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假如》課文原文

時間:2024-08-06 23:11:57 羨儀 課文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假如》課文原文

  《假如》是一篇文字優美、情感豐富的兒童詩,主要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弱勢群體發自內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博大而純真的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假如課文原文,供大家參考。

  《假如》原文

  《假如》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

  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讓小樹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長,

  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

  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

  畫許多好吃的谷粒。

  鳥媽媽再也不用

  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

  讓小鳥呆在家里

  苦苦等待,餓得哭泣。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

  畫一雙好腿,

  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他再也不會只坐在屋里

  望著窗外的小樹和小燕,

  而是和我們一起

  在操場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戲。

  假如我有一枝

  馬良的神筆……

  《假如》教材簡說

  一位外國作家說: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

  是的,兒童充滿了想象力、創造力,他們希望認識社會、改造自然。在兒童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火山噴發般的力量。雖然他們往往只能“假如”,但是這些“假如”都是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認識,是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假如》一詩,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

  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許多共鳴,也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還可能產生寫詩的沖動。這都要建立在關愛之情的培植基礎上。我們要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啟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

  《假如》課本教案

  學習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的愿望。

  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語境認讀。

  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采用多種方式識記字形。如,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拉-泣、搖-遙、澡-操);用加偏旁的方法識記(寸-尋、良-食、建-健)。

  3.鞏固運用所學的生字。

  (1)組詞運用。糧食、縮小、遙遠、善良。

  (2)遷移識字。教師為學生提供一段新的文字,讓學生從中找出剛剛學過的生字。

  (3)說話應用。將本課所學的生字自編一段話,讓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的生字。

  4.指導寫字。

  書寫前,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本課要寫的八個字,先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和不容易寫好的字,在學生觀察發現的基礎上進行寫字指導。容易寫錯的字有:“哭(少點)、食(最后一點寫成捺)、體(少橫)”。記憶易錯字,可以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如,“一只小狗兩張嘴(哭)”。比較難寫好的字是“操、場”。“操”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寫好,而寫好右邊的關鍵是把上面品字寫好。寫“品”時,三個口要小而扁,要給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場”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的橫折折鉤寫好:橫宜短;第二折要與橫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

  (二)朗讀感悟

  教師或學生講述《神筆馬良》的故事。

  1.讀通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程序:范讀:正字正音,讓學生體會課文感情基調。

  自由讀:熟悉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并讀出適當的語氣。

  復述:用自己的話來敘述課文的大致內容。

  2.朗讀指導。

  詩歌的朗讀講究節奏、韻律的變化,隨著情感的變化起伏,朗讀的語氣、語速、輕重、緩急都要有所不同。指導朗讀要注意的是,重在感悟,不要過分強調聲音形式和技巧。

  這首詩的朗讀有兩個難點:

  一是每段的句式相對一致,朗讀時卻不能一樣,應該有一定的變化。

  二是各段所描繪的對象不同,朗讀時應該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

  突破難點的方法,最好是通過老師的范讀來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的朗讀。重點指導讀好下面的句子。

  (1)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

  這句話在這首詩中出現了四次,可以按下面的提示指導朗讀。

  讀第一次時,起音舒緩一些,停頓長一點,造成一定的懸念。

  讀第二次時,語速加快,形成一種關注下面事物的急切心情。

  讀第三次時,重讀“馬良的神筆”。強調“馬良的神筆”,意思是下面講的事更重要。

  讀第四次時,聲音由重到輕,語速由快到慢。

  (2)“畫一個紅紅的太陽”“畫許多好吃的谷粒”“畫一雙好腿”。

  讀這些語句時,感情也不一樣。第一個是興奮,第二個是喜悅,第三個是沉重。

  3.讀熟課文,背誦課文。

  (三)實踐活動

  課文最后一段,沒有說為誰畫什么,可讓學生發揮想象,仿照課文,說或寫一段詩歌,還可以用圖畫來表現自己想象的內容。

  《假如》教學反思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詩的內容雖然簡單,但字里行間卻充滿了兒童一顆愽大而純真的心,是培養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生活,關愛環境的好教材。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這一課我設計用兩個課時完成。

  一位外國作家說過:“每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對這句話我深有同感,兒童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他們的心靈里,有著赤子般的真情,有著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著成人遙不可及的奇幻。他們在詩歌創作方面具備天資。所以在學習這篇詩歌的時候,我嘗試讓孩子們進行這方面的練習。通過設問:“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還想干些什么呢?”來練習用詩歌中的格式說話。孩子們的回答也非常精彩: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藍藍的天空;再畫一個地球;讓越來越多的人們;有寬敞的環境;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失學的;孩子畫一座美麗的學校;讓孩子們能快樂地上學……

  “我要給……”這句話的練習也同樣有實效:

  如:我要給失學的孩子買一本又好看又實用的書。

  我要給親愛的媽媽倒一杯不冷也不燙的開水。

  我要給沒有頭發的人們畫上又黑又亮的頭發。

【《假如》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小學課文太陽課文原文11-09

背影課文原文02-13

海燕課文原文07-25

散步課文原文03-19

跳水課文原文06-03

刻舟求劍課文原文06-11

《燈光》課文原文06-04

《過秦論》課文原文06-13

白楊的課文原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