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后感匯編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弟子規》讀后感1
在現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在自己的父母身邊,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養家糊口,背井離鄉,遠離自己的父母,父母的這種親情正在慢慢淡化!父母對我們的愛,永遠都在。聽到你在外面過得很好的時侯,他們很高興,逢人都說。要是遇到什么麻煩時,父母都會擔心的不得了,睡不著覺!為了讓我們娶上媳份兒,操心至極!所以,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
但是,現在我們很多人,卻忽略了父母的愛,認為父母總是杞人憂天,嘮嘮叨叨,總會跟父母產生不一致的看法,甚至認為父母不愛我們了,這個時侯,我們還會如何去孝敬父母呢?弟子規告訴了我們答案。不管怎么樣,我們聽從父母的意愿是對他們的尊敬,我們應該更加寬容,體諒得照顧父母。對他們要有耐心,父母健康的時侯,我們會很自然的孝順父母,父母真正生病了,需要我們照顧的時侯,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做到耐心,孝心呢?
父母也有犯錯的時侯,我們做子女的要幫助他們改正,對他們的不良嗜好,我們有責任去幫助他們,這也是一種孝心。但是一定得講究方法。
父母漸漸老去,我們也有自己的壓力,不管怎么,珍惜現在,珍惜與他們的每一刻。
做人就是得這樣,聽父母的話,正所謂“不聽父母言,吃虧在眼前。”由此,我們也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了我們許多道理,關心,照顧了我們一輩子。讓我們也關心他們一點,尊敬他們一點,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回報父母的這份情。
《弟子規》讀后感2
看了《弟子規則》這本書受益匪淺,看的時候深深被它吸引。
弟子的規矩分為八個部分:總序,進則孝,出則孝,誠則信,兼愛大眾,仁則不遺余力學文。這本書講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你可以從我這里感受到。
我妹妹暑假回來了。我和姐姐半年沒見面了。我們一見面就抱在一起,但沒幾天,我們又像往常一樣吵架了。媽媽自然不高興,一直在批評我。如果我和妹妹不吵架,和睦相處,全家人都會幸福,爸爸媽媽也會幸福,他們的孝心自然會表現出來。
《不遺余力學文學》里說,盲目讀死書,不可能是真正有用的人。但是不看書做是不對的。孔子寫的`《論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看了這本書,收獲很大,就是明白了怎么做人,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家一定要孝順父母。我不能讓他們擔心。我必須告訴他們什么是好的,并與他們分享。如果他們生病了,要好好照顧他們。與兄弟姐妹相處融洽。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穿著整潔干凈。我們應該遵守諾言...如果我們理解它并遵循它,我們就會取得偉大的成就。
弟子規矩讓我明白人生真諦!
《弟子規》讀后感3
每當我讀起《弟子規》,我就忘記不了,那是媽媽教我的那句話:“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句話是讓我們首先學會的就是孝順,是感恩父母、老師及身邊所有幫助你的人。學習《弟子規》,我想它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我們要愛周圍所有人,要愛這個世界。
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完美的世界。記得小時候媽媽在家教我們的是《弟子規》,學習《弟子規》,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我們要時刻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包容之心,善待自己也時刻善待他人。與人為善,也與己為善。在我的暑假里,媽媽還教了我《笠翁對韻》、《論語》、《朱子家訓》、《禮運大同篇》等經典。通過抑揚頓挫的誦讀,我的記憶力、樂感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我看來,《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范。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范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們出生于這個年代的人,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特別是現在,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孝親尊師,與人為善”,《弟子規》教人“孝信”的本意便在于此。
《弟子規》讀后感4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此書原名《訓蒙文》,作者李淑秀是清朝康欣年間的秀才。這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遵守的守則規范。
本書分為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學文、總則六個小標題,每一個都講述一個道理,每一句都描繪一篇孝敬故事。這些故事都很令人感動。
有一天,老媽喊我叫我幫她收衣服,我卻沒有回答。因為我正在玩一個游戲的后一關,如果放棄了,前面的二十九關都白打了。但當老媽喊到第二遍:“王昕,來幫媽媽收衣服!”時,我突然想到前幾天剛剛讀的《弟子規》小標題“入則孝出則悌”中的一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想到這,我才二話沒說,“嗖”的'一下來到老媽面前,把老媽手中的衣架和鉤子搶到手中,收起衣服來。看到老媽一臉開心又無奈的表情,我心中也漸漸笑了起來。
我告訴你們,孝敬父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不僅父母開心,我們自己也會感到快樂。所以,大家也一起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弟子規》讀后感5
這個暑假,大隊部給每位同學布置了一項任務,就是寫一篇《弟子規》的征文,于是,我讓媽媽買了一本《弟子規》。仔細閱讀起來,《弟子規》講的是怎樣做一個真人君子,怎樣為人處事,做一個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怎樣尊老愛幼。里面的一句句話語里,都有一個個大道理,如: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讓我們聽父母的話,孝敬父母,遵重長輩,讓我最受教悔的是孝子王祥,王祥經繼母經常在他的父親面前說王祥的壞話,因此,父親不再像以前那樣寵愛他,并讓他天天地干粗重的活,折磨他,但王祥對繼母卻毫無怨言,而且侍奉她更加的周到細致。真孝順啊!有時候媽媽喊我有事,我裝聾作啞,愛理不理。有一次,我做錯了事,媽媽過來教訓我,我就跟媽媽吵了起來,看看王祥,他的'繼母這么對他,他都周到的孝順父母,而我,卻為了一點小事和父母吵吵鬧鬧,連王詳的一點也比不上,王祥為了繼母想吃魚,在冬天不顧天寒地凍,下水捉魚,還有一次他繼母想吃烤熟的黃雀,來刁難,于是王祥就想盡方法,千辛萬苦,王祥的真心感動了上天,蒼天成全了他,王祥才捕捉到一只黃雀,而且親自燒烤,雙手拿給繼母吃。王祥因此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孝子。
我要向王祥學習,愛父母,尊長輩,保護弱小,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做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后感6
談到珍愛生命的時候,我們總不會忘記強調,是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可貴的生命。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總是忘了賦予我們生命,無私哺育我們成長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愛與關心,是因為他們的悉心照顧,我們才能夠在一個優異的.環境下茁壯長大。
這些天不知怎么的我把書房里的《弟子規》拿來翻了翻。當我看到“入則孝”的時候,我心里涌起了陣陣好奇與疑惑。“入則孝”說的是回到家就要孝順父母嗎?我好奇地查了查資料,果然就是這個意思。在孔夫子那個年代就開始講究孝道,對于受到父母的愛越來越濃的我們怎么能夠不去做一些孝順父母的事了。
生命誠可貴,而這可貴的生命是誰給與我們的呢?這一切都是父母給與我們的。他們不但給了我們生命,還把我們養育成人。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父母呢?是的。一個聲音肯定的回答說。那我們應該怎樣去感恩父母呢?按照《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吧。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意思就是冬天要讓父母親穿的暖和,夏天要讓父母涼爽。早上要問安,晚上要向父母親請安。出門先告訴父母要到哪里去,讓他們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事業不隨便改變。同學們你做到了嗎?
感恩父母從現在做起,吃飯時候給父母夾肉,幫父母捶背,給父母端洗腳水。感謝給予我們生命的人。感謝把我們養育成人——父母,大喊一聲父母我愛你們!
《弟子規》讀后感7
《弟子規》人人都熟悉,人人都熟知。一開始,當我知道要學習《弟子規》的時候,我覺得,這是幼兒園小朋友的內容,覺得很枯燥。可當我學習過《弟子規》之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不孝。
以前我跋扈,任性,叛逆,愛發脾氣,常常惹父母生氣,常常與老師頂嘴。總覺得父母為我做事是理所當然,總是向他們索取,卻從沒有說過謝謝。爸媽,你們辛苦了!錢從來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卻好像是大風刮走的。以前我經常大手大腳的花錢,現在我才知道掙錢不容易,全是父母的`辛苦錢。爸媽,你們牽掛的孩子長大了!
學習《弟子規》,雖然我不一定能成圣成賢,但我可以成人,成為一個謙虛,低調,寬容的人,成為一個為社會做貢獻的人,成為一個“善人”。
《弟子規》教會了我很多,幫我改變了很多。我改掉了出口成“臟”的毛病,改掉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改掉了任性叛逆的壞脾氣。教會了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待人和善,學以致用,用心專一。教會了我心懷感恩,以德報怨,與智者同行,與高人為伍。
《弟子規》不僅是一本書,更是我生活的指標。它指明了我學習的方向,規范了我生活標準,確立了我個人的原則,雖然很枯燥,但是很有用。
《弟子規》讀后感8
我們已經學完了《弟子規·入則孝》,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孝順自己的父母呢?先請大家聽一則我看到的小故事:
黃香,字 古代的孩子這么孝順父母,真讓人感動。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最近,媽媽的腳崴骨折了,所有的家務幾乎都由爸爸一人承擔。有一天,爸爸急沖沖地回到家,對我們說:“下午我必須到鄭州一趟,我把晚飯做好,到時你們熱熱吃就行了。”爸爸做好飯就匆匆地走了。
不知不覺就到了太陽落山的時候——該吃晚飯了。媽媽一瘸一拐地走向廚房,要去熱飯。看著媽媽艱難的樣子,我鼓足勇氣對媽媽說:“媽,讓我來吧!”媽媽沉思了一下,說:“好吧!你就試試吧,小心別燙著啊!”
“好的!”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廚房,來到電磁爐跟前,雙手端起湯鍋,放在電磁爐上,打開電磁爐就熱起飯來。飯熱了以后,我把湯鍋端下來,又端起盛著菜的炒鍋,可是那炒鍋太沉了,我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才把炒鍋放在了電磁爐上。等飯菜都熱好后,我取出碗和盤子,擱在廚柜上,把飯菜一勺一勺地盛滿碗和盤子,再一個一個地端到餐桌上。等把筷子和勺子、饅頭、豆醬等等都擺滿餐桌后,我已累得滿頭大汗!終于可以吃飯了!
我心想,沒想到做家務這么復雜、這么難!以后我一定要尊重爸爸媽媽的勞動成果,并且要體貼他們,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孝順父母要從小事做起,凡事不要過于依賴父母。當看到父母疲倦時,給他們倒杯茶,或者講個故事給他們聽,這也是盡孝啊!
《弟子規》讀后感9
在中國,有著這樣一本書,書中講讓人們尊師重道、尊老愛幼、誠信待人、知恩圖報……那就是《弟子規》。
“孝”、“悌”、“仁”、“愛”是《弟子規》的核心思想。它教導我們在家中要孝順父母,體諒父母,出門在外要敬重兄長,說話也要恭敬、謹慎。為人處事要講誠信,說話文明,尊敬他人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做到“有則改,無加警”。假如還有余力的話,那么,再去讀其他的書,去講求其他的學問。
《弟子規》講:"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它讓我們這樣對待父母。我們應當繼承和弘揚。則對待兄弟姐妹,親朋好友也應該尊敬,禮貌,對待老人更應該尊敬,做“敬老尊賢”。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哪怕再小,再微不足道,小輩去做之前,也要去征求一下長輩的意見,不要擅自主張。否則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自說自話,不問別人意見,自己就做了
學了《弟子規》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其核心是做人的“道”和“德”,就是“道德”。我們都應該遵守道德。
我們學習《弟子規》,不僅僅要背誦,而且還要深入理解,實施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里,這樣明天才會更美好。
《弟子規》讀后感10
上個學期,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弟子規》,我從中得到了一些收獲,也悟出了許多道理。例如:我們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嚴于律己……
《弟子規》中有一句話:“出必告,反必面”。意思是說:我們出去做什么事情時,要提前告知父母一聲,在征求他們同意后再出去,這樣以免他們擔心。我們外出回家中之后,要立即通知父母一聲,以免他們牽掛。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回南昌老家探親,就發生了一件事令我終生難忘的事。
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和表姐正在她家里玩,姑姑正好有事情要出去,就叮囑我們在家里玩。我和表姐在家里玩了一會兒,覺得沒什么意思,表姐就提議說:“我們出去玩吧。”就這樣我們兩個人就跑到大街上去玩了。就在我們兩人在外面吃著各種美味的'小吃,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姑姑回到家不見了我們倆的蹤影,大吃一驚,趕緊打電話到奶奶家問:我們倆人有沒有去那邊。我爸爸和奶奶聽說我們倆人不見了,也十分著急。大家等了一會兒,見我們還沒有回來,爸爸就趕到姑姑家,準備和姑姑一起出去找我們,后來在姑姑家樓下碰到我們倆回來了。爸爸和姑姑嚴厲地批評了我們倆人:只顧著自己出去玩得開心,一點也不考慮大人們會擔心。我和表姐不得不低頭認錯,表示以后出去玩一定會和家里人打招呼,以免引起大家不必要的擔心。
我們學習《弟子規》,不僅僅要會背誦,而且還要深入理解,貫徹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里,這樣我們的明天才會更美好。
《弟子規》讀后感11
《弟子規》是一部流傳已久的經典名著。它備受古今中外學者推崇,內涵廣博精深,很值得一讀。
《弟子規》是以《三字經》的形式,從接人待事方面給我們以指導。兒童對人的一生而言,就像一張白紙,以后怎么定,起筆很重要。在這里,《弟子規》也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它有利于我們將來走向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當然《弟子規》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對它的內容和文字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不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老師、家長的指導下,再加上自身不斷的背誦,不斷的理解,自然而然地朗讀水平、記憶力、行為品德等多有較大的提高。
我讀完《弟子規》后,覺得自己受益不淺。《弟子規》讓我懂得了什么叫愛,什么叫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寬容,什么叫友誼。回想起媽媽關心我,教導我的情景;同學幫助我,鼓勵我的情景;老師教導我,教育我的情景,我心中一陣陣激動。是啊!他們對我多好!我以后,不,我現在就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比如我每天幫媽媽多做一些家務,考出好成績來回報老師,同學有困難熱心幫助......總之,我要善待他人,與他們和睦相處,自己的心情也就好很多的。
同時,我也要時刻的.提醒自己,善待每一位同學,尊敬每一位老師,孝順自己的父母,遇事要多為他人著想,讓我們用自己的一片真心,換來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相信我們的成績會不斷進步的!
總之,讀了《弟子規》后,我的收獲真不少。
《弟子規》讀后感12
閱讀弟子規我們會一次次受到感動,使我們感悟最深的,也許就是人間的真諦。使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父母呼,應無緩;父母命,行無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不正是古今流芳百年的.孝敬父母的文明行為嗎?是呀!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往往在吃穿方面挑來揀去,這不正是俗話說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嗎?”學了《弟子規》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
首先是《入則孝》,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里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我們一起仰望這一片屬于我們的天空。我們需要更多的互動,來交流彼此的心扉。我們需要那一抹溫柔的微笑,來包容對方。我們需要伸出每一雙手編織美麗了未來!讓愛佇立在心中,要我們擁有偕同前進的夢想,做人就是得這樣,聽父母的話,正所謂“不聽父母言,吃虧在眼前。”由此,我們也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了我們許多道理,關心,照顧了我們一輩子。讓我們也關心他們一點,尊敬他們一點,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回報父母的這份情。
《弟子規》讀后感13
最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
《弟子規》是一本國學教材的書,也是兒童啟蒙的經典讀物。讓我們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它的意思是:不論用餐、就座或行走,都應該年長者優先,年幼者在后。這讓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事,那時,我還小,是家里的“小霸王”。只要家里一開鈑,我就健步如飛地奔到座位上,一屁股坐了下去,就開始自顧自的吃起來,還沒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坐下吃飯時,我已經將菜盤給攪得一片狼籍,只剩下一些殘羹了。想到這,我真為以前的不懂事而感到羞愧。自從學了《弟子規》后,我懂得了應該如何尊敬長輩,做一個有禮貌的人。之后,每當吃飯時,我總會先把年邁的爺爺、奶奶給攙扶到座位上,等全家人都到齊了,我才開始動筷吃飯。
通過《弟子規》的學習,我還懂得了許許多多的道理,如父母吩咐你的事,你不能拖延;你出門前,要和父母打一聲招呼,回來時要面見父母,讓他們知道你的習慣,這些雖然都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都要我們去認真學習,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學習《弟子規》不但可以提高一個人的修養過程,而且還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我會好好學習其中的道理,時時刻刻來鞭策自己,無論從思想上、品德上、學習上都要努力做得更好。
《弟子規》讀后感14
前幾天,我們班主任程老師讓同學們閱讀、背誦《弟子規》,并且要求我們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這不,我馬上就運用上了。
昨天晚上,已經十點多了,爸爸依然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里精彩的節目,我就對他說:“爸爸,天太晚了,您也該休息了吧!”爸爸笑咪咪的說:“一會兒,再看十分鐘。”十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但是老爸還是坐在沙發上穩如泰山,一點想關電視的`意思也沒有。我正要跟老爸發脾氣,突然想到《弟子規》里的一句話,“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于是,我就小聲地說:“爸爸,天太晚了,不及時睡覺會對身體不好的。”老爸看了看我,對我笑著說:“好吧!這就關機。”說著,爸爸就關掉了電視……還有一次我也用到了《弟子規》。
那天晚上臨睡前,媽媽讓我自己去洗腳,我正想說不想洗的時候,又讓我想起《弟子規》里一句,“父母命,行勿懶。”我就對媽媽說“好吧!我馬上去洗腳。”媽媽還夸我真懂事!
通過學習《弟子規》,我感覺好處真多呀!以后我會每天堅持閱讀、背誦《弟子規》。
《弟子規》讀后感15
假期時,我按照老師的安排,學習背誦了國學文章《弟子規》,文章中雖然有很多的意思不太明白,但也學習到了很多東西,自己也按自己的理解,做了很多事情。文章中印象最深的是:弟子規 圣人訓 守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和長輩,關心愛護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道德的人,向他學習。假期中,我做到了尊敬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聽他們的話,為他們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今后,我會更多的學習《弟子規》中的知識,更好的理解。
《弟子規》對我的幫助很大很大,今后我一定把他背的熟熟的,作為我以后行為的量尺,相信在這個好朋友的監督下,在我自己的`努力下,我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小學生!
我覺得學習國學,就是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能讓我們更文明,更有禮貌,更懂事,更有利于我們現在的小學生成長。所以我以后要多讀書,特別是國學方面的書,多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等我長大了,好做一個傳播中國國學的學者。這本書產生的時代畢竟是封建社會。有它的歷史局限性,我們要站在現今時代的高度評判學習這本書。有繼承,有摒棄,傳承健康的歷史文化精髓,維護民族文化遺產,使中華民族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
【《弟子規》讀后感】相關文章:
弟子規讀后感作文-弟子規讀后感范文10-22
《弟子規》09-22
對《弟子規》的理解08-13
《弟子規》的啟示03-25
傳統弟子規09-05
《弟子規》心得07-24
弟子規心得07-30
《弟子規》教案07-15
弟子規說課稿06-02
《弟子規》賞析10-15