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優秀獲獎教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王維的一首古詩,是詩人十七歲時所作的。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獲獎教案
共1課時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小學語文 人教2001課標版
1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理解古詩的意思。
2.體會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并能背誦。
2學情分析 3重點難點
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感受詩句中所表達的詩人的思想感情.
4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
【導入】
一、導學領航
1、在遙遠的古代,當深深的思念、濃濃的鄉愁涌上心頭,許多詩人就用手中的筆來表達內心的無盡思念。今天讓我們來細細地品味一首王維的思親佳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揭示課題。從題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憶,兄弟,感覺到一種思念親人的感情;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山東是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
3、重陽佳節本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可是詩人王維在這一天卻是悶悶不樂的,這是為什么呢?那么學了這首詩我們就知道答案了。
二、自主學習
1、朗讀古詩,注意把字音讀準:
憶 異 逢 佳 倍 遙 遍 插 茱萸
2、課文中的“佳節”指的是什么節日?
3、理解詩中字詞的意思:
憶:________________ 獨:________________
異鄉:________________ 倍:________________
遙:________________ 遍:________________
4、再讀課文,讀出古詩的節奏、韻味。(齊讀、抽讀)
(過渡:王維為什么要思念家鄉親人?他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
三、合作探究
1、詩人當時寫這首詩時內心是什么感受?從哪里看出來?
(詩人很孤獨)出示第一句詩:獨在異鄉為異客。
2、“異鄉異客”是什么意思?你體會到一些什么?
(詩人所處的環境是陌生的,看到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遠離家鄉、無依無靠、舉目無親)
3、口頭填空:讀到這個“獨”字,我就想到:
當詩人身邊的人成群結隊出去看熱鬧的時候,而他卻____________,所以感到____________;
當詩人看到有人約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時候,而他卻__________,更加感到____________。
(指導朗讀)
(過渡語:詩人是如此的孤獨無助,怎能不叫他——(思念),這種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致他寫出了這樣的一句千古名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4、思考:從“倍”字你能讀懂些什么?
(是啊,平日里的思念尚可忍受,然而面對重陽佳節,往事歷歷在目,此時此刻王維的內心該是多么的痛苦啊!)
5、看誰能真正了解王維,想象合理,口頭填空:
詩人居無定所,漂泊他鄉,平日里常常________,如今面對良辰佳節,他更是______________。
詩人舉目無親,無依無靠,平日里常常________,面對今天的良辰佳節,他更是____________。
6、詩人王維在重陽佳節深深思念著家人,那家里的親人是否也在思念著他呢?從哪里看出來?
(朗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字你體會到什么?為什么說“少一人”?
7、想象畫面:你的眼前浮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①如果你就是王維日思夜想的兄弟,你在登高時會怎樣思念自己的兄弟,在心里會對兄弟說些什么?
②哪一位愿做詩人王維,你想對你思念的、同時也在思念你的兄弟說些什么呢?
四、鞏固提升,理解詩意,積累背誦。
1.又一個離家的重陽節,我獨自站在異鄉的窗前,面向家的方向,深情地吟誦著——
2、又一個離家的重陽節,我獨自登上異鄉的高山,回想遍插茱萸的團圓場面,大聲地吟誦著——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短短的28個字,將道不盡的離愁,訴不完的思鄉,曲折有致的鋪展在我們的面前,歷經1200多年,當我們今天再次讀起它的時候,涌向心頭的又豈止是感動?在不知不覺間我們也走進了這濃濃的鄉愁中,今后無論走到哪里,同學們都不要忘記親人,不要忘記故鄉。月是故鄉明,回家的感覺真好!
六:達標測評
(一)、我是拼寫小能手
jiā jié chóng yáng xiōng dì sī niàn
( ) ( ) ( ) ( )
qíng jǐng dú zì huí yì yì xiāng
( ) ( ) ( ) ( )
(二)、我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興(xīng xìng)
1、人們扶老攜幼,興( )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2、東海龍王父子,經常興( )風作浪。
重(chóng zhòng)
3、一年一度的重( )陽節又到了。
4、小紅的體重( )已經達到一百斤了。
(三)、細讀課文回答答問題
1.重陽節指農歷( ),這一天,人們( )。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詩人遠離家鄉的寂寞,思念親人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了重陽節親人登高遠眺的情景。
七、學習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