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古詩教學實錄

時間:2024-09-26 05:24:28 古詩 我要投稿

古詩教學實錄

  語文課文中的古詩向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古詩教學實錄,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教學實錄

  一、揭題解題。感受著人文關懷

  (全班齊讀詩題)

  師: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古詩二首。學習學習,要看,要聽,更要用心去悟。今天我們要學習哪兩首古詩?

  生:《涼州詞》和《出塞》。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通過紙。

  師:我怎么覺得是一本書?

  生1:這是書的一頁。

  師:對,書是有厚度的,有的時候,書是一頁紙;有的時候一個動作也可能是一本書;更多的時候人生就是一本書。課前請大家預習了。這兩首詩寫了什么?你了解嗎?

  生:《涼州詞》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寫的,寫的是邊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冻鋈肥翘拼娙送醪g寫的,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用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師:你明白了嗎?你明白了什么?是啊,書讀百遍——(生:其義自見)書不能不讀。接下來,我來考考你們的讀。

  二、誦讀詩文,品味古詩的韻律

  1 學生自由練讀。

  2 指名朗讀。

  師:他讀的時候,我看到有幾個同學也在默讀。誰來說說他讀得怎樣?要實話實說。

  3 學生互評。

  師:說得好,詩要慢慢地讀!安唤毯R度陰山”,剛才他讀什么?聽出來了嗎?讀jiao時,是讓、使的意思;另外,從音律上說也應該讀jiao。這節課,我們就來感受詩的韻律,那就是平、仄。普通話里有四聲,一聲、二聲是平,三聲、四聲是仄。如“老師”,平聲讀長,用橫表示(板書一),仄聲讀短,用豎表示(板書1)。看我的手勢,請跟著手勢練讀。

  師:如黃河,是我國第一長河,請閉上眼睛,用平長仄短的方法邊讀邊想象,那條黃河在流淌。(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練習朗讀)

  4 誦讀詩文。

  師:要讀出平長仄短,尤其是末尾字。

  用多媒體課件出示: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1)指名讀。(學生自發地鼓掌)

  師:掌聲響起,但不能陶醉。何謂羌笛?

  生:我國古代西方羌族人所吹的笛子,是羌族最主要的樂器。

  師:因來的是知音。來的是——(生:朋友)所以吹起了羌笛。

  (2)挑戰讀。

  師:誰再來讀?要敢于接受挑戰。

  多媒體課件出示:

  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3)加上手勢,學生齊讀。

  師:請注意看清手勢。注意朗讀時的韻律。

  師:都讀懂了嗎?這回要求從題目開始,邊讀邊想:這兩首詩中哪些詩句是相同或相似的,在朗讀中找到了,請在旁邊寫下理由。

  (4)學生比較讀。(老師巡視,指導)

  三、古曲渲染,悟詩情蕩滌心靈

  1 學生自由發言

  生:兩首詩中都有“度”。

  師:琢磨琢磨,在這兩首詩中它的意思一樣嗎?

  生:“春風不度玉門關”中,“度”是到的意思!安唤毯R度陰山”中,“度”是越過的意思。

  師:是啊,如果李廣將軍在的話,是不讓胡馬過陰山的,但現在將軍不在,胡馬已度陰山了。玉門關是邊關要塞,多荒涼啊。春風吹不到玉門關外。(板書)

  生:兩首詩中分別有“玉門關”和“漢時關”。

  師:玉門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因此詩中有云:“秦時明月漢時關”。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多媒體出示古時版圖,標注上玉門關、長安和內蒙古的位置,配上古箏曲背景音樂。老師結合版圖講解時代背景)

  生1:兩首詩都有“山”。

  生2:兩位詩人都姓王,都在唐朝,都生活在唐玄宗年代。

  師:開元初是唐朝的鼎盛時期,但經安史之亂后,唐朝逐步走向滅亡,所以說是“秦時明月漢時關”。

  2 配古曲朗讀

  (學生用平長仄短的方法反復練習朗讀,自讀自悟,感悟詩情)   師:聽你們讀,我也想來讀一讀,能不能給我個機會?

  (老師示范讀后,用手勢讓學生感受平長仄短,并伴著配樂朗讀)

  師:玉門關也好,漢時關也好,都是邊關要塞,但卻十分——(生:荒涼),這里只有——(生:荒蕪),這里春風——(生:不度玉門關)。(學生輕輕地讀,發自內心地讀)

  師:這里還是——(生:偏僻的邊塞),從哪里可以看出?

  師:同學們,這里是一片孤城。有的是萬仞山(板書:孤)。在這一片孤城中,駐扎著怎樣的戰士?想想再去讀讀。

  生:戰士也是孤的。

  師:從哪兒看出?

  生:羌笛何須怨楊柳。

  師: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歌詞云:“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下馬吹長笛,愁殺行客見!闭蹢盍,折的是戰士的心啊!(多媒體出示:《折楊柳》配上笛子古曲,老師范讀后學生齊讀)

  師:戰士啊,你還是耍遠行!戰士的愁這時已經有了變化,變成了什么?

  生:勇氣、激情。

  師:所以吹奏羌笛。他們心中有什么?

  生:怨。

  師:怨什么?

  生:見不到自己的親人,怨皇帝的無能!

  師:怎么讀?還在怨什么?

  (多媒體出示)

  出塞二首(之一)

  騮馬新跨白玉鞍,

  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

  師:讓我們敲響鐵鼓。(學生激情投入齊讀,敲打書桌,響聲越來越大)聽到這鼓聲你會怎樣?感覺怎樣?(學生再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戰斗的場面。(多媒體出示黃沙漫天中,將士奮力搏殺的場景,配上鏗鏘的合唱曲)古來征戰幾人回,但是——(生:萬里長征人來還)戰士啊,你活著,還會繼續嗎?

  生:會的。

  師:是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你想對鄉親們說些什么?

  生:雖然這里是“春風不度玉門關”,雖然這里是“秦時明月漢時關”,但是你們的心里想著“但使龍城飛將在”!

  師:親愛的戰士們,怎一個“勇”字了得啊!

  師:下課!

【古詩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古詩村居的教學實錄08-25

古詩草教學實錄10-02

小學古詩教學實錄08-02

白居易古詩《池上》教學實錄11-05

古詩《贈汪倫》的教學實錄07-22

古詩贈汪倫的教學實錄09-21

《贈汪倫》古詩教學實錄07-23

小學古詩詞教學實錄10-17

古詩《贈汪倫》教學實錄10-19

古詩兩首教學實錄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