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翰《思吳江歌》古詩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當中,大家應該都接觸過很多古詩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張翰《思吳江歌》古詩,歡迎閱讀!
張翰《思吳江歌》古詩 1
sī wú jiāng gē
思吳江歌
zhāng hàn
張翰
qiū fēng qǐ xī mù yè fēi ,wú jiāng shuǐ xī lú zhèng féi 。
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
sān qiān lǐ xī jiā wèi guī ,hèn nán jìn xī yǎng tiān bēi 。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思吳江歌張翰閱讀答案
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回答。
2.請結合全詩賞析“秋風起兮木葉飛”一句。
閱讀參考答案:
1.表達了作者思鄉而不能歸鄉的遺憾與悲傷之情。
2.該句通過對秋風、落葉的`描寫,交代了寫作的時節,勾勒出一幅凄冷、蕭條的畫面,詩人觸景生情,引出下文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奠定了全詩傷感與落寞的感情基調。
思吳江歌張翰翻譯
秋風起,樹葉飛,吳江的鱸魚鮮又肥。離家三千里,想回未能回。
思念家鄉的愁和恨,怎么也壓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嘆!
張翰《思吳江歌》古詩 2
作品原文
思吳江歌
秋風起兮木葉①飛,吳江水兮鱸魚②肥。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作品注釋
①木葉:樹葉。
②鱸魚:即桂花魚,古名銀鱸、玉花鱸。體側扁,巨口細鱗,身有桂花色紋,肉肥嫩鮮美。
作品譯文
秋風起,樹葉飛,吳江的鱸魚鮮又肥。離家三千里,想回未能回。思念家鄉的愁和恨,怎么也壓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嘆!
創作背景
“八王之亂”初起,齊王對他有籠絡之意,他就更感到不可久留了,“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這首詩當是思歸時即興吟成。即命仆人起駕返家,經過《晉書·張翰傳》、《世說新語·識鑒》等書籍的傳播,對中國文士的思想、生活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作品鑒賞
讀唐宋詩詞,常常會遇到“秋風鱸膾”、“莼羹鱸膾”的典故,這典故就是出自張翰。這首短歌似是最早的七言四句押同部平聲韻的作品,雖然句句用韻,句句有“兮”,未脫楚歌格調,但畢竟是向后來的七絕體式前進了一步。
詩的前兩句“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魚肥”從又一次降臨人問的秋景寫起,引發出對故鄉風物的深沉思念。秋風颯颯,天高云淡,一派佳麗景色。這景色對每一個人應該是一種享受,一種留戀。然而,在動人的佳景后面隱含著一個未曾道出的事實:身在洛陽,千里為宦。這樣寫的是洛陽的“秋風”、“佳景”,念的卻是家鄉的秋日風光,異地風光引起了作者難以自禁的鄉關之思。所以第二句就一下子寫到了家鄉吳江的水,家鄉水中那肥美的鱸魚美不美。一想起家鄉那甜美的水,已使作者心馳神往,更何況從家鄉水中打起肥美的鱸魚做成可口的菜肴,那該怎樣地讓作者心旌搖蕩,甚至于口涎難止。這首詩只提到鱸魚一種。在一首簡短的詩里因受字句限制,撮取其一已可,而這詩與那段動人的佳話互相呼應,則更增加了詩與事共同的魅力。如果再推深一層來看,作者寫此詩的.時候,那種濃濃的鄉關之思是因為對于政治的失望與擔憂而變得強烈的,這里卻拋開對時局和本身遭際的任何感慨,將遠離黑暗官場的深層心理轉化為美食引誘的淺層的生理欲望,這不僅增加了詩的含蓄度,而且因為濃濃的鄉關之思使它具有更為普遍的人生情感與意義。
詩的后兩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明白地點出了故鄉千里未能歸去的“恨”與“悲”,強化了前兩句中蘊涵的情感,卻遠沒有前兩句含蓄深厚,滋味深遠。與上兩句的眼見秋風又起了,秋風吹落了樹上的黃葉,家鄉鱸魚肥美,可自己卻在這遙遠的北方,遠隔數千里,想回又回不去,做著與自己的期望相背的工作,怎么不令人傷悲。可悲的是這種傷悲還無人可以訴說,只能壓抑在胸中。然而,終究是無法壓制了,張翰仰頭向天,發出了長長的悲嘆。[6]其中第三句“三千里兮家未歸”說身在幾千里外的異地,回鄉的心愿難遂。這正是仰天悲的原因。第四句“恨難禁兮仰天悲”是詩前后因果相誶,氣蟄如高山流水,潺潺而進,暢達自然。
作者簡介
張翰(生卒年不詳)字季鷹,吳郡吳(今蘇州市)人。為人曠達不拘,頗負文名。晉惠帝時,齊王罔任為大司馬東曹掾。后見天下大亂,知罔必敗,因秋風起,思念家鄉菰菜、莼羹、鱸魚膾,遂辭官歸吳,卒于家中,年五十七。原有集二卷,已散佚。
【張翰《思吳江歌》古詩】相關文章:
古詩明日歌08-15
《離思》元稹古詩03-23
古詩靜夜思翻譯03-27
古詩荊軻歌原文賞析02-06
感恩的古詩《思君恩》11-22
《離思》元稹古詩鑒賞08-21
描寫冬天的古詩:長恨歌04-01
關于秋浦歌古詩鑒賞08-08
正氣歌文天祥古詩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