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詠柳》原文及翻譯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詠柳》原文及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詞釋義
①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③妝成:裝飾,打扮。
④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⑤絳: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⑥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干部分。
⑦二月:農歷二月,正是初春時節。
⑧似:好像,如同,似乎.
古詩今譯
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名句賞析——“二月春風似剪刀。”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征,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擺上的絲帶。在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仿佛沒有什么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并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范之作。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小詩,詩人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內心深處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的前二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是在集中筆墨描寫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嫵媚飄逸的柳樹。
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從整體上寫柳樹,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用碧玉妝扮起來的,用“碧玉”形容柳樹的晶瑩翠綠,突出了柳樹的色彩美。儼然妙齡少女,亭亭玉立,嫵媚婀娜,魅力無限。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絳”是在寫柳枝,詩人將垂掛披拂的柳枝比喻為少女盛裝垂掛的千萬條精美的絲帶,巧妙地寫出了柳樹的輕柔婀娜的盛裝之美。
在第三句中,詩人以疑問的形式巧妙地寫了柳葉兒。“不知細葉誰裁出”,從形態上突出了柳葉精巧細致勻稱的美。這一句同時又與第四句構成一種設問關系。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詩人自問自答,這一問一答,再加上一句形象化的比喻,將詩作由描寫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描寫春風。春風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大自然創造力的象征。它既然能裁剪出細致勻稱碧綠的柳葉,自然也就能裁出嫩綠鮮紅的滿園春色,裁出繁花似錦的整個春天,這就為讀者想象江南“千里鶯啼綠映紅”“拂堤楊柳醉春煙”那般萬紫千紅的爛漫春天提供了一個豐富的想象空間。
從整體上看,詩的前二句詩分別描寫了柳樹的整體形象和千萬條垂掛的枝條,第三句在設問問題提出的同時,又有意無意地寫到均勻細致碧綠的柳葉,三個句子分別寫了柳樹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內容,筆筆有特點。另外,詩人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的表現手法,詠唱了柳樹,贊美了春天,謳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無限創造力。
【古詩《詠柳》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古詩詠柳原文賞析10-31
曾鞏詠柳古詩原文及賞析08-14
春曉古詩原文及翻譯03-28
古詩詠史原文及翻譯07-28
清明古詩原文及翻譯06-03
飲酒古詩原文及翻譯08-19
曾鞏的詠柳的原文翻譯以及賞析08-25
望岳古詩原文及翻譯10-23
勸學古詩原文翻譯賞析11-03
《養魚記》古詩原文及翻譯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