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如何教會初中學生賞析古詩詞

時間:2024-10-13 07:41:27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如何教會初中學生賞析古詩詞

  詩歌在初中教材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以其獨有的藝術形式受到學生的青睞。但要很好地賞析、品味一首詩,很多初中生由于知識積淀不夠豐厚,對詩歌知識了解不多,就有如遇金山,不知從何而入的感覺。下面一起來看下!

如何教會初中學生賞析古詩詞

  一、知背景。

  即了解詩人在什么境況中創作詩歌的。這包括詩人所處的時候及社會背景、文化氛圍、國運興衰;詩人當時的處境、心境、理想、抱負。感情,直露一點的感受起來不需要過程,但含蓄一點的則需要一定的人生閱歷,沒有一定的背景資料,學生是不容易“感悟”起來的,這種情況就直接由老師提醒。了解了背景,才有利于準備、深刻地理解詩歌中的情感和意境,大多詩歌都是要抒發詩人的主觀情感和塑造詩人的“自我”形象。如賞析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首先要了解詩人張繼因科舉考試落榜,乘船離開長安到蘇州,當時是深夜了,面對眼前的景色,凄清蕭疏孤寂,難以入眠這一背景。弄清楚了它,我們就可以想象、揣摩詩人當時的內心波瀾,感知詩歌的大致意境。

  二、重朗讀。

  朗讀吟誦是學習詩歌的傳統方法,也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詩歌本身具有形之于聲的特性,較其他文學形式更適宜朗讀和背誦。如果一首詩是一塊熾熱的紅煤,那么,好的朗讀就能使它散發出全部的光和熱。好的朗讀吟誦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靜止的詩行行動起來,變成聽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畫面,使我們更快更深地領略到詩歌之美。如《楓橋夜泊》,根據意象組合,可按“二二三”節拍朗讀,且“天、眠、船”押“an”韻,音韻和諧,抑揚頓挫;且知從前面的寫“景”轉入后面的寫“人”;還從語氣中感知“愁”貫穿始終。前兩句朗讀時要略帶感傷語調,語速要慢。“姑蘇城外寒山寺”要稍快,要有驚奇之感;“夜半鐘聲到客船”讀得凄涼而悠長點。注意朗讀時要想象詩中景象,學會體會詩中意境。這些都要從讀中去品,在讀中去悟,在讀中去理解。以讀貫穿整個教學,放飛學生的思維。學生只有讀透了,才容易理解、感悟其中的感情。

  再如朗讀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時,可按照“二二三”的節奏,把重讀音放在“九重天”“路八千”“家何在”“馬不前”等詞上。在朗讀“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時,要注意“云橫”稍微平緩,“秦嶺”開始上揚,“家何在”處達到上揚的頂點,以表現心中的慘痛之情。“雪擁”處又是平起,稍微低沉些,在“藍關”處開始下降,至“馬不前”處降到極點,且“馬”字稍微拖長,“前”字頓收,以表現前途艱難的悲痛。學生在不斷的朗讀吟誦中可感悟詩歌的和諧韻律,受到美的熏陶。

  三、抓意象。

  意象是詩歌創造意境的載體,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它是一個個人物、事、景等,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是一首動聽樂章的“基本構件”。“古詩之妙,專求意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觀物象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是一種富于更多的主觀色彩、迥異于生活原態而能為人所感知的具體藝術形象。只有抓住了意象,弄清其形、色、態、溫、味、聲才能理解認識這些意象與詩人情緒的聯系,寄托詩人怎樣的情思。賞析《楓橋夜泊》,要抓住以下意象:落月、烏啼、楓樹、漁火、寺院、客船,再加上詩題中點明的楓橋和不言而喻的江水一共八個獨立的景物,像一枚枚散落的銅錢似的,“愁”字把它們貫穿起來,使這些景物都帶上了情。正是這一個“愁”字,給這首詩歌蒙上了一層感傷的薄紗,千余年來,令讀者難以忘懷。

  四、會意境。

  意象是意境的組成元素,意境就是意象的集合。意境是各個意象內含的綜合折射,像沙漠中不同溫度的光線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形成神奇的海市蜃樓,不同的音符才能組合成一支完整而優美的樂章一樣,是詩歌的核心和靈魂。欣賞詩歌,一定要從整體上意會,不能片面地理解幾個意象的含義,或把幾個意象割裂開來,把它變成單調的“光線”或孤獨訴“音符”。這樣的話,就會破壞詩歌的“整合”效應。意境是詩歌內涵的最高極限。分析意象組合,從整體上把握詩人抒發什么情思,表達什么夙愿,抒寫怎樣的宏圖壯志。《楓橋夜泊》詩中所描寫的景物帶有的凄清蕭疏孤寂特點,這正與詩人的羈旅之愁相融,抒發了詩人仕途的情緒。原來,詩的思想感情是融入在意境中的,賞析詩歌,如果沒有去品味其意境,就不算讀懂了詩。

  五、思寫法。

  詩歌凝練、含蓄,構思巧妙,手法靈活多樣,賞析詩歌,還得思考其構思和寫作手法。或寫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意象直接組合,或情緒貫穿意象,或時空為序,或情感為序,或化靜為動,或虛實結合,或擬人狀物,或比喻象征。《楓橋夜泊》僅四句二十八個字,在意象中含蓄地表白自己的心跡。對意象冷暖、色彩的對比描寫,可知詩人情緒的變化。在靜物中穿進“烏啼”“鐘聲”,以物寫靜,反襯出午夜的幽靜,寓含旅人心緒的深沉,在意象中流露詩人的情感,可知觸景生情的寫法。

  初中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和對詩歌特點的進一步掌握,可從上面五個方面去學習、賞析,就不會再覺得無從下手、可親而不可及。同時要培養學生的美感能力,教師應利用詩歌教學這塊陣地,充分挖掘和運用教材中豐富多彩的美感,借助大自然和周圍環境所提供的一切手段,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加強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進而去感受美、創造美。

【如何教會初中學生賞析古詩詞】相關文章:

如何賞析古詩詞09-15

小學生如何賞析古詩詞08-26

初中古詩詞內容賞析09-24

初中課內古詩詞重點句子賞析09-13

小學生古詩詞:鹿柴賞析10-10

中秋古詩詞賞析10-10

浣溪沙的古詩詞賞析01-26

古詩詞賞析李煜09-11

谷雨古詩詞及賞析06-13

古詩詞賞析《墨梅》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