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1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熱鬧起來。有的貼春聯,有的放鞭炮,有的給親朋好友送去祝福……全國一片喜慶祥和的.和睦景象。爸爸要貼春聯了,我自告奮勇來幫忙。
爸爸先搬來梯子,把舊春聯揭掉。我則拿出掃把把地上的舊春聯紙屑掃干凈,并用小刀把墻壁刮干凈。在我們倆同心協力下,樓上樓下的墻壁很快就光滑如新了。
接著,我從家里拿出漿糊,有拿出新春聯,把漿糊均勻地抹在春聯背面,然后遞給爸爸。爸爸登上梯子,小心翼翼地移動橫聯的位置。一邊貼,一邊問我橫聯位置貼得正不正。我左看右看,果斷地回答:“正了!”爸爸才將橫聯用力壓緊在門楣上抹平。“迎祥接福”四個大字端端正正擺在我面前。緊接著,我又迅速幫另外的上、下聯抹上漿糊。這下爸爸不用我幫忙校正了,我們倆分別負責上下聯的粘貼。望著煥然一新的門框,我十分得意,搖頭晃腦念起了新春聯:“上聯:春光輝耀家昌盛;下聯:吉星高照人欣榮。橫聯:迎祥接福。”“既然你這么能干,干脆樓上的春聯由你來貼吧。”爸爸說完就悠閑地走開了。留下我一個人目瞪口呆站在那。
說歸說,做歸做。終究我還得單獨做完。我拿出春聯抹上漿糊,登上梯子的時候不免人有些搖晃。我膽戰心驚地伸出手貼橫聯,可是我不知道貼得正不正?遲疑中我靈機一動,按去年舊春聯遺留的痕跡,對準后牢牢貼緊。很快我也將上下聯貼好了。我拍拍手,得意地爬下梯子,忽然一個重心不穩,險些摔下去,還好我扶住墻才穩住,以后可不能魯莽行事了。
貼新春聯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代表在新的一年里辭舊迎新,日子越過越美好。我看著兩副亮紅的新春聯,心里說不出的高興!明年,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勤勞耕耘,爭取更好的成績。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2
過春節的時候,人們都穿著干凈整潔的新衣服。你發現了嗎?家家戶戶的大門也穿上了紅彤彤“新衣服”——春聯。春聯在我的眼中是高雅、博才的象征,著濃厚的`含義。說到貼春聯,我更是喜歡,因為我喜歡兩只手被春聯染得紅紅的。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弟弟一起貼春聯,我不僅見識了一幅幅有著深刻含義的春聯,還知道了一些關于春聯的知識。
天快黑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準備貼春聯。“好多的春聯啊!”爸爸讓我先幫他們分類。我在那分類,爸爸一本正經的說:“來我給你們講講關于春聯的知識吧!”他接著說:“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在唐詩中有許多對聯,但對聯成為一種文學表現形式有這樣一個故事.公元964年春節前夕,后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上題寫對句,以試才華。可是,當群臣們把對句寫好給孟昶過目時,孟昶都不滿意。于是,他親手提筆,在“桃符板”上寫了:‘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用紅紙寫春聯始于明朝。春聯的種類可多啦,有街門對、屋門對、大春條、短春聯。每一副春聯都有橫批和一個“福”字,還有斗方和隱蔽單貼、門心和抱柱。”爸爸得意揚揚地說完這些,機靈一動,又說,“就有你幫對聯找家吧!”我信心十足地說:“沒問題!”
春聯找家開始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肯定是貼在灶王爺旁的。“讀書破萬卷,落筆超群英”。一定是書房聯“烹調應從儉,包涵莫鋪張”這是哪的呢?哦,是廚房的。“招財進寶”應貼在最顯眼的地方……沒過多久,我幫全部的春聯都找到家了。
今天貼春聯,真把快樂和知識都“一網打盡”呀!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3
春節是中國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象征著家人團圓,人民團結,國家興旺。
春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弟弟一起到超市里去買一些年貨。超市里的人真多呀,都是準備年貨的。我和爸爸去買一些干貨,如花生,瓜子,開心果,碧根果,松子。爸爸裝好,我就拿去沖。媽媽和弟弟去買了一些菜。買好了,我們一起又到樓上去。媽媽說給我們買一些吃的。我和弟弟挑了一些餅干薯片,面包,紅薯干等等,爸爸又買了好多話梅。買的差不多了,我們準備下去回家了。弟弟又挑了一些橘子。又買了一些香梨。和香蕉。還有大西瓜。滿滿的一大推車。
爸爸又買了好多炮竹。又給我們買了好多小孩子,玩了各種各樣的炮竹,有旋轉的,有彩色的,還可以沖天的。還有的會叫的。爸爸問店員又買了幾個開門炮,真是好看極了。走到別人家去玩都是在殺鵝,過年了就是不一樣。有的`在貼春聯。還有的剁肉,香味撲鼻。
守歲是我最開心過的。新的一年一到,我們開始去給長輩拜年,長輩就會給我們壓歲錢,用紅包包著。錢不分多少,表示長輩對我們的祝福。
我來給你們講一講夕的來歷吧,以前有一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年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來了一個神仙,叫年,他告訴人們夕怕紅色和炮竹。在臘月30成功地殺死了夕,于是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貼著紅色的春聯,燃放炮竹來驅除夕,以求一年的安寧,這種習俗之后越傳越廣,最后傳承了下來,所以這一晚,叫做除夕。
不說啦,我要趕緊出去放鞭炮了,弟弟在叫我呢!
過年真好!可以吃好多好吃的,還可以放鞭炮。可真美啊!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4
新年的腳步聲漸漸走近,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除夕這天,大街小巷都充滿歡聲笑語,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除夕這天,是人們最忙但也是快樂的一天,下午,我跟媽媽從集市買來了春聯,很鄭重地拿來剪刀、膠帶等東西。幫忙貼春聯啦。
大家知道春聯是什么嗎?春聯最初是叫做“桃符”,在周代時出現,桃符是指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后漢書·禮儀志》有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到了五代時,西蜀的宮廷里出現了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的事。《宋史·蜀世家》有記載:“后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筆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第一副春聯。到了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就有描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只不過不同的是由桃木板改成了紙張——春貼紙。直到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此后春聯沿習成為了習俗,源遠流長。
新年嘛,當然要除舊迎新啦,所以要把舊的.春聯先用手撕下來,舊的春聯好難撕啊,我用小刀、水、抹布等對付它,終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把它給除得干干凈凈的。我把膠帶撕開,撕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后想貼在春聯上,但問題來了,“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我丈二摸不著頭腦,爸爸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他說:“春聯講究平仄,平是一、二聲,仄是三、四聲。一般上聯的最后一個字是仄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是平聲哦。”“哦”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最后幫助爸爸把春聯給貼好啦,紅彤彤的對聯充滿喜慶,它寄托了我們對新一年美好的愿望。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5
要論起我的好朋友,從幼兒園到現在小學五年級有很多很多的,但我最要好的朋友,要數我們班上的吳泊靜了,從幼兒園開始,一條友誼的鏈子就把我們拉到一起了,可以說,我上學以后,幾乎和她是同班同學,所以我對很了解,她瘦瘦的,中等個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一張嘴巴能吃會道,但嘴唇不是很紅潤,而是干巴巴的,皮都起皺了,一看就知道她不喜歡吃水果。
有一天,我和吳泊靜走在一起,突然她走開了,我以為有什么事就也跟著去了,只見她跑到小賣部前,問:“這個橡皮多少錢?”“五角。”店主回答說的。于是她掏出錢買了一塊橡皮,我莫名其妙問:“你不是還有橡皮嗎?怎么還買呢?”“不告訴你。”我一再催她告訴我,她才說:“我家附近有個小女孩,特別可憐,她的爸爸媽媽都出去打工了,她和她弟弟就靠她們爺爺奶奶那微薄的工資養著,她頭上扎辮子用的皮筋都是用那種粗糙的毛線做的,她現在眼睛不是那么有神,從眼光里發出的是一種猶豫的眼光,本來他們倆個是很幸福的.,她爸爸媽媽開了一家公司,沒想到倒閉了,只有去打工……”吳泊靜把她們的遭遇講給我聽,“那個女孩和她弟弟共一支鋼筆,他們也沒有圓珠筆,鉛筆只剩下一點了也要堅持寫完,今天我給她買了橡皮,明天我給她買支帶圓珠筆的鋼筆。”我突然也想捐獻點什么,可我沒說。
第二天,吳泊靜果真買了一只圓珠筆的自動筆的,我說:“昨天那處橡皮她收了?”吳泊靜點點頭。下午回家,吳泊靜又把筆給了她。
她這種樂于助人的品質我佩服,所以那條友誼的鏈子拉得更緊了。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6
春聯的肇始,首功當推后蜀少主孟昶。他寫的“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的佳句,以“史上第一聯”而名揚青史。明朝時太祖朱元璋不但要求過年時“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幅”,而且還微服私訪、很抓落實,甚至親自為一屠戶寫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從此,過年貼春聯得到了較大普及。每當除夕來臨,家家戶戶紛紛購買春聯,有的還親自揮毫潑墨,將家宅門戶裝點一新。
小時候,逢年過節,母親讓我拿上紅紙去村子中一位學董先生處寫春聯。學董是一位老先生,鼻梁上架著一幅圓圓的很是考究的'石頭鏡,聽人說,先生是位老秀才。我畢恭畢敬地請學董寫字,先生也不推辭,總是一副樂哈樣子。看老先生疊紙,然后裁紙,只覺得先生真有學問。然后我做一些輔助工作,老先生便開始龍飛鳳舞地寫了起來。那剛勁、瀟灑的毛筆字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先生一邊寫,我一邊小心翼翼將寫好的上下聯放到合適位置,另外還要讓墨跡自然風干,不要污損了對聯。看著那遵勁有力的毛筆字,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我們經常可以看見,有些人家門上貼的對聯字有些稚嫩,大小參差不齊,筆畫橫斜豎歪,可字里午間流露出的還是喜慶的韻味。現在人們時興買成品的對聯,當然也有寫的,紙也有講究,不當用上了灑金、描金暗紋的紅紙或生宣紅紙,在店里還可以買到裁制精良的對聯專用紙,上面印著金色的各種吉祥圖案。請書法高手寫出來的對聯,貼在門上那藝術的味道油然而生。
到了年三十這一天,妻子在伙房忙碌著年夜飯,貼對聯的事常常是由我和女兒去做的。我站在凳子上去貼,女兒負責校對上下聯、左右高低、遞膠帶等活計。父女倆邊貼邊聊著天,有時還會對對聯的內容作一番品賞。對聯貼好了,在門前放上一掛鞭炮,妻子出來到門前欣賞起對聯來,讀著對聯的內容,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全家頓時沉浸在了一種和睦可親、其樂融融的幸福氛圍之中。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7
“喜叮鈴鈴——叮鈴鈴。”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的姐姐像個活鬧鐘似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她竄進我的房間,一邊尖聲尖氣地說:“陳連剛,我的弟弟,快起床吧!”一邊還拍打著我的臉蛋。還在熟睡中的'我當然不會給她好臉色:“哼,真討厭。”說著,把頭往下埋了埋。突然聽到了爸爸的腳步聲,一個激靈跳了起來,風風火火地把衣服穿好,這時,爸爸也進來了,說:“快來幫我貼春聯。”說著便下了樓。我聽了,打著哈欠很不情愿地下去當“小二”去了。
爸爸早早準備好春聯,我一手拿剪刀,一手拿著膠布,跟屁蟲似的隨著爸爸東跑西顛。可是貼春聯卻又把爸爸這個“老手‘給難住了。說來真巧,爸爸拿的春聯不管哪個先讀都很順口,爸爸急忙去找姐姐,姐姐卻擺擺手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然后進屋去和電視“奮斗”。爸爸又問我怎么貼,我讀了一讀,嗨,還真就把我難住了,但我還是裝出一副學富五車的樣子,摸了摸腦袋而后裝模作樣地看看了,隨手指了一個。這時,奶奶剛巧從廚房出來,看見這一情形,逗趣地說:”我家陳連剛長能耐了呀,以后春聯就讓二子貼吧!聽了這話,我得意地直哼哼,而后搖頭擺尾地去幫爸爸了。快,給我一塊膠布。“我一時不適應用大膠布,一不小心把撕下來的粘起來了,手忙腳亂地弄著,爸爸著急了,著急下來弄了一塊,我也學著爸爸樣子又弄了一塊,遞給爸爸。爸爸往后走了幾步,沒歪,又繼續把春聯貼完。我呢。總是表現得手忙腳亂的,不是膠布的“頭”又沒了,搞得滿頭大汗。
終于,春聯貼好了,我擦了擦汗,看到那一片紅的家中,頓時感受到了春節那紅火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8
今天是除夕,也是辭舊迎新的日子,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包餃子,放鞭炮,我們家也不例外,個個忙的不可開交。于是,貼春聯的任務便交給了我和表姐。
因為我是第一次學貼春聯,所以,不太會,便請教了經驗豐富的'表姐。只見表姐先挑了一副春聯,上聯是“春風入喜財入戶”,下聯是“歲月更新福滿門”,橫批是“新春大吉”,我知道每過春節都會貼春聯,但不懂春聯的意思。
于是,便問表姐,她說,“上聯的意思是:春天的微風吹拂著每個人的笑臉,把財富收進了家中。下聯的意思是:隨著歲月的變遷,通過辛勤的勞動,一定會五谷豐登,福星高照。橫批的意思是: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事事如意。”聽了姐姐細心地講述,我終于知道了春聯還代表著那么多的含義。
聽完以后,我們便忙著貼起春聯來,我幫忙扶著春聯,表姐撕開了一大段透明膠布,然后,又分成了一小段,貼在手上,再看看春聯貼正了沒有,一切OK后,這才放心的把四個角都貼了起來。接著,又把下聯和橫批都完成了,貼完后,我把整個步驟在心里又重新做了一遍。
看到這兒,我便心急如焚地干了起來,可當我到看的時候,卻忘了,直接貼了起來,結果,春聯是歪歪斜斜的。看到這一幕,我不由得感到可笑,正巧,被爺爺看見了,笑聲又帶了一群人,唉……果然我少不了嘲笑,可正當我重新貼時,春聯又被我這小馬虎給弄破了,最后,經過我和表姐認真的修改,好看了許多。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多學一學,多看一看,就會有想不到的驚喜。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9
每年過年,我們家都會回農村過年,而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這是習俗,也是習慣。
對聯,又稱楹聯,俗稱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
走在鄉間小道上,我敢保證,只要有人家,就會有春聯。吃完飯,在村里到處走走,看看春聯,品味品味,絕對也是一種享受。如今的農村,鄉親們的文化品位水平確實提高了不少,甚至還有自家撰寫的頗有個性的春聯,市場上買回來的也都十分新穎,幾十戶人家沒有一戶的春聯是重復的。有幾首至今難以忘懷:春雨絲絲潤萬物紅梅點點繡千山橫批:春意盎然;大地流金萬事通冬去春來萬象新橫批:歡度春節;大順大財大吉利作文/新春新喜新世紀橫批:萬事如意……
這些春聯洋溢著清新、典雅、古樸、率真的.韻味。春聯似畫,春聯似詩,分明顯示著家鄉人的氣質和文化底蘊!
春聯是對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祝福,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除夕夜,家人們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少不了的是祝福,團年飯,大家坐在一塊兒,舉杯歡慶,少不了的也是這份祝福;大家一起在家門前貼上春聯,這也是對家人的一種祝福;春聯離不開祝福,祝福離不開春節,春聯與春節本就是一對。
春節貼春聯,過年送祝福,團團圓圓,幸幸福福,一副小小的春聯卻蘊含著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這就是我的年味,我的年味盡在春聯中:銀蛇勁舞狂歡日金榜題名會有時橫批:學業有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學業有成,事事順心。
同時,我也在渴盼著在明年春節的假日里,再次享受品味春聯的樂趣!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10
每逢春節,中國民間家家都要貼對聯,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這不,剛過農歷臘月小年,姥姥就張羅著要買對聯、貼對聯。我越想越覺得好奇,對聯有何寓意?起源于何時?于是便上網查詢。
我仔細查看,對聯的學問真不少呢!原來,對聯也叫春聯、楹聯。首先,對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分為上聯、下聯、橫批。對聯的文字特殊,要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其次,對聯的寓意深遠,或祝福祈禱,或贊美慶賀,或哲理言志,或向往祝愿……史書記載,對聯起源于宋朝,興盛于明朝。對聯最早的雛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畫的神像,用來驅穢辟邪。后來,演變成為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幾經演變,形成了流傳到現在的對聯。新春之際,貼春聯,不僅為節日增加喜慶的氣氛,而且表達了人們辟邪除災、辭舊迎新、祈祥納福、普天同慶的美好愿望。
說到貼對聯,也很有學問。那天,姥姥買來了一副對聯,我和弟弟搶著要貼。媽媽先在門框抹上膠,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幅,正要去貼,忽然想起:貼對聯十分講究,一般來說要看對聯文字的.尾音:“上聯仄聲貼在右,下聯平聲貼在左”,千萬別貼反啦!我仔細一看:“萬事如意財興旺”,這肯定是上聯;“鼠年順心福臨門”,這肯定是下聯了。橫批是:“恭喜發財”。姥姥買的這副對聯還真是吉祥如意呢!我拿起上聯,先把上方的膠粘牢,然后,把剩下部分的膠粘牢。最后,把上下的兩邊用勁捋一捋,貼好了!我照樣貼好了下聯,又把橫批貼在門框正上方。看著自己第一次貼的春聯,心里真高興!
中國的傳統民俗,豐富多彩,源遠流長。貼春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是中華民族的寶藏。庚子鼠年的春天到了,我衷心祝愿祖國:“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得輝。”衷心祝愿親人:“和順一門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11
今天是除夕,到處一片忙碌的景象。吃過早飯,我們跟外公去趕集,買了許多煙花爆竹。回到家就聽見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響,我站在門口,看見幾個淘氣的小男孩正在燃放鞭炮。“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賀大家新年好”……聽,鄰居家的小妹妹正在唱歌呢!聽著聽著,我也情不自禁的跟著唱了起來。就在這時,突然飄來一陣香氣,我尋著香氣來到廚房。噢,原來是舅媽正在包餃子呢!再一回頭,就看見舅舅拿著春聯一邊走進來,一邊喊道“貼春聯啦!貼春聯啦!”。我聽了很興奮,趕緊帶著剪刀、膠帶走到門口等候。
姥爺家住的是北方地道的四合院,我和爸爸負責貼大門,舅舅和表哥負責貼堂屋、廚房的門窗。我小心翼翼的'打開春聯,挑選出上聯遞給爸爸,忽然發現門框太高了,根本夠不到上面。怎么辦呢?我想了想,只好搬來一張椅子,讓爸爸踩著椅子,不一會兒功夫,上聯、下聯、橫批全貼上了。這時,媽媽走過來,我趕緊上前問道:“我們貼的怎么樣啊?”。“左邊不錯,右邊有些低了”媽媽笑呵呵的回道。我和爸爸立刻將右邊調整了一下,再請媽媽幫忙審視一遍。媽媽認真的看了看然后說:“這回兩邊一樣,很對稱,干得不錯!”哇,太棒啦,我們任務圓滿完成了,偷偷瞥一眼舅舅和表哥,見他們還在手忙腳亂的貼著,我淘氣的向表哥吐了吐舌頭,以此炫耀一下!
姥爺看著貼好的對聯,也連聲稱贊,還興致勃勃的跟我講了許多關于對聯的知識。當然我也毫不示弱,當即背起了偉大詩人王安石寫的詩。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觸摸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次的貼春聯活動真的很有趣,不但讓我學會了自己動手,體驗了濃濃的民俗,同時也收獲了許多快樂!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12
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大掃除、吃團圓飯、守歲、拜年……而今天我想跟大家說說貼春聯。每年家家戶戶都會把自己餓新春聯貼在門上,既代表美好的寓意,又顯得喜慶。我們都會吟“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可你們知道最早的春聯是什么嗎?我記得應該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真是對仗工整,愿望美好啊!
這次我也參加了我們全家的貼春聯活動。首先,我們來貼大門。辭舊迎新,我們先把去年貼的春聯撕掉,然后貼上新的。我是打下手的`,給爸爸搬來了椅子,準備好剪刀和膠帶,然后指揮到“往左邊一點……不對,再高一點……好啦,這下都對齊”,看著爸爸新貼的“迎新春吉祥如意,賀佳節富貴平安”,我覺得滿意極了。然后,我們又去貼后門。后門的對聯是我從南京帶回老家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不是專門說給我們小學生聽的?
其實,我覺得貼“福”反而比貼春聯更有意思。在我們老家,貼正福和倒福也是有講究的。在大門口的時候,我準備貼一個倒福,被把爸爸打住,說:“大門口可不能把福貼倒了,必須貼正福。”于是,我按照爸爸的方法貼好了。到后門,我正準備再貼一個正福德時候,奶奶又說:“貼倒的好,福到了嗎?”這可把我弄暈了,一會兒正,一會兒倒,究竟是為什么啊?我現在還是沒有弄明白。
除夕,我們這兒還要祭拜祖先,就和《尋夢環游記》里的一樣,但是我們燒的是紙錢和元寶;之后,我們會把做好的飯菜端到祭祀臺,到門口叫逝去的親人回家吃飯。我們還要一拜、二拜、三拜,心里還可以默默地對他們說說話,許許愿,請他們保佑我們。
這就是我們靖江部分春節習俗,不知道你們老家的呢?哦,對了,我還有一件事沒有說,就是“春節快樂”!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13
“喜叮鈴鈴——叮鈴鈴。”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的姐姐像個活鬧鐘似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她竄進我的房間,一邊尖聲尖氣地說:“陳連剛,我的弟弟,快起床吧!”一邊還拍打著我的臉蛋。還在熟睡中的.我當然不會給她好臉色:“哼,真討厭。”說著,把頭往下埋埋。突然聽到爸爸的腳步聲,一個激靈跳起來,風風火火地把衣服穿好,這時,爸爸也進來,說:“快來幫我貼春聯。”說著便下樓。我聽,打著哈欠很不情愿地下去當“小二”去。
爸爸早早準備好春聯,我一手拿剪刀,一手拿著膠布,跟屁蟲似的隨著爸爸東跑西顛。可是貼春聯卻又把爸爸這個“老手‘給難住。說來真巧,爸爸拿的春聯不管哪個先讀都很順口,爸爸急忙去找姐姐,姐姐卻擺擺手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然后進屋去和電視“奮斗”。爸爸又問我怎么貼,我讀一讀,嗨,還真就把我難住,但我還是裝出一副學富五車的樣子,摸摸腦袋而后裝模作樣地看看,隨手指一個。這時,奶奶剛巧從廚房出來,看見這一情形,逗趣地說:”我家陳連剛長能耐呀,以后春聯就讓二子貼吧!聽這話,我得意地直哼哼,而后搖頭擺尾地去幫爸爸。快,給我一塊膠布。“我一時不適應用大膠布,一不小心把撕下來的粘起來,手忙腳亂地弄著,爸爸著急,著急下來弄一塊,我也學著爸爸樣子又弄一塊,遞給爸爸。爸爸往后走幾步,沒歪,又繼續把春聯貼完。我呢。總是表現得手忙腳亂的,不是膠布的“頭”又沒,搞得滿頭大汗。
終于,春聯貼好,我擦擦汗,看到那一片紅的家中,頓時感受到春節那紅火!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14
過春節很熱鬧,讓我最感興趣的莫過于貼春聯了。
大年初一吃完早飯,我們一家人一起貼春聯。我和弟弟性子比較急,拿著粘好雙面膠的上聯就往門左邊貼,眼看那春聯就要與門完美結合了,老爸眼疾手快,一把搶過春聯:“不對,不對,你們這樣貼不對!”我們一臉茫然:“我們拿的是上聯,沒錯啊?”只見老爸將雙手放在背后,裝出一副學富五車的老學究一樣,搖了搖頭:“唉,這并不是上聯與下聯的問題,只怪你們才疏學淺,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這上下聯的貼法課時很有講究的----在古代,人們看書時都是按照從左往右豎著看的,所以他們的春聯也自然是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這是不可以亂貼的,你們明白了嗎?”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我們明白了!”我們一邊按照老爸的話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一邊暗自慶幸剛剛差點犯下的錯。
可老爸好像還意猶未盡,興奮的對我們說:“春聯的故事還有很多,你們還想聽嗎?“能有才子親自為我們講解,我們自然求之不得!”我連忙拍老爸的.馬屁。只見老爸推了推鼻梁上肯本不存在的眼鏡,又繼續說:“貼春聯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的過年習俗之一,他可以保佑全家幸福安康,平安快樂。貼在門上,可防妖怪入侵,還可以祛病消災,辟邪等等。此外,春聯還叫‘桃符’‘門神’等等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撕去舊聯,換上新聯,正如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所說‘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這個意思。”我們聽了仿佛撥開云霧見青天,對那小小的春聯有了重新的認識。
想不到小小的春聯還有這么多講究,真讓人大開眼界,同時也贊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只可惜,我知道的太少了,看來以后還得多看書學習啊!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15
往年過春節時,我總發現,不少人家門上的“福”字都倒貼著。今年貼春聯,我“當家作主”,把鮮紅的“福”字堂堂正正地貼在我家的.門上!
年三十那天,爸爸貼春聯,我當助手;奶媽邊包餃子,邊:兼任“我和爸爸的“顧問”。剛貼完門聯,“顧問”就提醒我們:“別忘了,“福”字倒著貼!”我問:“好好的“福”字,為什么偏著倒著貼呢?”奶奶笑了:“小豪,你沒聽人家說”福倒(到)了”嗎?圖個吉利唄!”爸爸是個老好人,他邊抹漿糊邊說“漿糊話”:“倒著正著都是“福”,就聽老人家的……”說著,他拿起“福”字,就要倒著往門上貼,“慢!”我學著港臺電視劇中人物的動作、腔調,攔住了爸爸,“待我向奶奶問個明白。”爸爸住了手,“行。聽誰的都是“福”。“怎么不貼啦?”“顧問”粘著兩手面粉,遙控指揮,“貼,倒著貼!”我急了,嚷起來:“奶奶,您這是迷信!”“胡扯!”奶奶一翻眼,“大年小節的,小孩子家,不要亂說!貼,給我倒著貼……”只會“糊”的爸爸向我做了個鬼臉:“倒貼就倒貼……”
“慢找!”我攔住爸爸,急中生智,給奶奶來個將計就計,“奶奶,您想想:“福”倒著貼,不就是“福到頭”了嗎?我沒意見,反正“福到頭”不怎么吉利。”“嗯?”奶奶一愣,連餃子都忘了捏了,自言自語道:“福到頭了,不就是沒有”福“了嗎?嗯……”“奶奶,”我乘機反守為攻,“這”福字朝上,全年順當;福字不歪,財源進來。您說,是倒貼……”“讓你當回家,作回主!”奶奶笑了,向我爸爸指揮手,“正貼,正貼……”
【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相關文章:
(經典)春節貼春聯作文11-18
春節貼春聯的作文10-14
春節貼春聯作文10-28
春節作文貼春聯08-18
貼春聯作文[經典]10-27
貼春聯作文(經典)04-17
貼春聯的作文05-07
貼春聯作文08-13
貼春聯的作文08-27
貼春聯作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