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的課文翻譯
引導語:《大道之行也》,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其人認為在大道施行的時候,一定能形成一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大同”社會。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大道之行也》的課文翻譯,歡迎閱讀!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翻譯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而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亦要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所以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去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也有職務,女子亦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只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所以(晚上睡覺)大門都不用關上了,這叫做理想社會。
注釋
1. 選自《禮記·禮運》。《禮記》,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 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之行:之,助詞取消句子之間的獨立性。行,施行
4. 為:是,表判斷。
5.〔選賢與(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與,通“舉”,推舉,選舉。
6.〔講信修睦(mù)〕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信:誠信。修:培養。
7. 獨:單獨。
8.〔親〕意動用法,用如動詞,以……為親,撫養。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個“子”也是動詞。
9. 親其親:第一個親,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親人;第二個親,父母。
10. 終:終老,終其天年。
11. 養:供養。
12.有所養:得到供養。
13.〔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矜,老而無妻的人。矜,通“鰥”。寡,老而無夫的人。孤,幼而無父的人。獨,老而無子的人。廢疾,殘疾人。
14.〔男有分(fèn)〕男子有職務。分,職分,指職業、職守。
15.〔女有歸〕意思是女子有歸宿。歸,指女子出嫁。
16.〔貨惡(wù)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惡(wù),憎惡。 藏:私藏。于:在。貨惡:賓語前置。
17.〔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意思是,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力惡:賓語前置。
18. 是故:即“故是”,可譯為“因此”“所以”“這樣一來”。
19.〔謀閉而不興〕奸邪之謀不會發生。閉,杜絕。興,發生。
19.〔盜竊亂賊而不作〕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亂,指造反。賊,指害人。作,興起。
21. 故:所以。
22.〔外戶〕泛指大門。
23. 而〔是故謀閉而不興〕:連詞,表并列。
24.〔閉〕用門閂插門。
25. 謂:是。
26.〔大同〕指理想社會。同,有和平的意思。
課文賞析
“大道之行也……八年級上冊語文《大道之行也》,講信修睦”為第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這一 句是總提,以下三句是分述。“天下為公”,這是說政權(包括社會財富)屬于社會的全體成員,而不屬于任何個人。“選賢與能”,這是說社會的管理者應出社會 成員選舉產生,選舉的標準是“賢”和“能”,即“德才兼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府當建立良好的關系,要講求誠信以消除欺詐,要崇尚和睦以止 爭斗,使社會保持和平安定。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為第二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其內容可歸納為二個方面: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人人都能安居樂業;貨盡共用,人盡其力。
“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為第三層,是全文的總結。
盡管這個大同計會齊小生產的基礎上小可能實現,但兩干多年以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標,例如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孫中山等都曾受過它的啟發。它是我國社會思想交亡的一份寶貴財富
【《大道之行也》的課文翻譯】相關文章:
《大道之行也》課文及翻譯08-02
大道之行也課文翻譯06-04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譯05-23
《大道之行也》閱讀原文及答案03-04
《寡人之于國也》課文翻譯10-17
魚我所欲也課文翻譯08-22
《魚我所欲也》課文及翻譯10-26
《桃花源記》《大道之行也》對比閱讀附答案06-20
《觀潮》課文翻譯10-14
《塞翁失馬》課文翻譯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