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漁家傲范仲淹中考題
漁家傲這是一首大家都熟悉的詩歌,但是這首詩歌曾經作為中考題目你知道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下文關于漁家傲范仲淹中考題,歡迎借鑒!
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首句中的“異”字統領了上闋哪些景物?請用原詞中的關鍵詞語回答。(2分)
“異”統領的景物有:
2.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閱讀“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時在腦海中出現的畫面。(3分)
答:
1.衡陽雁、邊聲連角、千嶂、長煙、落日、孤城。(答出4個景物可得2分)
2.(3分)參考示例:西北邊塞荒蕪蕭索,邊地的悲涼之聲和著營地的號角從四面八方傳入耳中,重重疊疊的山嶂里,長煙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緊閉,舉目望去,一片凄涼。(意象正確,畫面內容描述生動形象且語意通暢,可得3分,如直接翻譯扣1 分)
范仲淹詞作鑒賞
范仲淹的《漁家傲》變低沉婉轉之調而為慷慨雄放之聲,把有關國家、社會的重大問題反映到詞里,可謂大手筆。
范仲淹守邊時,作《漁家傲》歌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歐陽修嘗稱為窮塞主之詞云云。現僅存一首。起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延州的所區域。當時延州為西北邊地,是防止西夏進攻的軍事重鎮,故稱塞下。秋來,點明了季節。風景異,概括地寫出了延州秋季和內地大不相同的風光。作者用一個異字概括南北季節變換之不同,這中間含有驚異之意。衡陽雁去無留意。雁是候鳥,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飛向南方避寒。古代傳說,雁南飛,到衡陽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說: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滕王閣序》)。詞里的衡陽雁去也從這個傳說而來。無留意是說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奮飛,毫無留戀之意,反映了這個地區到了秋天,寒風蕭瑟,滿目荒涼。下邊續寫延州傍晚時分的戰地景象:四面邊聲連角起。起謂邊聲,總指一切帶有邊地特色的聲響。這種聲音隨著軍中的號角聲而起,形成了濃厚的悲涼氣氛,為下片的抒情蓄勢。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上句寫延州周圍環境,它處層層山嶺的環抱之中;下句牽挽到對西夏的軍事斗爭。長煙落日,頗得王維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神韻,寫出了塞外的壯闊風光。而長煙落日之后,緊綴以孤城閉三字,把所見所聞諸現象連綴起來,展現人們眼前的是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畫面,隱隱地透露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
這首邊塞詞既表現將軍的英雄氣概及征夫的艱苦生活,也暗寓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政策的不滿。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好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漁家傲范仲淹中考題】相關文章:
范仲淹《漁家傲》09-15
漁家傲的范仲淹06-29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09-15
漁家傲范仲淹譯文10-26
范仲淹的漁家傲的翻譯05-25
范仲淹漁家傲的意境10-09
范仲淹《漁家傲》賞析11-14
漁家傲范仲淹詩詞09-17
范仲淹漁家傲詩意07-31
漁家傲范仲淹教學設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