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賈平凹:“好作品50年后見分曉”
新聞晨報:作為國內文壇爭論最大的作家,賈平凹從來就不缺新聞。剛剛過完50大壽,他的新長篇《病相報告》就面世了。為了能近距離閱讀賈平凹,記者試圖對這位文壇獨行俠進行一次專訪。豈料,遭到了禮貌的拒絕,理由是電話采訪,最容易走形變樣。看來賈平凹被誤讀由來已久。在晨報記者的一再堅持下,他終于答應,完成一次能被真實還原的對話。晨報記者徐穎
愛情更是一種病
晨報記者:當初曾有人建議,把《病相報告》這一書名改成《愛情病》,這樣或許更接近一本暢銷書的書名,為什么最后你沒有改呢?
賈平凹:《病相報告》是我最早想好的一個題目,我覺得還可以。這部小說不僅是談愛情的,而且是通過寫一個經歷了幾十年的愛情故事,通過這線索,來看中國各個時期的社會,由此折射社會問題。
晨報記者:在你的新長篇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愛情更是一種病。你認為現代人的愛情究竟怎么了,生了什么病?
賈平凹:愛情永遠都沒有結論。各有各的說法,每個時期都有它的內容。《病相報告》中的愛情故事是一個很老的故事,年輕人可能覺得很可笑,但這兩個人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卻始終保持著一種崇高的愛情觀。這樣的愛情,讓人到老了仍會有許多回憶,而現在的愛情觀和一些現象,與傳統有區別,有它先進的一面,但越是容易,也就越留不下來,尤其是在人的心靈上,留不下多少東西。
晨報記者:你在后記中寫到,小說與其說是寫老頭的愛情,不如說在寫老頭有病,與其說老頭病了,不如說社會沉疴已久。你對社會變化是否持一種悲觀態度?
賈平凹:我曾經把老人的故事講給幾個單身貴族聽,他們眼圈紅了,哀嘆這個時代再不賦予他們愛了。我想,他們的哀嘆是真實的。過去的年代,愛情在冰與火的煎熬下實現著崇高,但那個時代畢竟過去了。現在不可能再如以前。
“好作品50年后見分曉”
晨報記者:你在寫完《浮躁》后宣布將再不從事《浮躁》類的寫法,而《病相報告》付印時,你又宣布了對《病相報告》寫法的厭惡,這是否表達了你在寫作上一種喜新厭舊的傾向?
賈平凹:這是搞創作常有的現象,就想變化一下。寫完《病相報告》后我再沒有寫長篇,寫的是中篇和短篇,無論理念還是手法,都不一樣了。變很折騰人。但人只有變,才有興趣,才有激情。我當年的創作起步低,基礎差。之所以一直堅持下來,是我知道起點低,就得尋找突破,如果我有好處,那也是我多變。
文學在往前走,新人越來越多,不變就會遭淘汰。但變也不是說變就變。
晨報記者:你的新長篇面世后,有人不明白你為什么要去寫這么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評論界出現了一些質疑的文字,甚至是尖銳的批評,你對此怎么看?
賈平凹:我的寫作是順著我的河流走的,至于評論家怎么評價那是評論家的事了。有的評論家喜歡把作家的作品作為例子歸于他的想法來完成他的評論,但我覺得評論首先面對的應該是創作。一個作家的蓋棺定論是在停止寫作之后,甚至時間更遠。
時空對于作品是最無情和最重要的。我覺得,一部作品是好是壞必須得等50年,半個世紀后還有人讀就是好作品,否則就什么都不是了。
【賈平凹:“好作品50年后見分曉”】相關文章:
賈平凹作品:說話09-26
賈平凹主要作品07-16
賈平凹簡介及作品08-30
賈平凹作品《朋友》04-08
賈平凹作品《名角》10-20
賈平凹作品《緣分》10-03
賈平凹作品經典語錄精選08-17
賈平凹作品《笑口常開》11-18
賈平凹作品《落葉》教案07-23
賈平凹的簡介及其作品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