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去二三里的古詩朗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詩詞更是多不勝數。 下面小編帶來的是一去二三里的古詩朗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山村詠懷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譯文
到二三里遠的地方,有四五個生著炊煙的人家。
路過六七座亭臺樓閣,周圍有十幾枝花。
注釋①去:指距離。
②煙村:被煙霧籠罩的村莊。
③亭臺:泛指供人們游賞、休息的建筑物。
簡析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動,”二三“虛指數量多,炊煙裊裊呈垂直狀態,“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臺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故事
有一個小孩,牽著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嘴里念叨著“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來,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動手,他的媽媽便喝住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邊的人就不能看美麗的花兒了。”后來,這兒的花越來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一去二三里的古詩朗讀】相關文章:
一去二三里古詩06-17
古詩《一去二三里》09-21
古詩一去二三里09-08
古詩《一去二三里》賞析10-02
古詩一去二三里全文10-20
一去二三里的古詩原文09-18
一去二三里古詩原文09-07
一去二三里古詩全文09-24
一去二三里古詩的意思09-19
一去二三里古詩全文及賞析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