往馬良頸上一套,又把他抓去了。
大官坐在大堂上,不住地吆喝著,“把馬良綁起來!”“把他的神筆奪下來!”“快去叫畫師來!”
畫師來了。大官叫他畫一棵搖錢樹。畫師拿起馬良的神筆,就畫一棵搖錢樹。
大官歡喜得很,急忙跑過去搖,不料頭撞在墻上,額角上起了個大疙瘩。畫仍舊是畫,沒變成真的搖錢樹。
大官走過來,給馬良松了綁,假裝好聲好氣地說:“好馬良,你給我畫一張畫吧!”
馬良想奪回神筆,就一口答應說:“好,就給你畫一回吧!”
大官見馬良答應了,非常高興,把神筆還給他,叫他畫一座金山。
馬良不說什么話,用神筆在墻上畫了個無邊無際的大海。
大官惱怒了,說:“誰叫你畫海?快畫金山!”
馬良用筆點了幾點,海中央出現了一座金山,金光閃閃,滿山是金子。
大官高興得直跳,連聲說:“快畫一只大船,我要上金山運金子去!”
馬良就畫了一只大船。大官帶了許多兵,跳上船就說:“快開船!快開船!”馬良畫了幾筆風,桅桿上的帆鼓起來,船直向海中央駛去。大官嫌船慢,在船頭上大聲說:“風大些!風大些!”馬良又加上粗粗的幾筆風,大海涌起滾滾的波濤,大船有點兒傾斜了。大官心里害怕,著急地說:“風夠了!風夠了!”馬良不理他,還是畫風。風更猛了,海水咆哮起來,山一樣的海浪不斷地向大船壓去。
大船翻了,大官他們沉到海底去了。
馬良又回到村里,給窮人畫畫。
《神筆馬良》教材分析
《神筆馬良》是一個流傳很廣、深受人們喜愛的童話。課文寫了馬良用神筆為窮苦人作畫。只要是窮人需要的,他都給他們畫,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生產上的困難,受到了窮苦人民的贊揚。但是,當大官想方設法要馬良給他們畫金山時,馬良不怕威脅,堅決不給他們畫。馬良用神筆和智慧,與大官作斗爭,使他們受到懲罰。全文故事情節曲折生動,讓讀者感受到馬良的聰慧、善良和正直、勇敢。課文內容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學生們會在讀中分辨善惡,受到教育。
我在教學中重點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把文本看成是一個開放的信息源,通過教師設置的集約型專題,獲取文本中相關的信息,加以分析、綜合,結合自身的經驗最終獲得有用的信息,這樣做充分調動了學生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重構新的認知結構。如《神筆馬良》要讓學生練習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知道馬良學畫畫的目的,了解神筆“神”在哪里。我在教學中就設置了神筆神在哪里?的學習專題。學生初學課文之后,馬上得出:這是要什么就畫什么,畫什么就有什么的神筆。這是學生通過篩選信息后得到的。教師引導之后,學生細致閱讀發現:畫師取畫筆畫搖錢樹,搖錢樹并沒有變真的。于是又將上述結論改為:馬良要什么就畫什么,畫什么就有什么。教師再引導大家交流討論,發現馬良所畫的物品都是老百姓所需要的,而不是馬良自己所要的,于是又把結論表述為:老百姓要什么馬良就畫什么,馬良畫什么老百姓就有什么。至此,學生已調集了課文蘊含的信息,并通過整合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在學生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基礎上,我還安排了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說說如果自己有一支像馬良一樣的神筆,會怎樣
這篇童話是我國著名童話家洪汛濤于1954年創作的。在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曾獲一等獎,作者據此改編的兒童電影《神筆》曾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金質獎章。
主人公馬良是個勤勞、刻苦、有志氣的孩子。他從小失去父母,家境貧寒,靠自己打柴、割草為生。但是,他并有因生活貧苦而氣餒,一心想學畫畫的本領。他每天用心苦練,在沙地上學著描飛鳥,在巖石上學著描游魚。晚上,拿了一塊木炭,在窯洞的墻壁上,復習白天畫過的畫。后來,他終于得到了一支神筆。他用這支神筆畫鳥,鳥就在天上飛;畫魚,魚就在水中游。這事被貪心的財主知道了,要馬良給他畫大元寶。馬良不肯,就被關入馬廄中。馬良畫了一架梯子,逃跑了;又畫了一匹大駿馬騎上它,財主追不上。皇帝要馬良畫畫,馬良不愿意。皇帝就把他打入大牢。馬良畫了座小島,島上畫了株金光閃閃的搖錢樹,又畫了一條大木船,當皇帝和大臣、將軍……坐船去取錢時,大風大浪把他們全都吞沒了。從此,馬良用自己的本領自由自在地為窮苦的鄉親們畫畫,畫出他們所需要的東西:犁耙、耕牛、水車、石磨……
作品評價
洪汛濤創作的童話《神筆馬良》在國內外屢獲殊榮,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文學名著。洪汛濤的童話《狼毫筆的來歷》獲中國作協首屆(1980-1985)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理論專著《童話學》獲全國兒童文學理論評獎優秀專著獎;朗誦詩《愿你也有一枝神筆》獲第二屆上海兒童文學園丁獎“優秀作品”獎;童話《神筆馬良》獲首屆臺灣楊喚兒童文學獎,洪汛濤同獲“特殊貢獻獎”金質獎牌,是首位在臺灣獲此殊榮的大陸作家。
洪汛濤先生的代表作《神筆馬良》家喻戶曉,獲得過國家級大獎和多個國際電影節大獎,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為中國兒童文學贏得了聲譽。洪汛濤先生生前著述頗豐,在兒童文學的各個領域多有建樹。他熱心于兒童文學的推廣,注重兒童文學作者的培養,擔任過全國性兒童文學獎項的評委,并為世界華文兒童文學界的交流做過許多有益的工作。洪汛濤先生為兒童文學事業傾注了自己的畢生精力,做出了杰出貢獻。他的創作追求和理論思考對今天的兒童文學仍具有重要意義。
洪汛濤同志在兒童文學創作、理論、編輯諸方面都有出色的、引人注目的成就,特別是在童話創作、理論上,可說是當代中國童話界一位有膽識、有作為的重量級人物。他在童話方面的所作所為,常常是走在前面的,是一個勇于開拓的先行者。
洪汛濤先生不僅是杰出的童話作家和童話理論家,也是一位頗著成就的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劇作家、雜文家、編輯家,同時又是一位熱心的文學活動家和組織家。
《神筆馬良》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影響最大的兒童文學作品。神筆馬良是浦江籍童話大師洪汛濤創作的文學形象,馬良已經成為中國兒童智慧、勇敢和正義的化身。研究顯示,在1975年年出生的學生中,進入大學以前記憶最深刻,實際上也是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偶像主要有:動漫形象如《神筆馬良》等。
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曾指出:“《神筆馬良》等優秀的國產動畫片,因其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深刻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才直到今天都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曾以《中國童話家·洪汛濤》為題,介紹他稱:“洪汛濤的名字足以和安徒生、格林等排列在一起”、“人們尊稱他為童話大師”。
作者簡介
洪汛濤(1928.4.9—2001.9.22),浙江省浦江縣人。曾用筆名田野、田多野、了的、呂榆等。全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神筆馬良”之父。是與葉圣陶等齊名的中國“童話十家”,畢生致力于兒童文學的創作與研究,為兒童文學事業的繁榮與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神筆馬良課文】相關文章:
神筆馬良課文原文07-22
關于課文神筆馬良的教材理解05-25
簡述神筆馬良的主要內容07-20
小學課文太陽課文原文11-09
《山雨》課文08-03
《離騷》課文12-28
離騷 課文01-25
《豐碑》課文08-03
課文阿長與山海經課文分析09-14
白楊課文原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